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跌怎麼把?A股下週及本月操作建議

1、海外會不會大跌?海外YQ對A股的影響?

海外近期會不會大跌不好說,根據經驗美國很可能會再創一次新低,但是創完新低後應該不會再連續下跌多少,大概率就是橫盤震盪,因為目前的下跌已經反映了市場資金對YQ的擔憂。

目前中國強於美國,美國強於歐洲。這和央行戰略儲備的空間有關係(也就是利率)。歐洲已經負利率,美國國債利率已經0.8,中國空間還很大(2.7、2.8左右),A股和美股的週期是不同的,美股已經漲了很多年,而A股近幾年都是橫盤震盪,A股沒有什麼大的風險。目前和短期未來看A股在全球看來是最強的。

現在主要是美股的波動率對A股有所影響,看波動率啥時候降低。否則美股大跌大漲會影響A股的情緒,導致低開高開,使得大家的持倉的連續性受到很大的影響(影響人氣,影響節奏),比如本來今天很好的熱點,因為晚上美股大跌,導致第二天低開給悶殺,很傷士氣。其實現在美股對A股的影響越來越有限,只要波動率下來,對A股的影響就沒那麼大。

2、如何看待這裡的縮量調整?

上次說會有大震盪的調整,調整到讓你不敢買,這一部分看對了(當時也滿倉了)。但週四、週五的流動性溢價降低的很快(所以減倉了)。目前的問題是漲得都是小東西,扛旗幟的不漲,反而一直調整。市場現在缺少類似中興通訊、寧德時代、恆生電子、用友網絡這些流量大哥的帶頭上攻,沒有他們向上打開市場的空間,行情就不好起來。

比如新聞聯播提到的光環新網,本來階段漲得也不多,卻沒能在利好後打板,反而高開低走,也說明市場的資金在慢慢退潮。

縮量情況往後還會繼續,這種縮量短期不好,但對長期是好事。早點讓這些今天買明天賣的想賺塊錢的資金都冷靜下來,讓做趨勢的資金不再受到他們的不良影響,對市場是有好處的。否則這些神經病會打亂趨勢資金的節奏,你剛賣他打起來,你剛買上他一波殺跌,會很影響資金的心態和士氣。

3、什麼時候縮量結束?怎麼操作?

目前看成交量下週會繼續萎縮,建議操作上降低倉位,等市場縮到峰值量的一半以下。避免重倉後在來回擺動中來回受傷。

4、當滬指和深圳的成交量都縮到一半以後,市場會怎麼走,風格會切換嗎?

雖然科技股最近調整了,但我個人還是認為風格不會轉換的,你會發現這波科技的調整中,最後見頂的是雲計算。所以我還是認為調整完後,由硬件轉換到軟件包括5G的一些應用。從以前3G、4G等炒作路徑的經驗看,都是先硬件後軟件。

至於會不會轉換到主板,只能說目前主板是有底的,但起來的條件還差點。我可以肯定2440就是低點,經過這次YQ的考驗,低點被抬高了,也就是節後第一天的低點(2685點),哪怕美股再怎麼跌,最差也是市場最多跌倒這裡,然後來回震盪。

5、分化後,如何抓重點?

在市場上下折騰震盪的時間段裡,讓你快速掙錢的科技股已經太高了打不動了,資金會開始向低位股傾斜,比如海底撈、廣州酒家、雞肉、豬肉這些必需消費品會被資金青睞。

6、A股入富時羅素比例大比例提升,會引導切換嗎?

市場風格這個是由錢多的人說了算,以前上證只有二三千億時外資話語權強,以現在A股的成交量他們的影響就沒那麼大了。會有影響但沒過去那麼大了。個人不建議做那些大白馬,震盪下跌時買點ETF比較不錯。

7、下週及三月操作建議。

抑制自己淨值的彈性(波動率)。怎麼控制呢?買下半區不太熱門的票或降倉。在市場不斷縮量調整期間,不知道買什麼了可以買些還處於下半區的內需票,等他們收回跌幅,不想空倉的,可以用這些倉位來過渡,等待市場調整結束。

市場上漲的核心是受YQ影響,我國和全球市場的寬鬆預期,而我國的彈性最大。保持好現金流,當下一個大流量大哥票出現時,可能是新行情的開始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