中国诗词大会:这个题目很简单,但蒙曼老师为何夸这题出得太好了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诗词盛会,节目的宗旨是弘扬传统文化,品味古诗词之美,增强文化自信,所以注定了它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节目,题目的难度也不会太大。从第四季开始创新的文化遗产与诗词结合的题型,更为诗词大会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观众及选手可以在答题的同时,欣赏古代名画及其他考古出土文物,从而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六场比赛中就涉及了一个这样的题目,点评嘉宾蒙曼老师连连称赞这道题目出得好,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婚姻三部曲”。

中国诗词大会:这个题目很简单,但蒙曼老师为何夸这题出得太好了

中国诗词大会

题目是这样的,先给选手展示了明代画家仇英的一幅仕女图,这幅图绘写了数十位古代仕女的形象,她们的生存年代从秦汉到明代,贯穿上下千年,故称作《千秋绝艳图》。入选的女性从后妃、贤女到女侠、女诗人,可谓中华女性形象的一次集中展示。图上一位是汉代才女卓文君,那么以下哪联诗,相传出自她的手笔?

A、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B、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C、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中国诗词大会:这个题目很简单,但蒙曼老师为何夸这题出得太好了

中国诗词大会

其实这个题目非常简单,很多人都知道卓文君的《白头吟》一诗,其中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一句,更是家喻户晓。即使不知道,稍有点文学常识的人也可以借助中国诗歌的发展史判断出来:中国古代诗歌大致经历了四言、五言、七言的发展顺序,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诗歌,以四言为主;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五言为主;隋唐及以后,才是七言诗盛行的年代。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A选项的两句诗出自唐代江采萍的《谢赐珍珠》: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中国诗词大会:这个题目很简单,但蒙曼老师为何夸这题出得太好了

江采萍

江采萍曾是唐玄宗的宠妃,即梅妃,其风韵神采,无可描画,又精通诗文。但是杨玉环的到来使得清高孤傲的梅妃渐渐失宠。后来她竟被杨玉环设计贬入冷宫上阳东宫。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B选项两句出自唐代女诗人李冶的笔下。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中国诗词大会:这个题目很简单,但蒙曼老师为何夸这题出得太好了

李冶

这首诗的哲理意味很强,但诗的前三句其实是个过场,其存在是为了衬托最后一句:至亲至疏夫妻。这话满是饱经人事的感觉,比一般的情诗情词要深刻得多,可算是情爱中的至理名言。夫妻间可以誓同生死,也可以不共戴天。这当中爱恨微妙,感慨良多,寻常少女想说也说不出来,必得要曾经沧海,才能指点归帆。

当然,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诗词大会舞台上,点评嘉宾蒙曼老师极力称赞这道题出得好。那么到底好在哪里,我们来听听蒙曼老师怎样说。

中国诗词大会:这个题目很简单,但蒙曼老师为何夸这题出得太好了

中国诗词大会

蒙曼老师说,我觉得这题出得特别值得表扬,为什么呢?第一,这题出得多漂亮!《千秋绝艳图》,仇英的画,仇英画仕女那是一绝啊,而且明朝仕女画已经达到了人物画的一个高峰状态了。早期的《女史箴图》,晚期的《千秋绝艳图》,是有代表性的。这画看着就养眼。第二,我觉得这答案选项太好了!你看这三个选项,这叫“婚姻三部曲”。倒着推一下:“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这是婚姻之前的期待。“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这是婚姻之中的觉悟,夫妻生活没那么简单啊!最后“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这是婚姻解体之后的感伤,所以这是一个不成功的“婚姻三部曲”。

中国诗词大会:这个题目很简单,但蒙曼老师为何夸这题出得太好了

中国诗词大会

但是话又说回来,不成功的婚姻,不是我们要追求的婚姻。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就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答案为什么定在这儿?当然首先是那个时代的卓文君写的,《西京杂记》已经定了,当然争议归争议(因为是否卓文君所写,文学史上是有争议的,所以蒙曼老师有此一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符合我们内心的期待,我们期望无论婚前、婚姻之中,还是天长地久,都要秉承这个原则: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中国诗词大会:这个题目很简单,但蒙曼老师为何夸这题出得太好了

中国诗词大会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这的确应该是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爱情观,也是一种正确的爱情观。看来,《中国诗词大会》真是一个好节目,观看《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不但得诗词之趣,还会得生活哲理之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