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从美洲传入中国的它,全身都是宝,养生功效非凡

玉米,又叫玉蜀黍,原产于美洲,明代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医药专家的应用,发现了其几乎全身都有药用价值。


明朝时从美洲传入中国的它,全身都是宝,养生功效非凡


玉米须

临床上入药使用最多的,便是玉米须了。其实玉米须,就是玉米棒的花柱和柱头。在玉米成熟、收割玉米时将玉米须扯下,晒干使用。

它味甘淡,性平,归肾、胃、肝和胆经。具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肾病水肿、泌尿系统感染导致的小便淋漓涩痛,小便白浊,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结石,以及糖尿病口渴突出者,高血压病、急性乳腺炎以及产后乳腺不通畅等。


明朝时从美洲传入中国的它,全身都是宝,养生功效非凡


现代研究发现,玉米须具有很明显的利尿作用、降压作用、降血脂作用和降血糖作用,而且其降血糖的作用不会导致低血糖,也不会使血糖正常的人血糖偏低。

高血压患者,可取玉米须、香蕉皮各30g,与栀子9克,一同加入较多量的水,煎煮5分钟后,代茶饮用。

糖尿病患者,可取玉米须60克,与薏苡仁、绿豆各30g,一同加入较多的水,煎煮10分钟后,代茶饮用。


明朝时从美洲传入中国的它,全身都是宝,养生功效非凡


玉米轴

就是玉米棒剥掉玉米粒后剩下的芯子,具有健脾除湿的作用,可用于腹泻、痢疾以及肾病水肿、泌尿系统感染、小儿口舌生疮、消化不良的调理。

调理小儿消化不良,可以将玉米芯放在铁锅内,密封后火煅烧成炭,然后每次取1.5克冲服。

调理肠炎、慢性腹泻,可取玉米芯炭、黄柏粉,按照3比2的比例研末混合,每次取3克温开水冲服,每天3次。


明朝时从美洲传入中国的它,全身都是宝,养生功效非凡


玉米

玉米,其味甘性平,归胃和大肠经。具有调中开胃、利尿消肿的作用,治疗食欲不振、小便不利、水肿以及尿路结石等。

对于肾病水肿患者,可以将玉米粉90克与山药60克,一同熬粥食用,每天一次,连服至少一个月。


明朝时从美洲传入中国的它,全身都是宝,养生功效非凡


玉米叶、玉米苞皮、玉米根、玉米油

玉米叶,含有多肽和抗癌多糖,可用于泌尿系统结石的调理;

玉米苞皮,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还可调理泌尿系统结石、胃炎、胃食管返流等;

玉米根,可清热利尿、祛瘀止血,调理胃痛、肝硬化腹水、泌尿系统结石、吐血等;

玉米油,可降压、降血脂,调理三高、冠心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