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议


即使疫情仍在,返程的大潮流已陆陆续续开始了,人流密集区也成为了安全隐患,22岁的大学生李鑫烨从年初三开始就一直在海宁火车站做志愿服务,每天至少服务12小时,今年是他成为志愿者的第六个年头,他说“火车站是人流量大、人员相对复杂的地方,我和另一位志愿者向团市委申请把火车站执勤给包了”。登记旅客信息、检测体温,对疫区的人员进行劝返,遇到不配合的情况耐心劝说,毫无怨言,像这样为城市的安全默默出力的平安志愿者分布在各个城市,他们有着不同的名字,在乌镇,他们叫“乌镇管家”,在诸暨,他们被称为“红枫义警”,每一位平安志愿者都无私奉献,随叫随到,为浙江的平安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用他们的服务打造温暖城市。


「参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议


地方安全治理是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方略。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城市化程度最高、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安全的需求增长与政府公共安全服务的供给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15年来,浙江一直都在不断探索不断积累重要经验,不断提高人民安全感,去年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6.84%,刑事发案、信访总量、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保持“零增长”;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蝉联全国各省(区)之首,安居乐业、富裕起来的浙江人民心里更踏实、笑容更灿烂。就连“难夺”的平安金鼎,也在浙江各地有了72座。

为了促进“平安浙江”、“和谐浙江”建设,确保浙江省长治久安,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浙江还可以怎么做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和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织海内外专家学者指出:


一、转变安全观念,

确立“安全与发展”的新时代观


安全比相对于“战争”而言的和平,内涵了更为广泛和契合当下现实的意蕴。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发展也将导致不安全。因此在安全治理中应当将安全和发展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摆脱贫困不能以普遍的安全为代价, 这是发展中国家更是我国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各级地方政府要追求“发展”与“安全”平行发展的范式,杜绝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参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议


因而地方政府要重视对非传统安全的全面维护,把和谐社会的目标落实在确保人的安全与社会安全的各个方面,从长远战略的高度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盘规划,在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上体现出政府的效能,真正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与社会和谐的品质。


二、 创新地方安全治理的政策实践


国家及地方的长治久安必须兼顾传统与非传统两方面的内容,在制定地方安全治理的公共政策时,应当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结合起来考虑。非传统安全的核心是从传统的以国家为中心的重视军事力量的安全范式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兼顾环境、食品等诸多领域的新安全范式,重点是共同治理以获得良好的生存及发展环境

,其基本理念是“优态共存”、追求“你安全我才安全”的和合共建模式。这一安全范式的转换内含着安全主体的扩大与转换,非国家行为体在安全维护中占有越来越多的角色,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议


由于安全范围的拓展,

安全的责任也开始分散。过去的安全问题均是国家来组织应对,当下的安全问题日趋多元与复杂,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各个层面,需要分责,即政府要承担,公民也要承担,非政府机构也要承担,进而形成多个行为体和责任体不能把安全问题仅仅认定为政府的职责,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包括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使安全治理从单一中心的国家治理走向和合共建的社会治理


三、 建立政府安全治理的绩效考评机制


对政府安全治理的能力进行绩效考核,强化地方安全治理的责任制度,将公共安全维护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以公共安全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和科学的公共安全考评指标体系,建立严格的公共安全绩效考评制度,逐步实现绩效考评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 提升“绿色创业、高端创新”的实践


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安全问题是质量安全,即民众生存环境与生存质量的安全,包括人文的和自然的。建议浙江省要走“绿色创业”、“高端创新”之路,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和高端创新成为浙江省安全产业发展的纲领。浙江省可率先进行“安全产业”的研究与试点,通过探索“产业安全化、安全产业化”的思路来实现浙江生存环境与生存质量的安全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议


五、 重视安全治理中媒体的作用


媒体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成员和社会事件的重要参与者,在各类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角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政府来说,成功处理社会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发布的信息需要被社会公众所认可、接受;地方政府需要提高社会安全的预防和应付能力,并确保社会资源的充分和正确使用;社会安全问题会对社会特别是经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特别需要地方政府注意信息的沟通和发布。


六、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安全服务均等化建设


基本公共安全是指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健康与生存环境安全而提供的基本的和必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目前,从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和不断严峻的安全现实来看,各级政府公共安全服务投入不足,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非均等化程度严重,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关注治安、消防、交通以及灾险防控领域,加大基本公共安全服务投入,创新公共安全服务机制,完善推进基本公共安全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机制和配套措施,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公共安全服务体系,使基本公共安全服务平等地惠及全体人民,具体措施如下:


「参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议

1、建立全民基本公共安全保护体系。

根据人人享有基本安全保障的原则着力解决弱势群体、脆弱区域的安全保护问题。均等化的推进以农村为重点,实现城乡统筹;以欠发达地区为突破口,实现区域协调;以弱势群体为重点对象,实现全民共享。


第一,加大对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安全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第二是加大农村警力投入,强化农村公共安全的人力资源保障。按需求、按实际情况增加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密集的东部新型农村和经济落后但人口多的中西部农村的公安、交通、消防等警力及应急办人员编制,通过警力适当下沉,补给农村警力。第三是加大对各类弱势群体的安全保护力度。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将公共安全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机制有机结合,着手社会安全网的建设和维护,加大弱势群体的犯罪预防工作,从救助和关爱的角度,重视各类犯罪的矫正。第四是加大对脆弱区域的安全保护力度。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加强对城乡结合部、边疆地区、流动人口聚居区等安全脆弱区域的保护,加强区域内民众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交巡警平台建设工程”,加强边疆安全保障。


2.加快公共安全实现机制建设。

公共安全的实现要以资源整合与优化、加强科技含量、强化文化建设为原则,建立专业化与综合性的联动机制。


第一,基于信息技术建立全面覆盖的公共安全网络。划分公共安全管理的量化等级,做到实时监控、科学救援;建立安全评估系统,健全动态管理系统,强化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目标的动态管理,提升公共安全保障的科技含量和管理能力。其次,加大相关职能部门和地区间的资源整合力度。通过机制创新和改革,整合公安、应急、人防(民防)系统和交通、水利、气象、地震、消防、卫生、电力、电信等职能部门的资源,推进信息体系、物资资源体系、参与体系以及应急救援突击力量、公共安全专业力量建设,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专业化与综合性的联动服务体系。整合各市县现有的相关资源,打破条块分割现状,根据区域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等具体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建成或者完善紧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基地1-2个,主要用于研发和生产紧急救援物资,以确保国内外地区紧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供给。紧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基地集发展安全产业、提供安全培训、进行物资储备等功能为一体,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推动安全产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在选址时优先考虑已有较大规模救灾物资生产能力,或者已建成一定规模救灾基地的地区(如湖州的帐篷生产基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人才资源充足的区域,物流体系畅通、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避免重复建设。

第三,完善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机制。推进国防动员机制与政府应急机制的衔接,推动重大灾难的军地一体化指挥和救援体系;建立危机管理的资源保障机制,推进区域防灾基地建设;加强应急物资供给,统一避灾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建立村(社区)应急库和家庭应急箱。加强科研投入,强化复合型灾害的预测能力和预警水平;推动安全产业发展,加强新型环保、科技含量高的安全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整合公安、民政、人防(民防)、应急等职能部门力量,加快应急服务一体化进程,推动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第四,全面推进公共安全文化普及工程。推进公共安全知识平台建设、公民安全意识培训体系建设、新型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和基础安全课程特别是非传统安全课程建设。建立公共安全知识教育基地,构建民众安全培训体系。通过网络、宣讲等形式推进新农村及新型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知识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建设,将安全管理课程纳入MBA和MPA课程,将非传统安全管理课程纳入公安、各级党校、人防(民防)、中小学师资培训相关课程或培训体系。推进交通标识全覆盖工程。增强人民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参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