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內蒙古自治區▲

  簡稱內蒙古。位於華北平原北部。蒙古原為蒙古高原的部族名。13世紀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清代習慣上有內、外蒙古之稱。晚清以後,始用內蒙古一詞泛指大漠以南,長城以北,東起哲里木盟,西至河套以西厄魯特的所有盟旗牧場。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市▲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呼和浩特市▲

  位於東經111.7°,北緯40.8°,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1911年設綏遠縣,1912年併為歸化縣,1913年改為歸綏縣,1948年改市。1954年改為今名。呼和浩特,系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

  土默特左旗▲

  位於東經111.1°,北緯40.7°,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呼和浩特市西部。1965年以土默特旗東部置旗。土默特,系蒙古族部落名,意為數萬。蒙語稱東為左。

  托克托縣k▲

  位東經111.2°,北緯40.3°,在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呼和浩特市南。1912年設縣。托克托,系蒙古族人名,意為"保住","傳宗接代"。

  清水河縣▲

  位於東經111.6°,北緯39.9°,在內蒙古自治區南部,南鄰山西省。1912年設縣。因境內清水河而得名.

  武川縣▲

  位於東經115.5°,北緯41.1°,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呼和浩特市北部。1912年設縣。因武川水為名。

  和林格爾縣▲

  位於東經111.8°,北緯40.4°,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呼和浩特市南。清康熙年間置站,稱二十家子,蒙古語稱和林格爾。即二十家子之意。1912年設縣。

  集寧市▲

  集寧市▲

  位於東經113.1°,北緯43.5°,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呼和浩特市東部。1951年因平泉縣與承德平泉縣同名,改為集寧縣。因在元代集寧路故城遺址發現《集寧文宣王廟學碑》上有"集寧"二字,遂用古名。1956年設市。

  興和縣▲

  位於東經113.9°,北緯40.9°,在內蒙古自治區南部,鄰接山西、河北省。1912年設縣。縣因元代路名而得名。

  卓資縣▲

  位於東經112.6°,北緯40.9°,在內蒙古自治區南部,呼和浩特市東。1952年由東勝縣改名。因卓資山得名,原名桌子山,因山頂平如桌面,故名。

  商都縣▲

  位於東經113.6°,北緯41.5°,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東鄰河北省,1918年設縣。本元之上都地,有上都河,即古濡水。清為上都牧場,後訛為"商都"。"商都"系滿語,意為旋流。因為從北部流來的"布動河"(意為"粗大的河流")清流湍急,在這裡拐彎,然後逶迤向東注入浩瀚的察汗淖爾湖。因河水在拐彎處有旋渦,故名。

  豐鎮市▲

  位於東經113.2°,北緯40.4°,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南鄰山西省。清雍正十二年,置豐川衛、鎮寧所,光緒十年改豐鎮廳,以故衛所首字為名,1912年置縣。1990年設市。

  涼城縣▲

  位於東經112.5°,北緯40.5°,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南鄰山西省。1912年設寧遠縣,1914年因與湖南寧遠縣同名而改為涼城縣,取北魏涼城郡名。

  化德縣▲

  位於東經114.0°,北緯41.9°,在內蒙古自治中南部,南鄰河北省。1934年置化德設置局,1949年設新民縣,1950年改今名。

  察哈爾右翼後旗▲

  位於東經113.2°,北緯41.4°,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集寧市北。1954年設旗。察哈爾,為蒙古部落名,意為接近長城。

  察哈爾右翼中旗▲

  於東經112.6°,北緯41.3°,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集寧市北部。1950年設鑲藍鑲紅聯合旗,1954年改今名。察哈爾,為蒙古族部落名。

  察哈爾右翼前旗▲

  位於東經113.2°,北緯40.7°,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鄰集寧市。1954年設旗。察哈爾,系蒙古族部落名。

  四子王旗▲

  位於東經111.7°,北緯41.5°,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呼和浩特市北。清初設旗。據《蒙古遊牧記》:"元太祖牙哈布圖哈薩爾十世孫諾延泰有四子,分牧而處,後遂名四子王旗。"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左旗▲

  位於東經108.7°,北緯38.8°,在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南鄰甘肅。1961年設旗。旗因山得名,系"賀蘭山"一名異譯。系蒙古語金黃色的馬之意。一說意為"肘"。蒙古語稱東為左。

  阿拉善右旗▲

  位於東經101.7°,北緯39.1°,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北鄰蒙古共和國。1961年設旗.含義參見阿拉善左旗。蒙古語稱西為右。

  額濟納旗▲

  位於東經101.0°,北緯41.9°,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北鄰蒙古。1950年設旗。得自元代路名。額濟納,似為蒙古語"主人"之意。據《寧夏紀要》:"'額濟納'蒙古語為'幽隱與沙漠'之意,其語源一說為'亦集乃'之音轉,以該旗境內有大海,漢人稱為居延海或居延澤;故元代以前,史冊均稱居延海或居延澤;所置縣郡,亦以'居延'名之。"

  包頭市▲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包頭市▲

  位於東經109.8°,北緯40.6°,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黃河北岸。1926年設包頭縣,1938年改市。包頭,一說系蒙古語,意為有鹿。相傳古時,此地有鹿群棲息。一說得名於附近的小河名——博託河。一說系源自漢語的"泊頭"。1817年包頭是當時緊靠黃河的水運碼頭,故名。

  土默特右旗▲

  位於東經11.5°北緯40.5°,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黃河北岸。1965年由原土默特旗西部地區置土默特右旗。土默特,系蒙古族部落名,意為數萬。蒙古語稱酉為右。

  固陽縣▲

  位於東經110.0°,北緯41.0°,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呼和浩特市西部。1919年設固陽設治局,1926年改縣。今縣系取漢代稒陽縣為名。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位於東經110.4°,北緯41.7°,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呼和浩特市北。1952年達爾罕和茂明安二旗合併,置今旗。達爾罕和茂明安系蒙古族部落名。

赤峰市▲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赤峰市▲

  位於東經118.9°,北緯42.2°,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南鄰河北省。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設赤峰縣,得名於市東北的褐色孤峰,蒙語稱"烏蘭哈達",意為"赤峰"。1958年設市。

  寧城縣▲

  位於東經119.3°,北緯41,6°,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南鄰河北省。元置大寧路。明設大寧衛。1947年設縣。縣城西有大明城,有遼中京遺址,故曰寧城。

  林西縣▲

  位於東經118.0°,北緯43.6°,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赤峰市北部。清設縣。因在巴林西部,故名。

  喀喇沁旗▲

  位於東經118.6°,北緯41.9°,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喀喇沁,系蒙古族部落名,意為"保衛"、"看守"。清設喀喇沁左、中、右、翼三旗。1950年由喀喇沁右翼旗改今名。

  巴林左旗▲

  位於東經119.3°,北緯44.0°,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赤峰市北。清置巴林左旗。巴林,系蒙古族部落名,意為陣地。蒙古語稱東為左。

  敖漢旗▲

  位於東經119.9°,北緯42.3°,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赤峰市東。1948年新惠縣改設敖漢旗。敖漢,系明代蒙古族部落名,意為老大。

  阿魯科爾沁旗▲

  位於東經120.0°,北緯43.9°,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赤峰市東北。清順治年間設旗。科爾沁,為明代蒙古族部落名。阿魯,意為山陰,因該部曾駐牧杭愛山之北,故名。

  翁牛特旗▲

  位於東經119.0°,北緯42.9°,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赤峰市北。清初置翁牛特左、右二旗,1956年改今名。翁牛特系蒙古族部落名。

  克什克騰旗▲

  位於東經117.5°,北緯43.3°,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赤峰市西北。清初設旗。克什克,系明代蒙古族部落名。據張穆《蒙古遊牧記》卷三:"克什克騰,華言半個也。山甚陡峻,遠望如坡,故名。"

  巴林右旗▲

  位於東經118.7°,北緯43.5°,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赤峰市北。清初設巴林右旗。巴林,系明代蒙古族部落名,意為陣地、軍寨。蒙古語稱西為右。

東勝市▲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東勝市▲

  位於東經110.0°,北緯39.8°,在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包頭市南。1912年設縣,1983年改市。取遼代東勝州為名。五代梁貞明二年,契丹阿保機破振武軍。勝州之民,皆趨河東,固置東勝州於河東。(即今鄂爾多斯,天津四注)

  準格爾旗▲

  位於東經110.8°,北緯39.6°,在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南鄰陝西省。清順治年間設準格爾旗。因蒙古族部落為名。其意為左臂、左翼。以地處鄂爾多斯東部,蒙古族稱東為左。準格爾,意為左。一說康熙皇帝親征噶爾丹時,把從新疆帶來的部分準格爾部落人安置於此而得名。

  烏審旗▲

  位於東經108.9°,北緯38.6°,在內蒙古自治區西南,東鄰陝西。清順治年間設旗。因蒙古族部落為名。其含義一說由蒙古語烏格西(捕捉禽獸的網套)一詞而來。一說為烏孫後裔形成的部落。

  伊金霍洛旗▲

  位於東經109,7°,北緯39.6°,在內蒙古自治區西南,包頭市西南。1958年設旗。伊金霍洛,系蒙古語,意為聖主陵園,以境內成吉思汗陵園命名。

  鄂托克旗▲

  位於東經108.0°,北緯39.0°,在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西鄰寧夏回族自治區。清順治年間置旗。鄂托克,系蒙古語,意為營、部,是元明兩代蒙古"萬戶"下設的行政建制名稱,即千戶。

  鄂托克前旗▲

  位於東經107.5°,北緯38.2°,在內蒙古自治區西南,西鄰寧夏回族自治區。1980年析置。以地處鄂托克旗前部而得名。

  杭錦旗▲

  位於東經108.7°,北緯39.8°,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包頭市西南。清順治年間設旗。杭錦,系由突厥語"康裡"(正音"杭裡")演變而來,意即車子。它原是突厥族內部一個勢力集團的名稱,後為部落名。杭錦旗以部落為名。

  達拉特旗▲

  位於東經110.0°,北緯40.4°,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包頭市南。清順治年間設旗,因蒙古族部落而得名。一說意為七十之部。另一說意為肩胛骨之部。因該部有祭祀胛骨的習俗。

  二連浩特市▲

  二連浩特市▲

  位於東經112.0°,北緯43.6°,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北部,錫林浩特市西部,北鄰蒙古。1966年設市。市名得自境內額仁淖爾鹽地,"二連"系"額仁"的不同譯音,意為有花紋的,"浩特",意為城市。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錫林浩特市▲

  位於東經116.1°,北緯44.0°,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1983年改阿巴哈納爾旗為今名。錫林,系蒙古族部落名,意為"山丘"或"草原"。錫林浩特意為"草原之意"或'山城"。

  多倫縣▲

  位於東經116.5°,北緯42.2°,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南鄰河北省。縣名源於多倫諾爾,意為七個湖.因曾有七水泊(現已乾涸)而得名。

  阿巴嘎旗▲

  位於東經115.0°,北緯44.0°,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北鄰蒙古。1959年設旗。因部落名而命名,系蒙古語"叔叔"之意。

  西烏珠穆沁旗▲

  位於東經117.6°,北緯44.6°,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1950年設東西烏珠穆沁東浩濟特聯合旗,1956年分為東西兩旗。烏珠穆沁,系蒙古族部落名。

  東烏珠穆沁旗▲

  位於東經117.0°,北緯45.5°,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北鄰蒙古。1956年由東部聯合旗改設今旗。烏珠穆沁,系蒙古族部落名。

  蘇尼特左旗▲

  位於東經113.7°,北緯43.9°,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北部,北鄰蒙古。清初設旗。蘇尼特,系蒙古族部落名。蒙語稱東為左。

  蘇尼特右旗▲

  位於東經112.7°,北緯42.7°,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集寧市北。清初設旗。蘇尼特,系蒙古族部落名。蒙語稱西為右。

  太僕寺旗▲

  位於東經115.3°,北緯41.9°,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南鄰河北。清置大僕寺左、右兩旗,1956年改今名。太僕寺系蒙古族古代養馬官名。

  正鑲白旗▲

  位於東經115.0°,北緯42.3°,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錫林浩特市西南。1950年右翼鑲白旗和左翼正白旗合併改設正鑲白聯合旗,1956年改今名。系由滿族八旗名稱演變而來。

  正藍旗▲

  位於東經116.0°,北緯42.2°,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南鄰河北,1950年由察哈爾左翼正藍旗改名。正藍系滿族八旗名之一。

  鑲黃旗▲

  位於東經113.8°,北緯42.2°,在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集寧市東北。1960年設旗。系滿族八旗名之一。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海拉爾市▲

  海拉爾市▲

  位於東經119.7°,北緯49.2°,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湖東部。1940年設市,因海拉爾河得名。海拉爾,似為蒙古語,意為"流下的水",一說為"野韭菜"之意。

  牙克石市▲

  位於東經120.7°,北緯49.3°,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海拉爾市東。1950年設喜桂圖旗,1983年改置牙克石市。牙克石,似系滿語,意為"要塞"、"城堡"。一說意為"河灘"。一說系蒙古語,意為森林,因地處大興安嶺林區而得名。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滿州里市▲

  位於東經117.4°,北緯49.6°,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鄰接俄羅斯。1908設臚濱縣,1943年改滿洲里市。以滿洲民族故里而得名。

  扎蘭屯市▲

  位於東經122.9°,北緯48.0°,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東鄰黑龍江省。1983年改布特哈旗為扎蘭屯市。"扎蘭"系滿語,意為"參領",為清代官職名。

  陳巴爾虎旗▲

  位於東經119.4°,北緯49.3°,在內蒙古自治區北部,西鄰俄羅斯。清置旗。巴爾虎,系蒙古族喀爾喀部落之一部名。由於巴爾虎蒙古人遷至呼倫貝爾的時間不同,故稱先來為陳巴爾虎,後來者為新巴爾虎。

  額爾古納市▲

  位於東經120.2°,北緯50.2°,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西鄰俄羅斯。1934年設旗。因額爾古納河而得名。額爾古納,系蒙古語,意為呈遞、奉獻。蒙古語稱西為右。1993年設市。

  根河市▲

  位於東經121.5°,北緯50.7°,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北鄰黑龍江省。1934年設旗,因額爾古納河而得名。額爾古納系蒙古語,意為呈遞、奉獻。蒙古語稱東為左。1994年改為根河市,因境內根河得名。

  阿榮旗▲

  位於東經123.5°,北緯48.1°,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大興安嶺東部。1934年設旗。因境內阿倫河而得名。阿倫與阿榮為同詞異譯,系達斡爾語,意為"乾淨"、"清潔",因此河水潔淨,故名。

  新巴爾虎左旗▲

  位於東經118.3°,北緯48.2°,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北鄰俄羅斯。清乾隆年間置旗。巴爾虎,系蒙古族喀爾喀部之一部落名,因該旗的巴爾虎人比陳巴虎旗的巴爾虎人進駐呼倫貝爾的時間遲兩年,故名新巴爾虎。蒙古語稱東為左。

  新巴爾虎右旗▲

  位於東經116.8°,北緯48.6°,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北鄰俄羅斯。清乾隆年間置旗。參見新巴爾虎左旗條。

  鄂倫春自治旗▲

  位於東經123.6°,北緯50.6°,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東鄰黑龍江省。1951年設旗。因民族名得名。鄂倫春,系鄂倫春語,意為"住在山嶺上的人"。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位於東經124.5°,北緯48.5°,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東鄰黑龍江省。1934年設莫力達瓦旗,莫力達瓦,系達斡爾語,意為"馬形嶺"。

  鄂溫克族自治旗k▲

  位於東經119.7°,北緯49.1°,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海拉爾南部。 1934年設索倫旗,1956年改為今名。因民族名而得名,鄂溫克語意為"住在山林中的人"。


五原縣▲

  位於東經108.2°,北緯41.1°,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黃河北岸。1912年設縣。因漢代五原郡得名。五原郡因地有原五所,即龍游原、乞地千原、青領原、可嵐貞原、橫槽原而得名。

  磴口縣k▲

  位於東經107.0°,北緯40.3°,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南鄰寧夏。1929年設縣,因磴口鎮得名。

  杭錦後旗▲

  位於東經107.1°,北緯40.9°,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臨河市西北。1942年設米倉縣,1953年改今名,因蒙古族部落而得名。

  烏拉特中旗▲

  位於東經108.4°,北緯41.6°,在內蒙古自治區西北部,北鄰蒙古共和國。1952年設烏拉特中後聯合旗,1981年析置。烏拉特,系蒙古族部落名,意為"匠人"。

  烏拉特前旗▲

  位於東經108.6°,北緯40.7°,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黃河北岸。1952年設烏拉特中後聯合旗。1958年析置。烏拉特,系蒙古族部落名,意為'匠人"。

  烏拉特後旗▲

  位於東經107.0°,北緯41.4°,在內蒙古自治區西北部,北鄰蒙古。1952年設烏拉特中後聯合旗。1970年設潮格旗,1981年改今名。烏拉特,系蒙古族部落名,意為"匠人"。

通遼市▲

  通遼市▲

  位於東經122.2°,北緯43.6°,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赤峰市東北。1918年由遼源縣析置通遼縣,取通達遼東之意命名。1951年設市。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霍林郭勒市▲

  位於東經120.6°,北緯45.6°,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霍林河上游。清初置扎魯特左、右旗,1949年合併,1985年設市。因霍林河而得名,郭勒,蒙古語意為河。

  開魯縣▲

  位於東經121.3°,北緯43.6°,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通遼市西。1905年置縣,取開發三魯之意。清為東、西扎魯特二旗和阿魯科爾沁旗(簡稱三魯)共轄之地。

  科爾沁左翼中旗▲

  位於東經123.7°,北緯44.1°,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東鄰吉林省。清初設旗。科爾沁,為蒙古族部落名,其意為帶弓箭的侍衛。蒙古語稱東為左。

  庫倫旗▲

  位於東經121.8°,北緯42.7°,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南鄰遼寧省。清初屬錫埒圖庫倫旗,1933年設庫倫旗。庫倫,系蒙古語,意為庭院。

  科爾沁左翼後旗▲

  位於東經122.3°,北緯42.9°,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鄰接遼寧省。清初設旗。科爾沁,系蒙古族部落名,其意為帶弓箭的侍衛。蒙古語稱東為左。

  奈曼旗▲

  位於東經120.6°,北緯42.8°,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東鄰遼寧省。清初設旗。奈曼,系明代蒙古族部落名。奈曼即《元史》所謂乃蠻。據《欽定金史語解》:奈曼"蒙古語八數也"。

  扎魯特旗▲

  位於東經120.9°,北緯44.5°,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通遼市西北。清初設扎魯特左、右兩旗,1949年合併置今旗。扎魯特,系蒙古族部落名。

  烏海市▲

  烏海市▲

  位於東經106.8°,北緯39.7°,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西鄰寧夏回族自治區。1975年合併烏達市和海勃灣市,置烏海市,取二市首字為名。

  烏蘭浩特市▲

  

內蒙古的地名由來

烏蘭浩特市▲

  位於東經122.0°,北緯46.0°,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南鄰吉林省。1947年設市,後撤。1980年復置。烏蘭浩特,系蒙古語,意為紅城。

  突泉縣▲

  位於東經121.5°,北緯45.3°,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東鄰吉林省。1910年設醴泉縣,1914年因與陝西重名改今名,因境內突泉得名。

  扎賚特旗▲

  位於東經122.9°,北緯46.7°,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東鄰黑龍江省。清初設旗,因蒙古族部落得名。據《滿洲地名考》:"扎賚"為窪地之意。

  科爾沁右翼前旗▲

  位於東經122.0°,北緯46.0°,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西北鄰蒙古共和國。清初設旗。科爾沁,系蒙古族部落名,意為帶弓箭的侍衛。蒙古語稱西為右。

  科爾沁右翼中旗▲

  位於東經121.5°,北緯45.1°,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東鄰吉林省。清初設旗。科爾沁,系蒙古族部落名,意為帶弓箭的侍衛。蒙古語稱西為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