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他們能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

以色列擁有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之所以能如此,主要是因為他們有著堅定而富有遠見的教育理念。

為什麼他們能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

自古就重視教育尊重知識的猶太人,早就認識到教育直接維繫著民族、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公元前十世紀,所羅門王修建耶路撒冷聖殿的同時創辦了最早的一座學校。公元一世紀,羅馬軍團殺進耶路撒冷城,作為猶太人智慧與權威化身的三大拉比(教師)之一的哈南,不顧自己的安危闖過羅馬軍團防線去與對方的統帥面談,從而沉著機智地保住了一所小小的學校。在哈南看來,只要學校在,猶太民族就不會滅亡,因為它是民族生存的火種。猶太人認為教師才是民族真正的守護者,而不是手執武器的軍隊。

為什麼他們能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

基於這樣的理念,長期居無定所的猶太人在一地站穩腳跟之後,很快就著手創辦學校,1919年,猶太人與阿拉伯人正處於日趨激烈的衝突中,希伯萊大學便在隆隆炮火聲中奠基興建。二十世紀30 年代,在納粹德國滅猶的浪潮中,約有3萬猶太人逃至上海,生活稍稍安頓後,在著名的猶太財團嘉道理家族的慷慨襄助下,開始有120名猶太人的孩子送進了上海的猶太學堂。後因難民兒童日見增多,上海的猶太社團又辦起了“上海猶太青年學校”等多所難童學校。

由於深刻認識到教育是強國之道、民族之脈,以色列建國後對辦教育的熱情非常高漲,猶太家庭無論怎樣貧窮,讓孩子接受教育都是頭等大事,以色列教育經費在國民預算中所佔比例之高,能與之相比的國家並不多,據統計,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以色列教育經費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一直沒有低於8%,其中90年代還達到了10%以上,僅次於國防開支。1995年佩雷斯政府還宣佈根據本國實際,把國防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降至9%,將節約出來的資金主要用於教育和科技工業。海外猶太富商捐資支持以色列發展教育也十分慷慨,以色列大學裡的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等許多設施都是由海外猶太富商捐贈的。特拉維夫大學在1990年至1995 年間共籌得資金上億美元,其中85%來自海外捐贈。以色列建國後,議會最早通過的一個法律就是《義務教育法》,隨後又陸續頒佈了《國家教育法》《高等教育委員會法》《學校審查法》《特殊教育法》《延長學時及豐富學習內容法》等一系列法律,通過立法手段保障教育事業的發展。在以色列,教育部長是一個非常光榮體面的職位,可以為猶太民族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以色列第三任總統夏扎爾就曾任過教育部長,第五任總統納馮卸任後再次擔任教育部長,第四位總統卡齊爾卸任後則回到魏慈曼科學院和特拉維夫大學從事科研和教育工作。有的教育部長擔任過副總理、外交部長,有的則是世界著名的考古學家。

教師在猶太人眼裡比國王更偉大,比父親更重要,因為“父母只是把孩子帶入今世,而教師則把他帶入來世的生活”。在猶太家庭中,有了議員、部長、將軍並不覺得榮耀,要是有了博士、教授那才感到光榮。猶太民族流傳著一句格言:為了女兒嫁給學者,即使變賣一切家當也值得;為了娶學者的女兒為妻,縱然付出所有的財產也在所不惜。在他們的家庭裡,可以沒有高檔傢俱,但不能沒有書櫥書架,且書櫥必須放在床頭,決不能放在床尾,否則就被視為對書籍的褻瀆。猶太民族從不焚書,即使是攻擊猶太人的書,他們不看,但不許毀壞,故猶太人又有“書香民族”之稱。

堅定而富有遠見的教育理念造就了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如今猶太人已建立起教書(不光是應試)與育人並重的完整教育體系,從兒童早期教育到高等教育配套成龍。以色列的總人口中有1/3是學生,僅在校大學生人數就佔總人口的2%以上,每10萬人口中的大學生人數達到了2769人,這一比例僅低於美國和加拿大,比歐洲一些國家都高。1997年時,以色列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勞動力約48萬人,佔勞動力總數的30%,其中獲理工科學位的佔60%左右。另一項統計資料表明,在以色列勞動人口中,還有25%的人口是科技專業人員,名列全球之首。有“以色列的麻省理工學院”之稱的以色列理工學院,在校學生就有7萬多人,每年都有數千名優秀畢業生進入科研隊伍,從事高科技研發。高水準的教育使猶太民族人才輩出,精英迭現,僅佔世界總人口0.3%的猶太人,從1901 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到 2001 年的一百年間,獲此殊榮的猶太人或猶太人血統者就有138人,佔此間獲獎總人數(680人)的20%左右。猶太人獲獎者分佈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醫學、文學、經濟學等多個領域,其中經濟學、醫學兩個獎項的獲獎者中,猶太學者便佔了1/3左右。而如今世界上最富有的企業家中,猶太人佔了近一半。

猶太人十分重視讓後代讀懂本民族的歷史,猶太民族歷盡劫難。然而磨難本身也是民族的財富,也煉就了堅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猶太民族不僅沒有喪失民族信心,而且增強了民族凝聚力。為了民族振興,必須讓後代深刻了解過去,只有如此才能使他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現在,更奮發圖強地去創造美好的未來。1948 年以色列國剛宣告成立時,教育部只有部長和秘書兩人,教育部長蓋爾提出:“要建立一個歷史博物館,讓孩子們知道三千年前聖殿被羅馬人毀掉的悲劇,讓他們知道二戰中猶太人被屠殺的事實,知道毒氣室、骷髏、鮮血和希特勒。”

孩子的童年決定他們的終生,所以猶太人還非常注意對孩子進行律法教育,以色列要求每個兒童包括女孩從小就得接受這方面的教育。律法教育不僅是為了培養對上帝的敬畏,還包括倫理、民法等內容。有“猶太人的智慧基因庫”之稱的《塔木德》明確規定,孩子小學畢業後就要進律法學校學習,目的是為了把他們培養成“法律之子”或“模範子民”,由於從小就強化遵紀守法的意識,因此猶太人深知守信是最有遠見的“理性算計”,非常重視立約守約,並將此高度神聖化。儘管他們是一個“愛錢的民族”,卻恪守“君子愛財,取得有道”的準則,在經濟活動中強調道德和善行,堅持遵守契約,誠實為人。談判過程中可以千方百計地討價還價,而一旦契約簽下就一定要履行,即使有再大的困難和風險都由自己承擔,違約者一定要追究責任,毫不客氣地要求他們賠償。猶太商人因此獲得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

猶太教育不僅重視知識,更重視智力開發,不是叫孩子讀死書、死讀書,而是鼓勵他們大膽獨立思考,善於觸類旁通,增強創新能力。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既接受大人的教誨,又可以跟大人交談討論以至爭論,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故又有“三個猶太人四種意見”之說。在獨立思考、銳意創新上,猶太人認為“與其超過別人,不如超越自己”,只有這樣才不會因一時懈怠或暫時成功而失去不斷進取的動力。超越自己更加不易,道理很簡單,學習和事業的最大敵人就是驕傲自大,能超越自我就能更好地超越他人,《塔木德》中如是說:“能超越他人的人,不能算是真正優秀的人;能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優秀的人。”

為什麼他們能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

為什麼他們能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

成功的教育帶來了民族復興,當今的以色列,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中,國土面積僅排在144位,人口總數僅排在第100位,以色列狹小的國土有2/3是沙漠。然而在一個世紀之後,在這塊別人認為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土地上,以色列卻創造出了令人歎服的奇蹟,沼澤地改造成平整的良田和果園,裸露的山崗變得鬱鬱蔥蔥,荒涼的沙漠出現了生機勃勃的綠洲,成了“流著奶和蜜的沃土”。1950年至1990年,以色列國民生產總值翻了30多倍,1996年人均國民產值超過西班牙、葡萄牙,與英國、意大利、德國、荷蘭、法國、瑞典等國也沒有太大差距。1997年,以色列已擁有3000多家高科技公司,有“世界硅谷”的美稱,高科技在以色列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已達30%左右,其能源替代技術、太陽能和核能技術在世界上有口皆碑。以色列的電子工業發展也很迅速,伽馬影像診斷儀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還有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等等。以色列的軍事工業也十分發達,已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能自行研製先進噴氣戰鬥機、精確制導導彈和人造衛星的國家之一。由此可見,教育已成為猶太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石,使這個人口少、資源奇缺的國家能在屢遭劫難後再次崛起,並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