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备礼遇诸葛亮但是后来却不言听计从?

武新旺


简单地说:刘备飘了。

刘备本身就是一个极其自负的人,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不成功归咎于没有本钱。礼遇诸葛亮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无奈,当初身边一个能出谋划策的都没有,自己对天下局势也是一知半解,屡战屡败,随时面临覆灭的危险,他急需一个帮他理清思路。

本来徐庶挺不错的,而且还是徐庶自己找上门的,他很高兴,可是徐庶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曹操挖走了。而诸葛亮是徐庶推荐的,还说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自己。如此,刘备怎能不信的。隆中对让刘备豁然开朗,大有天下已经在握的感觉。

后来计划逐步实现,得了荆州又得益州,身边的人才越来越多,自己的经验也更加丰富,飘飘然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另外,就是帝王的通病:疑心生暗鬼。在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不会怀疑身边人是否真心,反正不会损失什么,一旦有了一点家资,各种猜忌、提防全都出来了。

或许还有虚荣心作祟,当你已经身居高位时,如果还对手下言听计从,那你的基业还是你的吗?所以,总是要向别人展示一下:这里我说了算。


星尘梦羽


昔日水镜先生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牢记在心,后来三顾茅庐亲自请得诸葛亮下山。开始十几年刘备也确实是像他发的誓一样,终生侍诸葛亮为师,凡事都听从诸葛亮的建议。然而随着刘备越做越大,刘备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刘备的真正膨胀是从攻下汉中,进位为“汉中王”开始,在这之前,刘备一直视曹操为生死大敌,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匡扶正汉了。而汉中之战,是刘备独自与曹操正面之战第一次取得的大胜利,刘备膨胀了啊,曹操都不是对手了,自己的目标指日可待了吧!关羽也越发膨胀了啊,天下谁可敌手,大哥都攻下汉中了,我也要去攻打樊城,桃园三坑的坑节奏正式拉开了序幕,先是关羽丢了性命,接着是张飞,刘备随后也跟疯了一样,死活都不再听取诸葛亮的建议,一意孤行弃曹而攻吴,最终托孤白帝城。刘备临死前才突然想明白,原来离开了诸葛亮我什么都不是!可惜悔恨无及,大势已去。没办法只能坦白说自己飘了,跟诸葛亮道歉,并把阿斗托付给诸葛亮,当场让阿斗认作诸葛亮为相父。有句话叫“不忘初心”,可惜,谁又能真的做的到,共患难容易,可是当你突然富得流油的时候,谁又能记得自己的初心而不会迷失了自己?


空空0311


细想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谓刘备对诸葛亮先是礼遇有加,后来又做不到言听计从,其实形势的变化促使刘备不得不如此,他未必不知道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但自从安排关羽留守荆州,刘备的人生已经开始身不由己,

就像曹操虽然兄弟子侄众多,但并没有把他们都分封各郡县,而出于战略考虑,刘备把最刚愎自用的结义兄弟放到了前沿阵地,他忘了,当年小沛事件,正是错用了张飞守城,最终导致关羽降曹,兄弟离散,地盘尽失。

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刘备一直有软肋,好像一直在围绕重点核心人员往死里用,而其他人员鲜有担任封疆大吏的,

这正是一手布局的失败,关羽的败走麦城成了一系列问题的最终导火索,因为兄弟之盟,因为自己的人设,他不得不做出大义复仇的军事行为,但内心未必是情愿的,

当张飞的死讯传来时,只说了六个字:哎,张飞死了呀!可以说兄弟之盟就像水,既承载了他的创业梦想,又是压在他道德肩头的一副扁担。

外在显示出的不再礼遇诸葛亮,其实是形势逼迫他不得不!再有进封汉中王以后,

身份地位的变化,刘备与诸葛亮已经从主公与谋事变成了君臣,很多原来可以掏心掏肺的话已经不能再肆无忌惮的题,我想这也是刘备后期,诸葛亮很多理念无法得到刘备去接受的原因,一句话:刘备飘了!


历史逗你玩


刘备非常礼遇诸葛亮,对他的建议也有没有采纳的。其实这与两人对共同商定的战略决策《隆中对》实现途径的把握存在分歧有关。但这并不妨碍两人一生肝胆相照,如鱼得水,演绎出被认为是千百年来最完美和谐的君臣关系。

一、隆中决策

1、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曹操击败了刘备,又使计挖墙脚诓走刘备手下著名谋士徐庶,徐庶临走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庶曰:“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刘备非常的心动,求贤若渴。

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三顾茅庐,诚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成就一番事业。诸葛亮感恩刘备知遇之恩,深忧天下黎民疾苦,怀着治国安邦的雄心,在隆中与刘备畅谈天下形势,与刘备商定《隆中对》国策,出山辅佐刘备成就事业。

2、刘备与诸葛亮茅庐定《国策》

诸葛亮和刘备在茅庐畅谈天下形势,分析各方势力及走向,为刘备谋划制定战略方案: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基本上分三部分,就是取荆州,谋益州,图霸业。战略思路清晰,实施路径明确,刘备听后大喜,产生强烈的共鸣。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刘备感动涕零,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自从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以来,抱定“上报国家,下安黎庶”雄心,东拼西杀,年过半百,竟无立锥之地,更无实施抱负的方向和路径,诸葛亮一席话,使他倍感遇到知音。备拜请孔明曰:“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因为《隆中对》让他们的政治纲领有了落实的路径。

纵观刘备和诸葛亮的一生,他们的合作实践都是围绕着实现《隆中对》战略目标展开的,刘备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诸葛亮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安邦定国,救民于水火人生理想。因为《隆中对》让他们的政治纲领有了落实的路径。

二、两人对《隆中对》的把握

刘备与诸葛亮对国策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实现路径的把握上是有分歧的。这可以从刘备没有采纳诸葛亮的两次建议上可以看出。

1、刘备不忍趁乱取荆州

曹操率领大军南征,荆州牧刘琮摄于曹操威势,投降曹操。刘备从新野撤到襄阳之时,诸葛亮劝说刘备趁乱刘琮占据襄阳,取荆州。然而刘备却感恩刘表收留,并且是宗亲不忍心恩将仇报进攻他的幼子,夺取他的基业,因此,刘备拒绝了诸葛亮的建议。

”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 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 ——《三国志·先主传》


却收拢了大量从城中逃出的民众。在逃跑的途中,有人建议舍弃百姓,他却坚决反对。

《先主传》“……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刘备以仁义著天下,践行“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纲领,从桃园结义起,就广施仁义,取信于民,他对城池的得与失并不是很放在心上,他对战略力量的积聚,更看重得民心者得天下。落实到国策上,刘备内心首先关注的是人心,是道德凝聚战略力量,更注重道德软实力的培植和增长,再才是城池。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存。国策固然重要,但不能动摇他的政治纲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这从他和庞统讨论取益州的一段对话也可以看出来。

庞统进言说:“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益州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真能夺取此地,以为根基,当可成就大业。”刘备仍然担心:“如今与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诈,我便忠诚。凡事与他相反,就有可能得民心、有成就。如今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能行吗?”

诸葛亮严格按照国策方针行事,他的建议被拒绝了。这次没有被采纳事实证明刘备是正确的。

2、刘备决意东征伐吴国

公元222年,刘备称帝第二年,决定东征东吴,一是为给关羽报仇,二是为了夺回荆州。在开始酝酿时诸葛亮可能劝阻了,而且还是有效的。怎奈传来张飞被两位部下杀了,并投奔东吴了。一下子前仇旧恨齐聚心头,决然而然决定伐吴。后来夷陵兵败,军事精锐损失殆尽。这次决策涉及国家外交战略,联吴抗曹是《隆中对》既定的必须毫不动摇的战略决策,东吴和蜀国出现决策执行摇摆,东吴是因为鲁肃去世,孙权执行的是实用主义外交策略,刘备虽是赞成联吴抗曹,但后来也逐渐走上实用主义。

正史里面没有记载诸葛亮劝谏的记载。但根据《三国志·蜀书·法正传》记载,刘备大败而归,在白帝城诸葛亮面见刘备。诸葛亮叹息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诸葛一生唯谨慎,看来诸葛亮是劝了,但没有在关键时候据理力争,最后导致了蜀国重大决策失误,自己《隆中对》战略构想的实施计划也打乱了。

后来,诸葛亮主政,又及时修复了外交策略,坚定实施,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综上所述,刘备对诸葛亮的建议时很尊重的,也始终围绕两个人商量的既定路线和方针实施,虽然在实力积聚理念和外交执行上有一些分歧,也付出了惨痛代价,但从二人的整体关系上看,他们是肝胆相照君臣关系。从白帝城托孤,君臣二人的对话就更可以看出彼此的赤诚和忠诚了。诸葛亮辅佐刘备十七年,辅佐刘禅十年,整整二十七年以谋略与忠诚谱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古英名!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事业做决策时一定要围绕战略决策去开展,既要以德凝聚软实力,更要重视硬实力的培树和增长,处理好事业环境对事业发展的关系,切不可意气用事,盲目决策。



晴空远望史


东汉末年,是地主豪强做主的社会,一个割据势力的成功,都是仰仗当地地主豪强的支持,刘表一个外来的人,能够坐稳荆州,就是因为得到荆襄六大望族的支持,当时的社会环境,当地的地主豪强都有自己支持的势力。

刘备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吕布、袁绍等势力,最有成就的就是在陶谦死后,得到陶谦的地盘,可是不久又被曹操打败了,刘备接着投靠了袁绍,袁绍可以说是当时最强的割据势力了,可惜不久官渡之战,袁绍兵败之后就一败再败。

袁绍失败之后,最强的势力就是曹操了,但是刘备被曹操打败过几次,又投靠了曹操的对手,想要接着投靠曹操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刘备看中了在荆州的刘表,于是刘备带着全部的家当,跑到了荆州,刘表也很讲义气,在新野给了刘备一个地盘。

刘备在新野呆了六年,都没有成功,要想成功就要得到当地地主豪强的支持,而当地的豪强是支持刘表的,只要在刘表死后,刘备才有可能得到荆州的地盘,就像徐州的陶谦一样,在刘表没有死,刘备就想着要和荆州的望族打好关系。

这时期有一个人进入了刘备的眼中,就是诸葛亮了,荆襄六大望族,有四大家族与诸葛亮的关系很深,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和刘表都是蔡讽的女婿,而且诸葛亮本人也很有本事,于是刘备就拉拢诸葛亮,三顾茅庐诸葛亮才看上刘备。

在刘表死后,刘备能得到荆州的地盘,主要就是依靠诸葛亮了,曹操号称的百万大军南下,诸葛亮拉上了孙权,周瑜率军在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大军,才保住刘备荆州的地盘。

得到荆州之后,刘备的目标就是益州了,在益州诸葛亮的关系不行了,刘备得到益州,依靠的还是当地的地主豪强,在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后,要巩固政权,所以就要重用当地的人,而且随着刘备的发展,有本事的人越来越多,自然就不可能只听从诸葛亮的。


战国霸王


我的想法与众人不同,我感觉刘备恰好暴露了人之本性。与曹操相比,刘备可称得上“伪君子”,而曹操却是“真小人”,众所周知,读《三国》我们更能体会“不以成败论英雄”的道理。

刘备更善于伪装自己,以至隆中对时,卑躬屈膝请求诸葛亮出山相助,不知道刘备哭了多久,反正“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句评语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三顾茅庐是真的,就连“水镜先生”这种居士都能看出来诸葛亮“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诸葛亮自己难道还算不出自己的命运吗?

刘备没请诸葛亮出山之前,屡战屡败,相反,请出诸葛亮之后屡战屡胜。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顺利夺取荆州,益州,已经完成了当初隆中对最重要的一步。刘备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不安和焦虑日益显著,因为刘备深知诸葛亮善权谋,功高盖主,这也是为什么刘备称帝后越发重视川蜀重臣李严的原因。他想用李严来均衡诸葛亮的权利,这也是作为领导者最最明智的一招。

曹操与刘备不同,曹操有点像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话说当年民间有这么一个人物——许劭,他是当时最有名的鉴赏家和评论家,他常在每个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叫“月旦评”,又叫“汝南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从此进入上层社会,曹操自然也希望得到许劭的好评。但不知是曹操天性太混,还是天机不可泄漏,无论曹操怎样请求,许劭都不肯发话。最后,许劭被曹操逼得没有办法,才冒出这么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自始至终都没有隐藏自己的本性,在杀戮了救命之恩的吕伯奢一家时,对陈宫说出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自私,但却真实的表达了曹操内心的想法。

再看看刘备,出身卑微,一朝得志之后肯定原型毕露。大家可以从刘备被周瑜使计幽禁在江东可知,此时的刘备已经胸无大志,日日歌舞升平,贪图享乐。看此情形,赵云谏言,刘备大怒,刘备竟然连自己的贴身随从赵云都敢打,切实暴露了自己的本性。刘备最后白帝城托孤之时,还严防诸葛亮,不仅让自己的儿子认诸葛亮为“亚父”,还用眼泪叮嘱赵云和李严一定保护阿斗的周全,可以看出来,刘备后期对诸葛亮的猜忌之心绝对非同一般。


心灵飞扬漫天飞


刘备唯一一次不听诸葛亮劝阻的事情,就是伐吴,也因此夷陵大败,托孤白帝城,至于为什么刘备之前三顾茅庐,以礼事示下,到后来,不再听取诸葛亮的意见了,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在刘备称帝后,蜀国战地荆州被偷袭,其二弟关羽被东吴吕蒙砍下头颅带去东吴,其三弟张飞,也因复仇心切,被部下砍下头颅带去了东吴,二弟三弟死因,皆是因为东吴,而刘备于关羽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情同手足,在面对兄弟被害死的时候,十分悲痛,此时的刘备恨透了东吴,执意要为兄弟报仇,并且,世人都知道他们三兄弟的感情,如果不报仇,也会被天下人耻笑,这个时候诸葛亮劝阻刘备以大局为重的时候,刘备自然是反感的,甚至因此冷落了诸葛亮,

2: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想要一统天下,必须要先收复荆州,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并且,刘备的兵力,人力大增,都是从荆州开始的,而其属下的旧部,也有一部分人是荆州的,对于荆州,还是有一定感情的,最重要的是,拥有荆州,方便日后北伐,

3:刘备称帝后,想要树立至高无上的权威,如果再听从臣子的,就会失去权威,再没有称帝之前,可以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但是称帝后就不行了,身份不一样了,当了皇帝,就必须有皇帝的样子,臣子也必须是臣子。

以上几条,是刘备为什么再后来不再听取诸葛亮意见的原因,刘备称帝后,内心开始浮躁,如果当时听取诸葛亮意见,等到时机成熟后再伐吴,也不会有夷陵之败,更不会托孤白帝城,


邸家姑娘


为什么刘备礼遇诸葛亮但是后来却不言听计从?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打仗都是屡战屡败,最后只能在刘表那里暂时躲避。在听到徐庶说到卧龙先生的威名时,不惜三顾茅庐,隆中对中听诸葛亮为他画的远大谋略,再加上后来博望坡军事初用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等著名战争,让刘备感受到了诸葛亮功高盖主,后来转用凤雏军师,让诸葛亮待在荆州,让凤雏先生跟着他,一方面想分化诸葛亮功劳,一方面肯定诸葛亮是守城的不二人选。

后来刘备称帝,也是巧用蜀中人才,分化诸葛亮,也是对诸葛亮的一种忌惮。




123好电影


壹零壹肆来回答。

前言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刘备并非《三国演义》所述,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能让刘备言听计从的是法正。

据《法正传》,刘备兵败猇亭之后,诸葛亮曾长叹一声说:“如果法孝直在,就不会这样了。他一定能阻止皇上,不让皇上东征。就算东征,也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啊!”言外之意也很清楚:第一,刘备只听法正的。如果法正反对,刘备就不会伐吴。第二,法正不在了,刘备就谁的话也不听,包括他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只能叫“相敬如宾”,对法正才是“言听计从”。

不过,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确实发生了变化。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在赤壁之战前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但是,赤壁之战后这种关系就发生了变化。

为何会有如此变化呢?

恐怕的是两人的政治理念发生了冲突。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政治家有理想,政客只有利益。诸葛亮是有理想的,这理想就是“复兴汉室”。这个理想,贯穿了他的一生。刘备有没有理想呢?原先或许是有的,但后来忘记了。忘记的时间大概是在得到了荆州和益州之后,这个时候,刘备就只有利益没有理想了,这才不伐魏而伐吴。

刘备忘记了自己的理想,而诸葛亮没忘。这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变化,这种微妙的变化谁都不能说出来。刘备要装着没忘的样子,诸葛亮也不能戳穿或者提醒。于是,诸葛亮埋头苦干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刘备则依靠法正去攫取更多的利益。


壹零壹肆


你见过哪个老板对员工言听计从的?

这个问题本质是个权力和威望的问题,看了下问题,应该是以《三国演义》来提问的,我们这里就也拿演义来举例,我是刘备,是个编草鞋的,其实这只是我表面的身份,我真正的身份是个贵族,中山靖王之后,一天我遇到一个卖枣的逃犯还有个卖肉的有钱人,不打不相识三人结拜成了异性兄弟,举兵起义,随后镇压黄巾被看不起了,之后我发现是我太弱了,我就去抱大腿了,这么多年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这些都曾经是我的老板,话说着陶谦和刘表是真仗义,直接把徐州和荆州给我了,我也有自己的地盘了。

欸呀呀不好,官渡之战没打得过曹操,我的谋士徐庶也被他坑走了,怎么搞?我没军师了,对了,徐庶走之前说”诸葛亮这个人不错,干活勤快收费还不高,就是住的有点儿偏“,来来来,二弟三弟,随我去请我们的新军师过来,走了很久终于到了,结果。。。被拒绝了,是没送礼的关系吗?不行,对待大师怎么能谈钱这么庸俗的事情,好吧,我是个穷比,俗话说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有耐心,我不信请不过来,终于在第三次去的时候把”亲爱的“给带回家了。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赤壁之战、取荆州、收服马猛超、汉水之战...我去,这军师好生凶猛,这么多年没打过的游戏关卡都打过了,真厉害,我打

.AABB

。.”不行,你不能这么打,你得这样打“诸葛亮在一边说,我说好的好的,诸葛亮直接推开了我,把游戏机抢了过去,对着我说“看着,你得这样打”,我说“军师这么厉害为什么不自己买个游戏机呢?”诸葛亮笑着说“既然别人的游戏机我能说玩就玩,和我买的有什么区别呢?”我一想不对啊,直接一脚踢了过去,说“欸呀,军师你怎么摔倒了,诶呀,游戏机怎么飞到我自己手里了!”

之后诸葛亮再借我的游戏机我有时会给他玩有时却不会,我想让他明白的是游戏机是我买的,我给你玩你才能玩,我不给你玩你就不能玩。

好的,例子已经说完了,虽然有些荒诞却大致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