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运用中医药参与救治防控新冠肺炎积极有效


海淀区运用中医药参与救治防控新冠肺炎积极有效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医药的作用和优势逐渐显现,国家和北京市均非常重视中西医结合救治防控工作。海淀区卫生健康委迅速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同时结合区情积极拓展相关工作,统筹区域中医药资源,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定点医院、集中医学观察点、发热门诊、居家隔离点和社区等疫情防治全链条各环节的积极作用和优势。

海淀区运用中医药参与救治防控新冠肺炎积极有效


海淀区运用中医药参与救治防控新冠肺炎积极有效

区级专家组到海淀医院督导,张寰主任带队

一、大力推进中医药在定点医院救治中的深度介入

海淀区将定点医院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纳入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重要内容,狠抓落实,切实建立中西医双组长、双查房工作机制和“三类三步骤”救治机制,大力推动中医医师进入一线病房,强化中医药救治作用。

在区级定点医院海淀医院,一个中医一个西医,两名大夫到床边双查房。在院患者100%实现中医辨证施治,服用中药汤药。医院建立“新冠肺炎云病房”,岳美中之女、首都国医名师岳沛芬主任领衔院级中医专家组,通过云病房对在院患者密切随诊,并教会患者中医健身功法,帮助其恢复。医院还保证提供24小时中药供给,患者最快1小时内即可用上汤药。同时,区级中医专家组已于2月初第一时间启动对海淀医院患者的远程会诊,目前每周2次定期开展会诊,为中医疗效发挥保驾护航。

据观察,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发热、乏力、咳嗽、咽痛、腹泻或便秘等临床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较用中药前变化明显,部分患者的胸部CT等检查也提示炎症吸收加快,病灶缩小明显。

海淀区运用中医药参与救治防控新冠肺炎积极有效

二、探索推动中医药在发热门诊的作用发挥

海淀区在发热门诊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优势,早期干预,截断扭转,防止病情加重。一是组织区级中医专家组研究制定了针对当前发热人群共性的一个普适性强的方子——荆柴败毒散,作为区级推荐用方,推荐各发热门诊应用;二是对于发热患者常见兼症进行分析,对常用中成药的使用进行了细化,形成中成药使用指南,引导发热门诊第一时间能辨证合理使用中成药,加强疗效。三是明确要求发热门诊对留观患者在发病早期介入中医药。航天中心医院将中医专家会诊纳入发热门诊常规处置流程,第一时间由中医专家介入,辨证使用中药汤药。凡接受中药汤剂治疗的患者,发热症状均得到快速缓解。

三、积极开展中医药对集中医学观察中心密接人群的早期介入

海淀区将关口前移,积极开展对集中医学观察中心密接人群的早期介入干预。一是

在人员入住的同时发放中医预防用药,达到密接人群全覆盖,积极预防感染;二是派驻中医师进入观察中心,为留观人员提供中医药服务咨询和科普宣传;三是通过区级中医专家组远程会诊,为出现不适症状的留观人员尽早提供中医药治疗。至今已先后为出现不时症状的4名留观人员提供远程会诊,症状均明显减轻;四是发放《给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的一封信》、《新冠肺炎中医防治20问》、《漫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等中医宣传材料、科普书籍,通过“健康海淀”、“海淀创卫”定期发布中医药抗疫相关科普知识,让留观人员在观察期间了解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健康素养,积极预防疾病。目前,海淀区的区级集中医学观察中心已成为有中医特色的观察点。

海淀区运用中医药参与救治防控新冠肺炎积极有效


海淀区运用中医药参与救治防控新冠肺炎积极有效


四、主动开展社区和重点人群的中医药预防用药工作

我区组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社区中医药防控工作,针对居家隔离密接人群、湖北、外地抵京人群、机构就诊人群、周边社区及功能社区免费投放中药预防用药,同时积极宣传中医抗疫科普知识。截止2020年2月22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防治知识宣传覆盖共计达82万余人。

五、组建强大的区级中医专家组提供专业支持

在抗击新冠肺炎中,海淀区推动中西医协同作战,离不开区级中医专家组的大力支持。1月31日,依托“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海淀区医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组建首批海淀区新冠肺炎防治中医专家组。2月12日,面向辖区中医医疗机构再次扩充中医专家组队伍,建第二批海淀区新冠肺炎防治中医专家组,其中临床救治专家16人,科普宣传专家20人,除了公立中医机构,同时吸纳了大诚中医、孔医堂等社会办医中医机构的知名专家。两批专家共计56人,其中医疗救治组36人,在区医疗救治综合专家组中占一半以上,真正做到了中西医并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