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位猛將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被譽為最神秘和古老的東方國度,而它的神秘是從多方面來講的,而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國度的歷史文化,而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戰爭往往是歷史發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每一個歷史時期就會出現許多的文臣武將,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在中國歷史中那些驍勇善戰,勇猛無畏的武將,小編整理了一下,列舉出以下十位作為其中的代表人物,且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第十位,智勇雙全——李文忠

說起李文忠可能好多人都不知道,那我們就先來簡單的介紹一下李文忠,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兒,江蘇盱眙人(今安徽明光) ,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和名將,同樣也是朱元璋的謀臣之一,明朝開國的第三功臣。

根據明史記載,李文忠在小的時候日子雖然不算富裕但是也算是"豐衣足食",直到李文忠十二歲那年,家鄉突遭瘟疫,母親病死,他的父親李貞帶著李文忠投奔了當時正在郭子興帳下為將的朱元璋,也就是李文忠的舅舅,而就這樣過了幾年時間。

之後在李文忠十九歲的時候,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建功立業之路,而他的第一戰就是親率親軍馳援池州,此戰他一舉擊敗天完軍,接著又連續攻下了青陽、石埭、太平、旌德等四個縣城,此戰使他一舉成名,勇冠三軍一舉成為諸將之首,也就是說就如明朝有名的將領常遇春當時也是在他之下,之後李文忠率軍征討北元,戰鬥中,戰馬中箭倒地,李文忠更是徒步殺敵無數,義烏之戰,李文忠引千騎橫突張士誠部,殺傷數百,全身而退,新城之戰,身陷重重包圍,仍是誓死殺敵,此戰一舉擊破張士誠二十萬大軍,悍勇不可一世,諸侯皆畏之。

而讓人記憶猶新的則是李文忠的新城之戰,一三六五年(至正二十五年)春季,張士誠派李伯升率領二十萬大軍進攻新城(今浙江諸暨南),李文忠奉命支援新城,在離新城十里的地方李文忠下令安營紮寨,李文忠派胡德濟刺探新城形勢,胡德濟回報說此時賊軍勢頭正強,應該按兵不動,等待大軍匯合,這時李文忠卻說道"用兵在於謀略,而不在於人數眾多",於是下令次日清晨與敵軍會戰,第二天清晨,李文忠召集眾位將領說道" 國家之事在此一舉,我不敢貪生而死於三軍之後",於是自己首當其衝率領大軍直衝敵軍之中,奈何敵軍騎兵將李文忠重重包圍,但是李文忠一聲大吼,率領軍隊向外猛衝,一時間所向披靡,敵軍潰敗,李文忠乘勝追擊敵軍數十里,斬殺敵軍數萬,繳獲兵器,糧草更是數不勝數,之後李文忠被封為曹國公。

一三八三年(洪武十六年)冬季,李文忠生病,朱元璋親自去探視,並命令淮安侯華中親自負責治療,一三八四年(洪武十七年)農曆三月,李文忠病重去世,終年四十六歲,朱元璋傷心不已,懷疑是華中下毒,於是削降了華中的爵位,並將其家屬逐至建昌衛,而其他的醫生以及妻子兒女皆被斬首,李文忠死後,朱元璋親自寫下祭文祭奠,並追封李文忠為岐陽王,諡號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在功臣廟,位列第三。

第九位,龍虎之將——馬超

說起馬超,可說是無人不知了,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馬超更是被列為蜀漢五虎上將之一,雖然在正史中並無五虎上將一說,但是馬超的卓越軍事才能和勇猛過人是無可厚非的,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人,也就是現在的陝西興平人。

馬超在三國時期可是赫赫有名的存在,以其勇猛過人深得人心,也被譽為"神威天將軍",而且據說此人不但勇猛過人而且長相也是比較帥的,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又酷又帥,放在現在那就是一個標準的型男,估計迷妹會很多。

我們說馬超最成名的一戰,那就是在關中地區的潼關一戰,此戰,馬超逼得平定北方的一代梟雄曹操不得已割須斷袍,更是差點要了曹操的老命,使得曹操帳下將領一時間無人敢憾其鋒芒,試問當時曹操手下的曹仁、許褚、夏侯淵兄弟在當時那一個不是以一敵百的主,但就是這樣,也擋不住馬超,為此曹操還說了這樣一句話"馬超不減當年呂布之勇也",可見馬超的強悍,可惜的是,馬超最後投靠了劉備,不得重用,只能鬱鬱而終。

第八位,與韓信並列的勇將——英布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英布,因為估計很多人對這個人不是很熟悉,英布,秦末漢初的名將,六縣人(今安徽六安),又因為秦朝時期受過黥(qíng)刑(注:黥刑,又名墨刑,黵刑,刺字,上古的五刑之一,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肉刑,直至清末光緒三十二年修訂《大清律例》時才被徹底廢除,前後沿用時間長達數千年),所以又被人稱為黥布,起初是項羽帳下的將領被封為九江王,後來叛楚投漢,在漢朝建立以後被封為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在當時,英布可以算是除西楚霸王之外的第一人,什麼樊噲、夏侯嬰之類的完全不能與之匹敵,很多次楚漢相爭英布打的劉邦是抱頭鼠竄,狼狽不堪,正所謂"恨之極則愛之切",劉邦正是被英布打的招架不住,才更加想要拉攏英布,你還別說,這還真讓劉邦得逞了,英布叛離了西楚,當時劉邦得到英布一時間如獲至寶,但是可惜的是英布投靠了劉邦以後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建樹,遠遠沒有當時在西楚時的那種風光。

接下來我們說一說英布的成就:鉅鹿之戰中,英布率領數千楚軍作為先鋒伏擊三十萬秦軍,並且此戰大獲全勝,一時間英布聲名鵲起,勇猛的形象深入人心,而此戰也為最終擊敗秦軍主力立下了頭等大功,後來,英布又奉項羽之命在新安坑殺了秦軍章邯部下二十餘萬,後來,項羽帶軍追擊秦軍到達函谷關,久攻不下,這時英布又率軍奇襲函谷關,一舉拿下了這被稱為秦軍天險的關口,可見其驍勇,公元前二零六年,項羽分封天下諸侯,英布被封為九江王,項羽下令殺楚懷王。

公元前二零五年英布叛楚投漢,而在漢朝建立以後,韓信、彭越相繼被劉邦殺害,英布內心懼怕,遂起兵造反,英布擊漢楚王部,敗之,破漢荊王部,盡收其地,後來,英布又與漢軍的主力在蘄縣以西的會甀相持不下,劉邦見其悍勇不敢應戰,於是固守城池,劉邦站於城門之上和英布遙遙相望,問英布"汝何故而反",英布答曰"俗為帝耳",隨即兩軍開戰,最後英布兵敗,英布的想法或許沒有錯,但是,按照當時的局勢來看,當時天下大定,百姓當然不願再起紛爭,英布兵敗是不可能逆之事,可憐一代名將,到最後卻落得個千古罵名。

第七位,勇猛過人——史萬歲

史萬歲,京兆杜陵人(今陝西西安人),隋朝名將,北周常州刺史史靜的兒子,善於騎射,喜歡研讀兵書,在十五歲的時候開始從軍,北周武帝時,其父戰死,以忠臣子授開府儀同三司,襲爵太平縣公。

史萬歲每次行軍作戰,身先士卒,善撫部下,深得將士和部下的擁戴,南征北戰,屢建戰功,在鄴城(今河北省臨漳西南)之戰中,官軍初戰不利,稍稍退卻,情勢十分危急,史萬歲大呼:"事情緊急了,我們應當攻破敵陣。"於是身先士卒,馳馬奮擊,連擊數十人,其餘部眾也齊心協力作戰,官軍士氣復振,迅速扭轉了戰局。平叛後,史萬歲因功拜為上大將軍。

後來,史萬歲因大將軍爾朱績謀反被殺而受牽連,發配敦煌(今甘肅敦煌西)為戍卒,楊堅即位以後,當時隋軍正在與突厥作戰,史萬歲要求戴罪立功以贖其罪,當時隋軍的統帥竇榮定久聞史萬歲勇猛之名,遂派遣部下向突厥可汗說道"兩軍交戰,士兵是沒有什麼罪過的,何必要讓他們自相殘殺呢,我們不如各自派遣一位將士比鬥,就以此來作為這場戰爭的勝負吧",突厥可汗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於是答應了下來,隨即派出了自己這邊一位驍勇的將軍迎戰,而隋軍這邊便派出了史萬歲,戰鬥開始以後,史萬歲衝向對方將領,時間不長,便砍下了敵將的頭顱得勝而歸,突厥可汗大驚,不敢再戰,隨即議和而退,史萬歲可謂是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也因此被授上儀同兼車騎將軍,而這次戰鬥,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憑藉單挑來決定戰爭勝負的形式。

後來,江南叛亂,史萬歲隨楊素平叛高智慧,楊素在初敗高智慧,便命令史萬歲率領兩千隋軍進攻婺州,楊素則率軍直取溫州追擊高智慧,史萬歲率軍送東陽((今浙江省中部金華江上游)而進,翻領越海,歷經七百餘次戰鬥,轉戰千餘里,殲敵無數,與主軍失去聯繫,人人皆以為史萬歲全軍覆沒,後來也是憑藉此戰功,史萬歲官拜左領軍將軍。

開皇十九年,突厥進犯隋軍邊境,史萬歲率軍出征,在大斤山一戰中,隋軍與突厥軍相遇,突厥可汗問隋軍主帥是誰,手下人答道"是史萬歲",突厥可汗又問道"莫不是敦煌守卒史萬歲?",手下人說道"正是此人",突厥可汗一聽大驚,慌忙下令撤退,史萬歲揮馬追擊百餘里,大破突厥軍,斬殺數千,又繼續跟蹤追入沙漠數百里,凱旋而歸,由此可見,史萬歲此人之勇猛。

可惜的是,好景不長,這麼一位勇猛過人的將領,最終沒能死在戰場上,卻是死在了自己人手裡,楊素因妒忌其才能遂出言誣陷史萬歲,最終被隋文帝下令殺死,史萬歲死後,隋文帝才幡然驚醒,自己錯殺了忠臣,但是又礙於面子問題,還是給史萬歲掛上了許多罪名。

第六位,驍勇無敵卻反覆無常——呂布

說起呂布大家想到的第一句話就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確實,呂布是三國時期公認的第一猛將,享有"飛將軍"之稱,彪悍勇猛自不必我多說,在三國演義中三英戰呂布就能說明此人的武力值之高,可惜的是,此人太過的反覆無常,最終斷送了自己姓名,也因為此人先後跟隨過三個主公,但到最後全部被他所反,所以也有了一個"三姓家奴"的名號。

第五位,身先士卒,驍勇善戰——斛律光

斛律光,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縣)人,高車族,北齊名將,祖父斛律大那瓌,為北魏光祿大夫,第一領民酋長,父親斛律金,曾為北魏武衛大將軍、左丞相,斛律光初任都督,善於騎射,號稱"落雕都督",後拜大將軍、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封咸陽王,他驍勇善戰,在與北周近二十年的爭戰中,多次指揮作戰,均獲勝利,此人治軍嚴明,身先士卒,不營私利,為部下所敬重。

斛律光的弟弟是齊幽州刺史,真可謂是一門三傑,最初投候景(就是後來幹掉梁武帝的那個),有人便對候景說"斛律家小兒,不可使其三度為將,後奪人名",原因就是因其自小"少言語,工騎射,具兵事,一郡皆服".十七歲時便"生擒敵勇將",少年得志,與高歡出征,一箭射落大雕,高歡讚道:此射鵰手也,此後,北齊一軍皆呼之為"射鵰將軍"(突然想到一個人和他有的一拼,這個人就是郭靖,都是射鵰英雄,哈哈)。

據《北齊書斛律光傳》記載:如"光自馳馬迎之,斬敵將","光自生擒敵首領"這樣的描述用了濃重的筆墨,而且值得一說的是,北齊書這本書大多數的歷史的可信度是極高的,這本書的可信度遠比南朝時期的幾本史書更高,而斛律光能夠得到如此高的評價真是實屬不易,他本身的武力值也無需多言。

我們客觀地來說,斛律光不但勇猛善戰,而且更是一代名將,此人甚至在南北朝時期排得進前五,可以與韋睿,劉裕,韋孝寬,陳慶之等人並列,可惜的是,他又是一個被自己人幹掉的可憐之人,最後更是被滅門,實乃可惜。

第四位,封狼居胥——霍去病

我們先來簡單的介紹一下霍去病,霍去病,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軍事家,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閃電戰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天才、常勝將領。

說起霍去病,就會想到他說的那一句話"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就憑這一句話,我覺得霍去病就能被載入史冊,更不用說他在作戰中創造的數次以少勝多的戰役,而且和其他將軍所不同的是,他一生從未有過敗績,更是達到了歷代兵家所追求的至高榮譽"封狼居胥",而關於霍去病的詳細描述,小編之前有發表過一篇文章《他出身低微,卻成為傳奇將軍,也是歷代兵者追求的最高榮譽》,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第三位,戰死沙場——楊再興

這個人相信很多人也不認識,但是岳飛大家應該很熟悉吧,而楊再興就是岳飛手下的部將,楊再興,原是曹成部將,後降於岳飛,成為岳飛部將,跟隨岳飛抗擊金軍,曾試圖單槍匹馬衝陣擒獲金兀朮,失敗後仍能單騎而還,著名的南宋抗金將領。

楊再興此人據說是楊老令公的後人,起初的時候楊再興是義軍曹成的部下,後來曹成被岳飛擊敗,楊再興投降歸於岳飛帳下,據說楊再興在與岳飛交戰中曾斬殺岳家軍將領數位之多,就連嶽王的弟弟嶽翻也是被楊再興所殺,而楊再興在投降岳飛以後,與岳飛手下的高憲、岳雲並列成為岳家軍的第三位猛將,曾數次隨岳家軍攻擊女真騎兵,殲敵無數,胡騎盡皆畏之,聞之至則盡拔馬避之,以全性命。

紹興十年,也就是公元一一四零年,楊再興與金兵在小商橋一戰,更是讓的後世子孫為之側目和惋惜,楊再興以百名軍士對抗於己數十倍的金兵,發起了悍不畏死的衝鋒,雖然楊再興等人盡皆戰死,但是卻使得他的威名留於史冊,而楊再興在於金兵的交戰中以百人殲滅金兵兩千餘人,其中更是斬殺金軍將領萬戶撒八孛堇、還有千戶等將領一百餘人,後來金兵得到了楊再興的屍體,將他的屍體焚燒了以後,光是箭簇就有兩升之多。

楊再興的死也算是死得其所,畢竟作為軍人來說,戰死沙場也是自己的至高榮譽。

第二位,勇將也是屠夫——冉閔

冉閔,冉魏政權的建立者,也是五胡亂華時期"殺胡令"的發佈者,死後被其對手追封為"魏武悼天王",一個武,一個天王,入木三分地體現了胡人對其深深的畏懼之心。

也是由於冉閔"殺胡令"的存在,很多人說冉閔也是漢族的拯救者,雖然這也許是冉閔的無心為之,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確實是這樣,漢族才得以保存下來,而關於冉閔的詳細介紹小編在前文《中國歷史上的七大"殺神",白起只能排第二,第一位讓你意想不到》中有著詳細的介紹,這裡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第一位,歷史第一人,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大家很熟悉的人物了,項羽,名籍,字羽,是名將項燕的後人,而提起項羽大家能想到就會有很多詩詞,其中垓下歌也成為了項羽最後的寫照,而小編在之前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其中是說項羽並非是死於烏江自刎,而是沒到烏江就已經死了,對此,小編才疏學淺,也不敢妄加猜測,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項羽究竟是死在了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從項羽的故事中看到了一個英雄的悲壯氣節。

項羽作為一個著名的軍事家,他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的代表人物(注: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更是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

公元前二零二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好了,這篇文章就到這裡了,大家還知道那些勇將,歡迎留言交流。


古代十位猛將


古代十位猛將


古代十位猛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