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出自这首诗

春雨初生,春林初盛。春天是个生长的季节,每天都有极其美好的事物在发生。

诗词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出自这首诗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难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山夜月》唐. 于良史


诗词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出自这首诗

春山景色美不胜收,直到夜幕降临仍留恋不已,忘记归去。捧起山泉,月影闪烁在手掌间,拨弄山花,香气渗透着衣服。游兴顿起,不会在乎路途的远近,想要离去,总难舍下花草的深情。翘首难望钟声悠扬之处,翠微深处,楼台掩映。

诗词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出自这首诗

诗文赏析: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是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的的诗句,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后面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描述。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第一,从结构上来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一二句波纹除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第二,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第三,“掬水”句写泉水清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服,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第四,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

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惟兴所适,哪里还计算路程的远近。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怎能不怀依依惜别之情呢!这就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这两句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又为折入最后两句南望楼台埋下伏笔。

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他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片青翠山色的深处。末句从近处转向远处,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示的虽是远景,但仍然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正好遥相呼应。(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731—732陈志明)

诗词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出自这首诗

总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去大自然中,感受鸟语花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