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奶奶土灶摊煎饼,城里食客坐车跑去买饼,一买就是厚厚一沓

人人都知道早餐要吃好,可是早晨的时间这么宝贵,恨不能有一分钟就多睡60秒,起来自己做早餐实在费时间,所以很多人的早餐都是在外边吃,煎饼果子绝对是受欢迎程度最高的早餐,一张煎饼涵盖了主食、蔬菜、蛋白质等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一张煎饼能让人精神一上午。全国的煎饼并不是一个样子,最常见的煎饼有两种,山东杂粮煎饼和天津煎饼果子。

70岁老奶奶土灶摊煎饼,城里食客坐车跑去买饼,一买就是厚厚一沓

山东杂粮煎饼和天津煎饼果子做法几乎一样,只不过天津的煎饼果子里面会加入一些绿豆粉,而山东杂粮煎饼则是多种杂粮混合,所以吃起来口感不一样,天津煎饼果子比较软和,而山东杂粮煎饼则是酥脆有嚼劲。

70岁老奶奶土灶摊煎饼,城里食客坐车跑去买饼,一买就是厚厚一沓

很多街头小吃并不是原汁原味的老味道,咱们吃饱饭也就这几十年的事儿,以前人口中很多所谓的美食已经满足不了现在人的胃口了。街头做的煎饼果子光是调料和配菜就是传统煎饼果子比不了的。不少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都喜欢吃过去的老味道,人的味蕾都是有记忆的,很多食物未必是美味,但是加上回忆的滤镜立马就会变成人人怀念的美味。过去人吃煎饼果子没现在这么多配料,就是最基本的饼皮裹上最常见最便宜的一些咸菜大葱就着稀饭吃。

70岁老奶奶土灶摊煎饼,城里食客坐车跑去买饼,一买就是厚厚一沓

图中这位70多岁的老奶奶做了几十年的煎饼果子,她只是摊饼皮并不做别的配菜,周边不少人都喜欢来她这里买煎饼吃,很多人一买就是一沓,这种没有打鸡蛋的煎饼不容易变质,随便卷油条还是卷菜都很好吃,关键是比路边那一整套的煎饼果子便宜很多。

70岁老奶奶土灶摊煎饼,城里食客坐车跑去买饼,一买就是厚厚一沓

老奶奶住在郊区每天摊煎饼都是用土灶台,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土灶台,在没有燃气和电磁炉的年代,农村的灶台全部是自家搭建一个锅堂两个火门两个锅灶,两口锅通常是一大一小,大锅用来做菜蒸馒头,小锅用来煮饭。老奶奶家里的土灶台上摆的不是尖底大锅,而是专门用来摊煎饼的大号鏊子,咱们中国人对一些器物的分类命名是相当认真的,没有锅沿无法装水的平底锅就叫鏊子。

70岁老奶奶土灶摊煎饼,城里食客坐车跑去买饼,一买就是厚厚一沓

面粉和绿豆粉混合成面糊,柴火把鏊子加热,用少许油把鏊子抹一下就可以用勺子舀面糊往鏊子上倒,面糊接触到鏊子立马把面糊抹平,摊平之后翻面加热两面都熟了就可以用锅铲铲起来放到一边晾凉。有的客人喜欢吃打鸡蛋的煎饼,老奶奶便会打个鸡蛋,煎饼里面加不加鸡蛋价格是不同的。老奶奶做的这种煎饼和南方的烫豆折比较类似。

70岁老奶奶土灶摊煎饼,城里食客坐车跑去买饼,一买就是厚厚一沓

老奶奶摊煎饼并没有什么独门秘籍,就是因为她做煎饼生意年代长,而且她用的是土灶台柴火锅摊煎饼,土灶台做出来的煎饼味道很香,城里饼摊用的电饼铛完全达不到这种味道和口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城里可以免费坐公交车的老人都喜欢过来买煎饼,大家都说城里吃不到这种味道的煎饼。

70岁老奶奶土灶摊煎饼,城里食客坐车跑去买饼,一买就是厚厚一沓

老奶奶的煎饼是一块钱一张,也可以称重卖。很多人过来买煎饼一买就是很厚实的一沓,这里距离城区稍微有些距离因此远路的人不方便天天跑过来买最热乎最新鲜的煎饼。老奶奶每天只管摊煎饼,摊好的煎饼放一边晾凉,完全凉透的煎饼就一张一张摞起来,煎饼是一种相当便于储存的食物,过去农村人会赶在收麦子之前摊很多煎饼,然后整个农忙时间全部吃煎饼,省时省力又扛饿,以前粮食少,煎饼这种主食都是紧着家里的壮劳力吃,小孩妇女很少有能够敞开肚皮吃煎饼的。

70岁老奶奶土灶摊煎饼,城里食客坐车跑去买饼,一买就是厚厚一沓

老奶奶自己每天摊煎饼,早晚餐自然也就经常吃煎饼,老奶奶毕竟70多岁了牙口不太好,每次吃的都是最早摊出来时间有点长的煎饼,煮稀饭的时候把干煎饼放锅上蒸几分钟把煎饼蒸软乎点卷上自家腌渍的咸菜萝卜特别香,自家腌渍的酸菜切成丁卷在煎饼里面也非常好吃。

70岁老奶奶土灶摊煎饼,城里食客坐车跑去买饼,一买就是厚厚一沓

老奶奶做摊煎饼的生意已经三十多年了,以前都是带着煎饼走街串巷赶集卖,后来很多人都认识她,大家都喜欢吃她的煎饼,于是她只管在家里摊饼,客人自己上门来买。有的客人说一星期不吃老奶奶的煎饼就觉得牙齿闲得发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