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興衰史

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歷史從618年唐高祖李淵稱帝建立唐朝開始,到907年後梁太祖朱溫篡唐為止。唐開國皇帝高祖李淵本是關隴士族,在隋末農民起義中順勢在山西晉陽(今太原)起兵,最終奪了隋朝江山。

唐朝興衰史

唐建國後,基本繼承了強盛的隋朝遺產(疆域、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制度等)成為繼隋朝之後的又一個強盛王朝,因此有史學家將唐朝看做是隋的繼續。唐朝因為承繼隋朝的不錯的外部環境以及均田制、科舉制、三省六部制等良好的制度,加上唐朝前面的幾代皇帝都比較能幹,尤其在唐太宗、女皇武則天、唐玄宗(前期)三代皇帝的勵精圖治下,唐王朝達到極盛。

唐朝興衰史

經濟方面,先是出現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後在唐玄宗時期又出現“開元盛世”,當時唐朝經濟已經遠遠超過了同一時期的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唐都城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都市。軍事方面,唐朝先後攻滅東突厥、西突厥、高昌國、高句麗、百濟等政權,以前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也一度成為唐王朝的勢力範圍。唐朝疆域最盛時期東至朝鮮半島,西達中亞鹹海,南到越南順化一帶,北包貝加爾湖,總面積達1251萬平方公里。唐朝的政治制度也可謂後世典範,其承繼了隋朝的宰相制,對皇帝和宰相的職權範圍做了進一步的明確劃分,使得皇帝和政府的職權更加規範。

唐朝興衰史

唐又發展完善隋朝的科舉選士制,使得天下有才能之人大量進入唐廷。尤其令後世所仰視的是,因其包容開放的氣度,唐朝在文化上也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最高峰,唐詩代表了中國詩歌藝術發展的頂峰,並湧現出李白、杜甫等一大批文學巨擘至唐玄宗晚年,因其驕奢淫逸,疏於朝政,重用奸人李林甫和楊國忠,朝政日腐;藩鎮節度使權力日隆,出現外重內輕的局面,又重用胡人將領,最終導致755年爆發胡人將領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的“安史之亂”。8年之後,“安史之亂”雖被平叛,唐朝自此衰落。之後唐帝國被割據勢力朱溫所替代。

小編有話說: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了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直到最後被替代真的讓人惋惜,鼎盛時是何等輝煌。

如果喜歡國學知識 歡迎關注小編 後續將會更新更多國學知識!(如有疑問及時聯繫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