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擁有的第一艘航母並非瓦良格號,而是大名鼎鼎的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航母原本是一艘二戰時期的英國航母,戰後輾轉來到中國,雖然很快就被拆解,但是它確實是我國切實擁有主權的第一艘航母,而外界也普遍認為我國工程師通過拆解它獲得了許多的航母設計經驗,而它的飛行甲板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也對我國的航母事業產生了一些積極的作用。

新中國擁有的第一艘航母並非瓦良格號,而是大名鼎鼎的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航母


高齡的墨爾本號航母

墨爾本號原名威嚴號,是二戰期間英國開工建造的巨人級輕型航母,1943年4月13號開工建造,下水於1945年2月,此時威嚴號不僅本身還沒有形成足夠的戰鬥力,而且德國很快在3個月後投降了,威嚴號除了給英國皇家海軍壯聲威之外,既沒有在海面上追潛艇,也沒有放出戰鬥機反擊戰艦。

作為輕型航母,該艦標準排水量14200噸,長211.2米,寬24.8米,吃水7.2米;動力上採用4臺蒸汽輪機,輸出功率40000馬力,最大航速25節,續航力4000海里,最多可以搭載40架螺旋槳戰機,裝備有對空、對海雷達。

新中國擁有的第一艘航母並非瓦良格號,而是大名鼎鼎的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航母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威嚴號即便是放在二戰的航母裡,其戰鬥力也不怎麼樣,只比那些商船改裝的護航航母稍微強一點,以至於二戰一結束,該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1948年該艦被出售給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在購入之後將其改名為墨爾本號,並且在英國接受了現代化改裝,安裝蒸汽彈射器和5.5°的斜角甲板等,使其具備了起降噴氣式戰機的能力,1955年墨爾本號部署了3箇中隊的戰機,具備了對空、對海和對地打擊能力,隨後起航返回澳大利亞。

新中國擁有的第一艘航母並非瓦良格號,而是大名鼎鼎的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航母

隨後墨爾本號在澳大利亞服役至1982年,以近40歲的高齡退役,1984年被當成廢船轉手賣給中國,次年在廣州黃埔船廠拆解。

糟糕的澳大利亞服役生涯

墨爾本號的到來讓澳軍歡喜不已,獲得一艘航母將帶來巨大的軍事力量,畢竟周邊國家除了印度擁有航母之外,沒幾個國家擁有這樣的戰鬥力,但是墨爾本號可沒有他們想象的美好。

1957年10,該艦將藍卡號戰艦撞了,雙方互受輕傷;1964年2月,與護航驅逐艦航海者號相撞,倒黴的航海者號被攔腰斬斷沉沒,造成82名官兵死亡;兩次事故讓墨爾本號也受到不少損傷,被迫進行了一次大修。在1969年以前,該艦以外對訪問為主,還接受了電氣改裝,這段時間相對平靜。


新中國擁有的第一艘航母並非瓦良格號,而是大名鼎鼎的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

1969年6月,該艦在“聯合演習”中舊病復發,與美軍驅逐艦伊思文號相撞,後者同樣當即沉入海中,死亡73人。鑑於墨爾本號的撞船歷史,參與演習的美軍艦艇紛紛表示要求其退出,認為這是一艘“不吉利”的航母。可返回悉尼港維修的墨爾本號再次將一艘名為馬魯的船給撞了,一時間風頭無兩。

新中國擁有的第一艘航母並非瓦良格號,而是大名鼎鼎的墨爾本號

只剩半截飄在海面上的伊思文號驅逐艦

1970年該艦與渡船相撞,1972年艦上發生發火,1974年與客輪相撞,1976年撞上一艘日本貨船,1979年該艦終於不再撞別人改為自殘,先是鍋爐爆炸,隨後新型雷達罩掉落。這一系列的操作下來讓澳海軍對它厭惡至極,簡直就像是遠古被詛咒的戰艦一樣,1982年澳海軍終於決定將其退役。


新中國擁有的第一艘航母並非瓦良格號,而是大名鼎鼎的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航母艦隊


我國購買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退役後,在澳軍中本身名聲就不好,滿世界也找不到接盤的人,最後1984年我國聯合拆船公司以140萬美元將其購入。購買的時機很巧妙,當時以海軍司令劉華清為代表的,正邁出我國航母的第一步,一邊摸索航母一邊開展培訓班,此時的墨爾本號購入雖然次年就拆解了,但是畢竟它是實實在在的航母,至於我軍是否對它進行了研究外界也說不清楚,況且它本身的研究價值也不是很大,澳大利亞不可能將墨爾本號原封不動的賣給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