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在农村人都不太喜欢吃野菜了?

老梁话三农


听奶奶说,以前农村人都穷,家家的口粮都不够吃,人们就是靠吃野菜来度日的。春天的野菜最多,但那时候挖野菜的人也多,每年都有成群妇女和孩子们去地里挖野菜,挖回来的野菜除了当时吃的,剩下的都晒干存放起来,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用野菜来维持生计。



那时候家里做的汤面条,里面的面条总是很少,说是面条汤,不如说是野菜汤,那时候的人都是面黄肌瘦,很难见到一个胖子。如若有个别胖子,那人肯定是做生意或者是做官的,所以农村人都认为胖人有福,至少不愁吃穿。



小平小时候经常和母亲,还有村子里的婶子大娘们一起去地里挖野菜,那时候挖的最多的就是刺角芽,刺角芽不但能做菜吃,还能止血。我小的时候经常流鼻血,母亲就会把刺角芽叶子用手揉一揉,塞进鼻孔里,一会鼻血就止住了。


以前的野菜种类繁多,树上的有洋槐花,榆钱。地里长的有马齿苋、荠荠菜、黄黄苗、豆包菜、面条菜、灰灰菜等,我最爱吃的就是荠荠菜了,荠荠菜可以凉拌着吃,用来包饺子和包包子会更好吃。我非常喜欢吃荠荠菜饺子,农村还流行一首荠荠菜包饺子的歌曲“荠荠菜,包饺子,不够小妮一碗吃……”一到春天,看到满地的荠荠菜,孩子们就开始哼起这首小曲,大人们就忙着包顿饺子,给孩子们解解馋。

现在农村人的生活条件好了,不但吃饱穿暖了,还吃的好穿的好,农村人已经不需要用野菜来维持生活了,只是偶尔挖些野菜改改口味,很多老人也经常会忆苦思甜,给孩子讲述他们年轻时的艰苦生活,告诉孩子们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豫南小平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代变化太快了,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外出摘野菜回家吃,那个时候家里穷,买不起菜吃,几乎一年到头也就过年的时候去外婆家吃过的大鱼大肉,想起以前的日子,真心心酸流泪,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说的真是一点都没错,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了,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时常会放学后去采摘点野菜回家,记得小时候挖的那个什么根,我记不清了,因为它味道甜,我时常大部分时间都在找这种野草根吃,因为可以生吃,且大部分农村的小伙伴们都找这个东西吃,回想起以前真的是太难了。时间慢慢流逝,转眼我们都长大了,家庭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为什么会说现在农村人都不太喜欢吃野菜呢?从小吃过野菜的我来告诉你们。

1.从小吃饱经风霜的农村人,都知道之前吃野菜是因为家里没吃的,一个吃的东西都没有,你还会挑食吗,有时候野菜也会被人采摘精光,没有吃就会挨饿,那个时候能够吃到野菜也算运气好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钱买菜,谁还会去吃哪些东西呢,就像一个在底层生活了很久的人终于过上了天堂般的生活,相信没几个人再愿意回去。

2.野菜之所以称之为野菜,那是因为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没有吸收到很多人工的肥料,味道也不如我们自己种的蔬菜,一个味道又不好,而且看着又没食欲的野菜农村人当然不会喜欢吃,何况现在生活水平提升,不比以前没吃没喝的会去吃点野菜。

3.随着农村人生活的富裕,人的口味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再也吃不下难吃的食物,现在在农村几乎大部分人已经过上了不愁吃穿的生活,甚至有的农村人三天两头吃着大鱼大肉,一个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是很难其去吃味道不咋样的野菜的。

我从小也吃过不少的野菜,但现在让我去吃,还真吃不下,味道难闻不说,还难以下咽,也许有些野菜作为药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作为食材味觉上让人还是难以接受的。或许也有部分农村人还喜欢吃野菜这也是正常的,那也许是我们的父亲爷爷那一辈的人了,听说他们当年没吃的都吃起观音土了,那个年代吃过苦的人真的是什么食物都不挑,能吃就行。


农村方家


我的家乡在河南信阳,气候温和湿润。小时候菜地里种植的蔬菜样数很少,夏天的蔬菜基本上是青椒、西红柿、茄子、洋葱,豆角,冬天是一些白萝卜和红萝卜,大白菜,一些上海青。

小时候农村人基本上都是在家劳作种田,很少出去打工,也就是近十年人们知道外面挣钱要比家里种粮食容易些,所以才开始陆续出去打工。由于菜是季节性的东西,成熟的也比较快,大部分都是不吃完就面临着蔬菜老了,坏了,所以在这个季节很少吃野菜。

在季节性蔬菜过了以后,由于菜的缺少,家里一般也想省点钱,都会在地里挖一些地菜下面条吃,包饺子吃,也会弄点麻子菜蒸着吃 过去由于蔬菜基本上都是自家吃,也没人打药,所以野菜也顺带着是无农药残留的。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城的推进,很多人在城里买了房,种地的少了回老家的少了,农村留守的人们只需要种植一点就够满足自家的蔬菜了,所以挖野菜的少了,吃野菜的也就少了。




教育师量


野菜野菜,顾名思义,就像有娘生没娘养的孩子一样,这样才能称之为“野”,所以野菜的定性也是如此,以前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农村比较落后的时候,交通也不发达,人烟相对稀少,所以才会有大把的空地,荒地没人耕种,这样,很多的野菜籽就生根发芽,漫山遍野的长出来了,想起小时候挖野菜根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而且那时候农村基本上出去打工的也非常少,主要还是国家经济比较差,不像现在,很多工厂,有打工的去处,所以简单而言就是缺乏经济收入来源,所以日子过得也比较苦,而野菜正好是穷苦人充饥的一个非常好的补充,所以大家也比较刻意自发的去寻找野菜生长的地方,这也是野菜当时比较多的原因之一。

而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早已提高,城镇化也越来越多了,再加上机械化的先进,除草剂等农药也比较有效果,所以基本上哪还有野菜生长的空间和地方,再加上多年前几乎天天吃野菜,现在吃的是白面馍馍,生活条件好了,即便城里人都愿意高价买野菜吃,说是有影响,也改变不了农村人的思维概念了,就像你之前天天吃人参鲍鱼,吃了很多年也会看见了就吐,这是人性使然,所以如今不吃野菜,农村见不到野菜也是见怪不怪了。

当然,我们还是希望农村人一定要忆苦思甜,永远不要忘记当时生活的艰难,珍惜当下,向很美好的生活出发吧!

关注三农,服务三农,我是头条号:我的农村那些事,欢迎关注,一起讨论交流!





我的农村那些事


首先说明一点,不是不喜欢吃野菜,因为好多野菜都是一味中草药,不可能天天吃,顿顿吃.还有一点就是,有时出门在外,你想吃家乡味的野菜吃不到,而且野菜季节性也强,在家的时候想吃又没有,就像我,这里的折耳根(鱼腥草)很多,但不习惯鱼腥草的这种味道,很少吃.南北方差异较大,好多北方都没有,甚至没有看到过的.

刚开春北方的荠菜,白蒿特别多,过不了几天荠菜开花就老了,白蒿过了时间也快长成蒿就不能使用了.我感觉北方能吃的野菜时间最长的就是蒲公英和苦苣(败酱草),不管是果树地,河滩随时都可以采挖到.

还有一个原因是,餐桌上的蔬菜品种特别多,野菜只是调味品,尝个鲜就可以了。像我妈,隔一天就要吃一次苦苣拌菜,她感觉还是野菜好吃,平时门口基本上有人天天吆喝着在卖的,很方便.


黄晓红果果


其实野菜这种东西,无所谓喜欢不喜欢,毕竟它的数量很少,平日里很难看到,农村人都在外面打工,就算在家里也都会找个工作干干,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时间去山上挖野菜。而市场中的野菜,其实很多都是人工种植的,其食用的口感和营养成分都要差上一些。


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他们都经历过特殊的年代,当时很多老农都是依靠着野菜才能维持生命。那时候野菜可不像现在都是捡嫩得吃,当时不管它是否青嫩,全都放在锅里煮上一遍,然后就能够一直吃下去。

野菜其实只是一种野草青嫩的时候,一旦成熟过后,它就没有食用价值,其中的苦涩感增加。但过去没得选择,用上清水煮了后吃,很多人闻到味道就想吐,但为了能有体力还是会继续吃下去。到了今天,野菜在城市里受到了欢迎,但很多老农们还是非常抗拒,他们不愿意去品尝,主要还是过去有阴影了。

当然野菜是有时间期限的,通常刚生长嫩芽的几天内才有食用价值,超过了这个时间后就不能继续食用了,农民又不可能天天守着野菜,因此并不是不喜欢,而是没有机会去吃。每天的工作很是繁忙,自然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去找野菜。

当然目前的野菜安全性也让农村人担忧,毕竟农田里到处都有喷施农药的痕迹,大家生怕会吃到有农药的野菜,毕竟有没喷施过说不准。为了能小心一点,很多农民并不会去食用。

更何况,在农村中有更绿色天然的蔬菜,它们的营养成分可不差,不然也不会被培养出来。因此农民只要吃蔬菜就行,没必要再吃上野菜。

就拿香椿芽来说,在农村根本就没什么人吃,但在城市里却卖出了高价,大家怎么看?


惠农圈


为什么感觉现在农村人都不太喜欢吃野菜了?

野菜,在小兰本地到处都是,只有人们挖些来喂兔子,基本上是没人挖来吃的,出去随便转一圈都可以挖一把回来,很多种类都已经到泛滥的程度了。在城市很多人当成宝的野菜,在农村却没什么人吃,基本上都是吃自家种的蔬菜。现在农村人都不太喜欢吃野菜的原因,小兰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生活在农村的人几乎都吃过野菜,尤其是老一辈的,以前粮食不够,野菜也成了人们的主食之一。那时候为了填饱肚子常以野菜充饥。现在不太喜欢吃是因为以前吃怕了。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人们种植的蔬菜品种越来越多,产量、质量也越来越好了,很多人再也不想过回以前的苦生活。听小兰村里老人说,一吃野菜就会想起过去的苦日子,苦怕了,从此再告别野菜,过现代人的好日子。



二、在田间地头生长的野菜相对要好一些,农民在给粮食、蔬菜等施肥后,也会被野菜吸收一部分去,所以比山上的长得要好。但是田间地头难免要打药杀虫,农药也会洒在野菜上,这也是导致很多人不会去挖来吃的原因。

三、有句话说得好“富人家吃野菜是时尚,而穷人家吃野菜是寒酸”,在农村,攀比之风最盛,不管有钱没钱,吃得比别人好就好像很高大上一样。


就在今年,小兰在一次下雨的时候闲着无聊,就冒雨出去采了些艾草回来做艾粑粑吃,出于好心,做好之后给几个邻居送了点,也让他们尝尝鲜。没过几天,舆论就来了,说“外地人就是外地人,现在还有谁吃这穷人家吃的东西”,第一次亲耳听说吃东西还有穷富之分的。

以上是小兰本地人不太喜欢吃野菜的原因,不过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吃的,久久的吃一回感觉比家里栽的菜好吃多了,你们喜欢吃野菜吗?


农村蒋小兰


为什么农村人,有些人不太喜欢吃野菜,其实我就是不太喜欢吃。首先这与个人喜爱有关,就是自家种的青菜,有些菜我也是真不喜欢吃它们,但家中有其他人喜欢吃,所以还是得种的。至于其他的原因,我说下个人的看法。

为什么现在农村人都不太喜欢吃野菜了

1.除了我上面讲的个人的原因,有些是以前吃多了,吃怕了!在以前很多农村穷,自家种的菜有限,也需要一个周期。所以有农村的人,有野外寻找点野菜,弄回家食用。吃的次数多了,时间久了,自然不会再吃它们了。像是我小时候每年夏天,天天都吃豆角,现在看到豆角我就烦它们。当时真的是吃怕了,造成了心理阴影!

2.寻找野菜,也是需要时间的,往往量也不会太多。就是偶尔看到,哪里有野菜生长的地方,也不是都有人,特意会去挖回家食用。因现在能选择的青菜更多。

3.农村一些比较年轻的人,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候。也就没有食用过野菜的经历,分不出哪种野菜能吃,哪种有毒是不能食用的。还有一些野菜的味道,有些怪。像是木耳菜、香椿等。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它们的味道。

综上所述,野菜虽好,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口味喜好,在物质极度匮乏时,农村人吃它们,也不能讲就是喜欢吃它们。现在有更多能选择的菜品。自然会有人不再喜欢吃了!


果乡农人


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农村人都不太喜欢吃野菜,这要看是什么品种的野菜,是哪一类的人不喜欢吃,对于我家来说,除了我老爸不喜欢吃鱼腥草外,其它的野菜都还是蛮喜欢吃的。

有人会说鱼腥草那么好吃,为什么你老爸不喜欢吃呢?主要原因鱼腥草有特殊的气味,会闻的人觉得香,不会闻的人觉得臭,我老爸觉得那味道太腥,所以一直都不吃的。

农村里不爱吃野菜的还有两种人,一种是老一辈的人,这些老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生活困苦,在艰苦的岁月里吃糠咽菜,这些东西没少吃,那个时候,野菜是他们的主食,加上那会缺油少盐,野菜吃起来苦涩难咽。

为了生存,他们别无选择,南方人吃革命菜,灰灰菜,北方人吃榆钱,吃柳芽,那个时候能哄饱肚子就不错了,不吃就面临着挨饿,以至于现在他们都不想再吃。

以前我奶奶,一看到我们吃蚕豆尖腌菜吃得津津有味,就会若有所思地说,在以前啊,我们吃的那个蚕豆叶糠粑粑,难于下咽啊,脖子都噎疼要。


当时我还天真的设想过,那蚕豆叶糠做的粑粑应该会好吃的吧!当奶奶把一瓢猪食舀到我面前对我说:喏,像这种的,那会我们都吃不到,我一嗅那气味,连连甩头,才打消了想吃一口野菜粑粑的念头。

农村里还有一种人,不喜欢吃野菜,就是肠胃不好,脾胃虚弱之人。因为大多数野菜性寒,吃了后容易造成拉肚子,在农村人的眼里,拉肚子是比较伤人的,所以他们宁愿不吃。

再一个就是有些野菜常见易得,随地可见,如:泥糊菜,苦麻菜等,这些品种的野菜一般都是摘采回来喂猪喂鸡,没有想吃的欲望,偶尔吃上一顿,觉得不好吃,就不会再吃一口了。

农村里好吃的野菜也是很多的,譬如:野生菌,蕨菜,鱼腥草,马齿苋,臭菜,荠菜,野笋等等,这些野菜就非常好吃了,这些都是农村人爱吃的。


总的来说,野菜营养丰富,少了农药的污染,属于纯天然的食物,偶尔吃上一两顿还是好的,但是对于农村人来说,有些野菜是非常容易得到的,所以我们都是捡着好吃的吃,不好吃的野菜不吃也罢。


泥糖小丫


题主说的是哪里农村人呢?我们这里农民大部分喜欢吃野菜,可能也有少数人不愿意吃野菜吧?

不喜欢野菜的主要原因大概是:现在还有不少农民喜欢大鱼大肉,相比大鱼大肉来说,不喜欢野菜是有道理的,口感不同,而农民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手中有钱自然可以不喜欢野菜,更愿意吃自己爱吃的肉类食物。


可能分哪里农村吧,我们这里的农民特别喜欢吃野菜,目前被我们吃到快寻找不到了的野菜有以下几种:

一,面条菜

以前我们村那些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农村女人,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就会三五成群到田野中采挖新鲜野菜,现在这个季节有面条菜,荠菜,苦菜。

面条菜一般生长在小麦田地里,和小麦模样相似,需要眼力好分得清楚,我们那时候挖面条菜,一上午能挖满满一菜篮子,塞得满满一篮子,拿回家洗干净包菜包子,菜饼子吃。

大概从农民们种地使用除草剂开始,那些面条菜一年比一年少,逐渐退出我们的视线,现在想吃面条菜都要自己种了。


二,蒲公英

蒲公英曾经是多么常见的一种野菜啊,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摇,能够生长在任何地方,小时候走在山里,只要是蒲公英开花时,入目之处总会看到淡雅漂亮的小小蒲公英花儿。

自从知道了蒲公英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农民们开始疯狂的挖采蒲公英,而蒲公英繁殖的渠道是种子成熟的秋天,那些白色的种子像柳絮一样飘摇,落下后会第二年生根发芽。

农民们采挖蒲公英的时间是春天,春天蒲公英最鲜嫩的时候,把它连同根部挖回来,清洗晾晒后,可以制作茶叶,也可以包包子,做饺子,这时候的口感比较鲜嫩,因此没等它开花就被挖走了,逐渐的越来越少,因为它没了长种子繁殖的机会。

我觉得现在很多农民也是知道养生重要性,因此吃纯天然野菜是我们这里农民的最爱,每年春天开始,我们把每个季节里的野菜都会吃到淋漓尽致,只可惜有很多野菜越来越少,也像面条菜和蒲公英一样,几乎看不到它们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