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建造于苏联时期的941型“鲨鱼”战略重型核动力水下巡洋舰是人类历史上建造过最大的核潜艇,不过我们更熟悉北约给它的代号:“台风”级战略核潜艇(以下简称:台风级)。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台风级核潜艇是苏联在70年代研制的大型战略核潜艇,为的是拥有和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类似的洲际导弹投送能力。“俄亥俄”级空前绝后的装备了24发“三叉戟”系列潜射弹道导弹,使得其一艘核潜艇就具备投送200多发核弹头的能力,战略威慑能力无与伦比。“台风”级就是为了应对这样的威胁而生,苏联海军要求新一代战略核潜艇必须携带20发潜射导弹。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台风级的建造图,可以看到品字形的三个耐压艇体

此前苏联海军的战略核潜艇从未携带过如此数量的弹道导弹,由于苏联衷情液体燃料导弹,所以其潜射弹道导弹的尺寸一直都远超美国同类产品,这给核潜艇的弹仓布置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台风”级潜艇从一开始就采用了颠覆认知的设计。“台风”级核潜艇采用三耐压艇体设计,两大一小成品字形布置,其中充当指挥舱的耐压艇体最小,布置在指挥围壳之下。20发弹道导弹全部布置在两大耐压艇体中间,这样导弹可以统一集中管理,同时不侵占人员和设备的空间,导弹和其他舱室间的物理隔绝也有利于出现意外时保护耐压艇体。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台风级的内部简图,可见导弹独立于多个耐压艇体外

这样的设计给“台风”级带来了巨大的内部空间,可以安装更多设备,为艇员提供更多空间,提高了储备浮力和安全性,唯一的缺点就是体型巨大,水下排水量超过三万吨。硕大无比的“台风”级潜艇在80年代服役后被西方国家的间谍卫星拍摄到了画面,由于苏联的保密制度极其严格,西方国家只能依靠少量图片来分析其性能,巨大的体型和独特的设计给西方军事情报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至于在很长的时间内,“台风”级核潜艇都被称作“恐惧的总和”。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台风级在很长时间里都让西方世界感到恐惧

事实上“台风”级潜艇虽然强大,但并未成为苏联海军二次核反击的主力,由于维护费用极高,建造周期较长且使用的R-39潜射弹道导弹可靠性不佳,6艘“台风”级在整个80年代执行战略值班的频率并不高,反而不如后来居上的667BDR和667BDRM型核潜艇(北约代号:德尔塔III/IV)。“台风”是个创意十足的产物,性能也确实强大,很多人批评它大而无当,但其实它是被导弹给拖累了,R-39不仅发射成功率较低,还曾在试射中发生爆炸,有一艘“台风”级潜艇就差点在苏联解体前夕长眠北冰洋····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R-39发射筒制作的雕塑

2018年,67岁的退役俄罗斯海军上校伊戈尔·格里什科夫,白海沿岸的北德文斯克去世,在苏联时期他曾是一艘“台风”级潜艇的艇长。格里什科夫指挥的是“台风”级的5号艇TK-17号,该艇于1983年开工,直到1987年才正式服役。1991年9月,TK-17在格里什科夫的指挥下离开港口,驶向冰冷的大西洋,该艇奉命对R-39潜射弹道导弹进行实弹发射演习。这种洲际导弹采用苏联少见的三级固体燃料发动机设计,发射重量高达90吨,全长16米,直径2.4米,最大投送质量超过2.5吨,可以搭载10个2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最大射程约8300公里。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R-39导弹内部构造图

TK-17出港时携带了多枚R-39导弹,但具体数量不明,用于参加发射演习的那枚R-39导弹搭载了一枚惰性试验弹头。按照计划,这枚导弹将飞越数千公里,最后击中位于楚科奇半岛的靶场。当时苏联政府已经摇摇欲坠,819事变给了苏联政府重大打击,事实上苏联这个国家已经处于解体前夜,这场导弹发射演习也是为了向外界证明苏联军队的实力,既是军事测试也是军事外交,可惜这场演习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悲观情绪。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台风级上巨大的发射井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准备出港的台风级潜艇

1991年9月27日,TK-17进入预定的发射阵位,并到达理想发射深度,在完成一整套发射流程后,随着发射时钟的指针指向零点,操作员按下了火箭发射开关,然而那枚巨大的R-39导弹并未冲出发射筒,而是在发射管内原地爆炸了,整个发射筒和发射筒外的保护盖都被炸飞,被点燃的固体燃料随着弹体碎片四散飞溅,整艘潜艇都被爆炸冲击波震得剧烈摇晃,警报声响彻艇内。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TK-17号的艇徽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冰面发射R-39

洲际导弹在发射筒内爆炸,无疑是核潜艇面临的最危险的事故,得益于“台风”级的分舱设计,导弹舱的爆炸并未对主要的耐压艇体造成损伤,绝大部分设备特别是两台核动力反应堆都正常运转。艇长格里什科夫迅速而果断地采取行动,命令对潜艇的压载水舱进行紧急加压排水,尽快让潜艇上浮至水面。幸好发射深度并不大,潜艇很快浮出水面,值班军官立刻爬出指挥围壳观察潜艇中部的导弹发射舱。导弹发射舱段的情况很不妙,爆炸后导弹的固体推进剂散落在发射井四周,艇体表面的消声瓦被大片点燃,20个发射井几乎都被笼罩在火焰之中。想到发射境内还有其他导弹,潜艇几乎命悬一线。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艇体表面覆盖了厚厚的消声瓦

格里什科夫艇长再一次迅速而果断地采取行动,要想快速扑面甲板上的大火,唯有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快速下潜。虽然没有时间去检查潜艇艇体的损伤情况,但格里什科夫对TK-17艇的抗损性很有信心,他立刻下令潜艇下潜。潜艇下潜后,海上立刻扑灭了甲板上的火灾,并且从炸开的发射井倒灌入导弹舱,至少有数十吨海水进入潜艇内部。格里什科夫的决定显然有着非常大的风险性,一旦潜艇储备浮力不足,那就很有可能沉入海底。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格里什科夫上校

“台风”级潜艇巨大的排水量和双壳体设计拯救了全艇160名官兵,潜艇显然没有受到海水倒灌的影响,最终顺利浮出水面,火灾被全部扑灭。TK-17在事故发生后,中断了发射演习,在水面航行状态下回到了北德文斯克。烧毁的消声瓦在维修中被重新敷设,而炸毁的发射井则被永久密封,不再使用。短短三个月后,苏联解体了,苏联海军也不复存在,此时TK-17潜艇的事故调查甚至都未结束。新生的俄罗斯海军内部持续动荡了数年才逐渐恢复秩序,格里什科夫艇长和TK-17全艇官兵拯救潜艇的应用表现也未得到任何嘉奖。直到9年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发生致命事故,TK-17的事故报告才被旧事重提。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TK-17和TK-20艇已经在码头停了十几年

TK-17艇在修复后又继续服役了十余年,在2002年被命名为“阿尔汗格尔斯科”号。2004年4月,TK-17和TK-20“谢韦尔”号一起转入预备役,理由是坑爹的R-39系列导弹已经过期,“台风”级6艇都面临无弹可用的境地。最终只有首艇TK-208“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被升级至941UM状态,成为“圆锤”洲际导弹的发射测试平台,但不再承担作战任务。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德米特里号承担了圆锤的发射测试

2007年以后,TK-17和TK-20艇就一直停靠在北德文斯克,再也没挪过窝,到了2013年曾传闻两艇会和其他三艘“台风”级一样拆除,但直到2016年11月还没动工。2017年1月,有卫星图像显示TK-17和TK-20的导弹发射井盖都已被拆除,很可能已经进入拆除阶段,但在2019年6月,奥列格·布尔采夫海军中将告诉媒体,两艇的 拆除计划已经被取消。TK-17和TK-20艇将接受翻修和改造,并计划转职为巡航导弹潜艇,改装200枚巡航导弹。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台风级已经拆除了3艘

TK-17艇的最终命运尚无定论,俄罗斯海军的改进计划一直拖沓且反复变化,改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很可能也指挥停留在计划阶段,服役不到30年的“台风”家族即将消失在我们视线中。

洲际导弹当场爆炸,水兵冒死救回台风级核潜艇,三月后苏联解体了

两艇最近被拆除了发射井盖,导弹发射筒也已经被封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