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老昆明曾经有条“通京大道”

老昆明曾经有条“通京大道”

在南诏以及元、明、清三代的近千年间,一条古驿道成为西南边陲中心城市、云南会成昆明连接中原、京城的重要交通要道,这条大道被称作昆明的“通京大道”。

南诏时期,这条通京大道直接从拓东城经过石虎关,上而通省(昆明),下而通黔(贵州)。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老昆明城

到了元明清时期,由于昆明主城区移到盘龙江西岸的邯郸城、明砖城,就形成了拓东路。历史上的拓东路,东起东站,西至云津桥(今得胜桥)为官、商出入昆明的必经之道。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昆明云津桥老照片

为什么说必经

呢?

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官员奉诏进京,是不能直接到紫禁城皇宫外侯着的,都有固定的进京路线;甚至没有获准,连进入京城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京城外望望京师城墙!

商人就更不用说了,要进京,也有固定的线路、固定的城门,交了税,才能进入京城。

这样得情形,只要想想北京的崇文门、想想大贪官和珅就明白了。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老北京崇文门,曾被称作鬼门关

上行下效,推而广之,到各个主要城市,也是这样的情形。所以,昆明的这条“通京大道”在云南纳入中原统治之后的元、明、清时期,有多重要、有多繁华!

正因为如此,元梁王才在这条通京大道边上修建了离宫“斡耳朵”,随着时间的推移“斡耳朵”也转化为了“五里多”。

正因为如此,元代才会在这条道通京大道的交叉口也就是今白塔路和拓东路交叉口处,修建汉、藏名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物证“万庆塔”。因为塔身白色,俗称白塔,白塔路也因此而得名。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昆明白塔路之白塔:万庆塔

正因为如此,清圣祖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时候,康熙年间,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才回在在通京古道五里多修造了“咸阳王陵”纪念冢,建祠堂廊庑,供人凭吊。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咸阳王陵”纪念冢

正因为如此,古代的老昆明八景中就形成了“

云津夜市”,甚至到今天都还有昆明的“鬼市”!

一切都是因为这条通京大道。

当然,老昆明的这条通京大道,最重要的遗存和见证就是:真庆观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拓东路与白塔路边上的真庆观

昆明真庆观明清古建筑群

真庆观明清古建筑群位于昆明市中心拓东路与白塔路交叉口东北角,占地2.13公顷(32亩)。

真庆观古建筑群主要由真庆观、盐隆祠、都雷府三组古建筑组成。

盐隆祠,为光绪七年(1881年)云南盐商集资兴建,清末和民国初年盐行即此处。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在古代,盐商绝对是巨富

都雷府始建于明永乐17年(1419年),落成于洪熙元年(1425年),清代至民国又历经四次维修或重建。该组建筑坐东朝西,由山门、雷神殿、火神殿、南北厢房组成。清嘉庆21年(1816年)增建清风亭。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都雷府,有点像某种官员的府邸

真庆观始建于元代,由武当山著名道士张守清弟子宋披云到昆明传道时建,以供奉真武祖师,当时取观名真武祠。

原址系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屯兵居所,观内现存三眼古井,为当时诸葛亮创寨所挖凿。

明代,真庆观为著名道士长春真人刘渊然谪滇时的居所,洪熙初(约公元1425年)刘渊然被召还京,受封为“兼领天下道教”大统帅,请求将他在昆明时住过的龙泉道院改名龙泉观,真武祠改名真庆观。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真庆观

“真庆观”,取“真”者,真武所居,万人瞻仰;“庆”者,则“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之意。

真庆观是现存昆明市区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明清两代建筑较多、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对云南的建筑史、艺术史、宗教史及云南与中原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真庆观,曾经是通京大道上云南的“门面”

真庆观的辉煌,固然有前述“兼领天下道教”的刘渊然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真庆观与昆明这条古老的通京大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真庆观位于昆明市盘龙区白塔路与拓东路交叉路口,西边不远处就是云津桥。长春真人刘渊然在这里除了修行、传播道教之外,更多的时候,是在这里“奉迎朝廷使节”。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真庆观

对于真庆观的这一作用,到了云南沐氏黔国公时代,就更加明显。

宣德四年(1429年),黔国公沐晟兄弟出资,刘渊然的高徒蒋日和主持扩建。先后用了六年才完工,“凡门庑、藏殿之制一时具举。”使得“东郭之间,辉然增胜。“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真庆观内的道士和碑刻

沐家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做这样的事情呢?

宣德六年(1432年)周叙撰并书丹、郑顒篆额的《重建真庆观记》告诉我们真实的原因:

太傅黔國沐公偕弟都督公以世勳鎭雲南,綏懷夷落,民物丕阜。顧瞻東廓,長春真人謫滇南楼息之處,朝廷詔命之頒布皆扵是,奉迎朝臣使節之臨莅皆於是出入,非有崇宫邃室,豈無洞天郡城之巽位,乃即真武舊祠思新而大之,而難其人,詢謷T校^非得奉玄教者不可。遂命領天下道教事淵然長春劉真人弟子道士蒋日和主之。…….--《重建真庆观记》

原来,当时,统治云南的黔国公沐晟下令对真武祠进行了再度改扩建,改造扩建真武祠初衷,是为了使“朝使节钺之往来,藩阃方岳之出入”的地方“新而大之”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新而大之”的老昆明“门面”

真庆观特殊的地位,比上面更早的另外一块明代碑刻“由云南左布政使应履平撰写的同名《重修真庆观记》,说的就更透彻:

由于真武祠的位置自古就是云南府( 今昆明) 城东通京大道的一侧,而且‘地平衍丰沃,清洒窅深。渠通龙泉松坝之源,山接金马碧鸡之胜’,又是颁布朝廷诏命、奉迎朝臣使节的地方。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真庆观外墙

稍微补充一段云南沐家历史

沐晟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承袭西平侯爵位,讨伐平定麓川。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命沐晟为征夷左副将军,与成国公朱能分兵进攻安南,沐晟从云南进攻,朱能从广西进攻。但朱能在途中因病去世,新城侯张辅接替其职,两人在白鹤会师,打下重镇多邦,并擒拿黎季犛,论功封黔国公。

沐晟在承袭其父亲沐英西平侯爵位并总镇云南的时候,在那个云南初平的年代,是事实上的云南第一人。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呈贡王家营的“沐家墓”

因此,无论是作为道士的刘源然,还是作为云南事实上第一人的黔国公沐晟,重视、重修真庆观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这里是云南与中原朝廷往来的最最重要节点,是云南的脸面、门面!

这就更好理解了,如今旅游四处游走,无论是国道、省道,哪怕是县乡道路,凡是交界的地方,哪怕再穷再贫困,总会有座牌坊、至少有块牌子,告诉你:xx之乡到了!

通京大道旁真庆观,道教刘真人、黔国公,共同打造老昆明“门面”

京师,古今是边疆人民向往的地方

如此说来,真庆观的辉煌,不完全是道教长春派的兴盛,而是因为通京大道,占了地利的缘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