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2014年,许鞍华的《黄金时代》上映,票房5151万人民币。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性质的文艺片,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

2019年,许导再战文艺片,宣布开拍电影《第一炉香》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改编自张爱玲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编剧王安忆,目前已经杀青。

如《黄金时代》一样,从开拍到杀青,再到最近曝光剧照,这部电影无一处不引起争议。

尤其是男女主角彭于晏马思纯

很明显地,两位演员不是广大网友和张迷心中乔琪乔和葛薇龙的最好人选。

无论外形还是气质,都不像是落难香江,从精英堕落到红尘的人。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最近曝光的剧照

网友的愤怒最终演变成了担心。

担心张爱玲那颓废、轻柔、焚化惊情的香江,堕落地变成新时代女人奋斗的前线。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貌,为何到了张爱玲这里,网友就不买账了呢?


01


张爱玲的作品被搬上银幕,由来已久。

事实上,张爱玲本身就是一名资深的电影编剧。

从小说到电影,她总是精于对女性的真实刻画。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张爱玲编剧作品

以《太太万岁》和《不了情》为例。

1947年,张爱玲首次创作电影剧本《太太万岁》

主角新婚巧妇陈思珍,是典型的上海好姑娘,精明能干,巧言善道。

家里从婆婆到丈夫,从小姑子到女仆人,无一人说她不好,个个赞她会持家。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电影《太太万岁》

这么一个好媳妇,张爱玲也不会十全十美地写。

她是旧时的女人,精明全用在了帮扶丈夫,一手兴办的公司生意也蒸蒸日上。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婚姻最大的考验还是出轨。

丈夫金屋藏娇,被陈思珍知道后,起初只是迁就,容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后来,家里生意不好,小三天天上门要钱,她怎么办?

张爱玲赋予了她与市井精明相称的行为模式——斗小三时,陈思珍站在丈夫这边;等斗垮了小三,她的女性和自我保护意识觉醒,想要和丈夫离婚。

大团圆结局的传统电影里,婚自然是离不成的。

但在这一波三折里,蒋天流扮演的陈思珍可谓大放异彩。在张爱玲的调教下,陈思珍性格里的每一帧都在释放力量。

她锥子脸,柳弯眼,看人的眼神像是最精明的猎人瞄见了最上眼的兔子。

她又端庄,温柔,一看就是能成事儿的人。也正因为能成事儿,她必定要使伎俩,耍心机。

而这,反倒显得她更可爱了。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电影《太太万岁》

同样是1947年,同样是桑弧执导,张爱玲编剧的电影还有另一部《不了情》

或许是灵感正当时,《太太万岁》里温柔、美丽、多方隐忍的女主人,换成了《不了情》里的小三。

这一次,第三者是独立而前卫的,她能够在城市里为自己找到家庭教师的工作立身。

面对农村在赶人的当家太太,她陷入自责,挣扎,在理智与感情的边缘徘徊不定。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电影《不了情》

与如今网友反对《第一炉香》中的单一审美不同,《不了情》充满了女性的理想主义光彩。

你看到虞家茵的堕落,但她仍有骨气,这也符合当时观众的期许,片子随之大卖。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从来没有简单而平凡过。


02


八九十年代,正是香港影视最红火的时候,美人,天王,大腕,小生层出不穷。

而张爱玲已经是个幽居的老人,关于作品的改编事宜,则交到了新人手上。

关锦鹏就是接棒人之一。

1994年,这位拍过《胭脂扣》《阮玲玉》的导演,将张爱玲流传最广的中篇小说之一《红玫瑰与白玫瑰》搬上荧幕。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白玫瑰”孟烟鹂选了叶玉卿,艳星出道,遁入张氏的电影里,一改往日放浪模样,显得木讷,清纯。

“红玫瑰”王娇蕊则选了陈冲,原著中最惹人遐想的有夫之妇,性感,成熟,娇艳欲滴,却是恰到好处。

相比孟烟鹂,王娇蕊更自信,也更奔放。

在爱情里,她总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掌控一切的暴君,爱不爱都是她自己的事,别人只是她体验爱情的工具而已。

正因如此,后来她的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才显得出其不意的精彩。

这便是角色出彩的好——陈冲因此拿了金马奖最佳女主,和金像奖最佳女主提名,甚至电影还被提名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电影《红玫瑰白玫瑰》

港台导演里,除了关锦鹏,要属许鞍华对张爱玲最为上瘾。

时间倒回1984年,她选中了《倾城之恋》

电影虽然改编自张氏作品,但许鞍华还加入了自己的创意。

首先便是女主角的选择。

原著里说,白流苏是善于低头的旧时女子,她的长相是“从前是白得像瓷,现在由瓷变为玉——半透明的轻青的玉”。

就是这样完美白皙的脸上还长了“一双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让范柳原一眼就能认得她。

她选中了缪骞人,脸方方的,眼睛是杏仁眼,头发剪短了,偏分了,整整齐齐梳在耳后。

与其说是白流苏,还不如说是1984年的摩登女郎,穿在身的方格子旗袍,不仅没显出民国气息,反倒像是摩登女郎在追民国复古风的时髦。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电影《倾城之恋》

这也让人不难理解,《第一炉香》刚宣布选角时,最大争议为什么是马思纯了。

在小说中,女主人公葛薇龙觉得自己的手臂“像是热腾腾的牛奶,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管也管不住,整个的自己全泼出来”。

马思纯皮肤偏黑,加上此前拍摄另一部戏发胖,于是有了电影开机前颇具争议的画面。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早在电影官宣之前,马思纯就因为在微博上公布的文艺腔调受到群嘲。

而这更是触了张氏作品的底线。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张爱玲可不会给你美好,她要的,是让你看见人性的崩塌。

同时,看见人怎样在自己蛆虫一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偏狭逻辑中打转,最终变得面目全非。

最有名的例子,便是《金锁记》


03


《金锁记》翻拍过很多次,电影电视都有。

无一例外的是,女主人公曹七巧一开始都漂亮,朴实,最后却败给了欲望,彻底陷入疯狂。

镇上大富大贵的家里有一个二少爷,因身体残疾,没法娶到官家女子,七巧便是他退一步的选择。

贫家女子进入大富人家,自然是捞不着好。

加上二少爷的不能生育,残弱不堪,使她失去了争斗上位的权力,更剥夺了她对爱情的渴望。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这种压抑,一直持续到从媳妇熬成了婆婆,才得到了报复性的释放。

她的女儿长安成了第一个牺牲品,当时已经不时兴裹小脚了,她逼迫着孩子裹脚,结果遭邻居嘲笑。

长安上学了,她又百般阻挠,让长安失了学。

之后,长安有了爱情——曹七巧一辈子最为渴望却没有得到过的东西——她更是变本加厉地迫害,以让女儿染上鸦片瘾的方式,彻底毁了她的一生。

儿子长白也是如此,早早便在母亲的利诱下,吸食鸦片,两次婚姻更因为她从中作梗,通通以儿媳自杀告终。

这哪里文艺了,根本就是恐怖故事。

七巧就像一个套着枷锁的人,她知道所有人都恨她,所以她泯灭了自己的人性,迫害了所有她近水楼台能够迫害的人。

或许也正因如此,《金锁记》名声在外,在影视圈却少有问津。

而她的另一部作品,却是完全不同的境况。

1951年,张爱玲以“梁京”为笔名发表了《十八春》,即后来略作改动后,在台湾出版的《半生缘》

张爱玲去世后,许多作品被搬上荧幕,其中《半生缘》就是张氏改编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1997年,同样是许鞍华。

这次她选对了人,梅艳芳饰演那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恶毒姐姐顾曼璐。

顾曼璐情路坎坷,遇人不淑,一生尝尽命运苦楚。

《半生缘》在梅艳芳的演艺生涯里,不算是最有名,但她依然惊艳。

她香港出生,举手投足,全是港派,可一到电影里,她便成了憋着一口气的红尘舞女。

她能干,精明,为了家里,杀伐决断到连自己也能豁出去。这种古怪脾气,再加上旧时代的思想枷锁,杀伤力可想而知。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电影《半生缘》

妹妹顾曼桢,就是她手到擒来最轻易能迫害的人。

吴倩莲的可爱、干练又略显脆弱的一面,将顾曼桢的天真烂漫推到了极致。

她仿佛生活在尘世的另一边,感情顺利,不用经历姐姐所经历的,不用耍心眼就可以得到最美好的爱情,可是然后呢?

这份美好,在亲姐姐将她囚禁起来的那一天就结束了,再之后姐夫强暴了她,生下了姐姐姐夫的孩子。

在医院生产后,她逃了出来。她四处寻找男友沈世钧,只发现他已经结婚。

姐姐死后,她放弃了寻找,她屈服了,她不愿再费尽力气徒劳无功地为人生的美好添枝加叶了。

她嫁给了姐夫,彻底遁入旧时代的牢笼里。

等到十几年后,她与沈世钧再见面时,一直活在世界美好的另一边的男友说,希望能相好如初。

她才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

“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电影《半生缘》

曹七巧与子女,顾曼璐和顾曼桢,无一例外都是正不压邪。

张爱玲真的在意邪恶和正义的斗争吗?


04


张氏作品的改编,最成功的分为三种。

一种是半个世纪前,她亲自担任编剧的作品。

一种是《半生缘》这样忠于原著以及原著所属的时代,成功创造出文艺感,让人爱怜的改编。

还有一种,它脱去了张爱玲作品那种一旦加入自己的创造便面目全非的脆弱,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导演电影。

2000年后,张氏作品的改编中,最为惊艳的便是07年李安导演的《色,戒》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无疑,李安是很会挑人的。

人人都说,他选中汤唯是因为她很像《半生缘》里的吴倩莲。

但其实还有一个缘故,那就是2007年时,汤唯的青涩而无所适从的演技。

这种演技,很容易被看成是文艺的表现,但其实是一种不会“演”的表演需要。

《色,戒》里,到处都是这样的“演技”,不为别的,就因为汤唯饰演的王佳芝处处都在表演。

上学时,邝裕民喜欢她,两人互生情愫,不过,落难香港的学生之恋并不能让王佳芝满意。

邝裕民爱王佳芝,但他也可以为了理想,将心爱的女人双手奉送给其他男人。

王佳芝接受了请求。为什么接受?

易先生的出现,无异让她的生活蒙上一层弧光。

他的老练,成熟,强势,还有全身上下无处不在的神秘和浪漫,都让王佳芝感到了一种梦幻的气息。

相比之下,邝裕民只能在舞台上排演话剧,易先生才是那个能让人脱离真实生活的苦楚,真正站在舞台上的人。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电影《色,戒》

“演”成为了王佳芝的日常。

她笨拙,破绽百出,但她还是愿意演,这种“演”既让她在心理上与其他人拉开了距离,又有奉献牺牲自己的情怀在一旁助力。

《金锁记》里的曹七巧用了一生去陪葬换来的富贵,在她这里,只需要一次屈膝,一个媚眼,便能得到。

这难道不是天底下最好的交换吗?

只要易先生还活着,她便少了为人卖命的错觉,少了她被打回原形,重新过苦日子的担忧。

《色,戒》的改编无疑是成功的,它让观众看到了一种独特的爱情表达方式,看到了一个豺狼般的男性的温柔。

王佳芝被处死之后,易先生坐在床头,抚摸着床单,光线打进来时,他红了眼眶。

这一幕,相信看过《色,戒》的观众都能记忆犹新。

它像一根羽箭,一下子刺中了观众的心,使得之前的做作,骄傲,假戏真做都坍塌了,无能为力了。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电影《色,戒》

读过原著就知道,结尾要冷酷得多。

感情是不存在的。易先生最后想到王佳芝,只想到了对她的占有,而她死了。

“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05


张爱玲的作品很好,但即便改编得当也难出经典之作。

然而,最近几年来,其作品改编的电影,不是被人群嘲,就是完全没有再改编的迹象。

是因为作品改编难吗?

或是像主流评论里说的,演员气质太强,太争气,没了张爱玲女主的气质。

时代变了,一辈子委身于人的苍凉,不再被需要。

我想,这里头还有另一种解释:

当下的我们太过适应文艺和美好,已经不想看到生活的另一面了。

在当代的概念里,女性永远是强大,独立,有工作有自由的。

而对于男人,形容他们的词汇已经实现了无数次迭代,从“小鲜肉”到现在的“小奶狗”、“爹系男友”。

每一种解释都在指向一个意思:女生不用再围着男人打转了。

彭于晏新片又惹争议,为何还没上映,就已预定扑街?

▲热播剧《完美关系》中的公关女魔头斯黛拉

说起现代女性来,张爱玲不可能不熟悉。

她的妈妈就是现代独立女性的先驱,当年,她裹着小脚还坐飞机,还和外国男友谈恋爱。

可为何张的笔下,还是选择了残酷,冷漠,恐怖故事一般的爱情呢?

原因只有一个:她明白,那不是爱情。

不是现代爱情,与传统也无关。

只是时代变化,人为了生存做出的感情上的让步。

越改编,争议越大,也就在于此:当代的导演们,太希望把不是爱情的东西拍成爱情了。

尤其是当前的电影界,不管什么题材,选角,编剧,场景设计,都要符合主流审美,最后拼命凑成一幅幅爱情的名场面。

关锦鹏如此,许鞍华也如此。

李安懂了,兑了一点儿温柔,因此成就了经典。

但只有张爱玲自己知道,读者和观众也知道:

母亲旅居欧洲,狂交男友的生活,这只是些广告画册上的风情画,真实生活中的女性大多数并不是这样的。

爱情很少见,而很多时候,谁也拯救不了她们,她们自己也不行。

这不是所有人的现实,但它始终是一部分人的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