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青小说《结婚十年》:“我的人生,从丈夫打了一巴掌开始”

说到民国时期的女作家,人们大多会一下子想到张爱玲、萧红、冰心等,而张爱玲的闺蜜一一苏青,却很少有人提及。苏青因为自己的问题,如同一颗流星,在浩翰无垠的天空掠过。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苏青与张爱玲齐名,被称为“孤岛时期荒芜文坛上并列的奇葩”。

张爱玲曾说:“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

当代作家王安忆说过:“倘若能看清苏青,大约便可认识上海的女性市民。”

浅析苏青小说《结婚十年》:“我的人生,从丈夫打了一巴掌开始”


那么,苏青到底是怎样一位女子?我一直很好奇,有着贵族血统、清高的张爱玲居然和她是最好的朋友,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资料,看到了她的一张年轻时候的黑白照片,原来是个美人,清丽脱俗,非常耐看。“自古红颜多薄命”,苏青也不能例外,一生命运多舛,她18岁结婚,28岁离婚,独自谋生,带大3个孩子,不免让人嘘吁。

01

苏青,1914年生,原名冯和仪,浙江宁波人,出身书香门第。她父亲是当年庚子赔款的一个留学生,回国后在上海的银行谋事。苏青从小和母亲一起随着父亲在上海生活,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中学时,她就被人称为“天才的文艺女神”。她立志做一名外交官,1933年她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外语系,后因结婚而辍学。

苏青本意婚后做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却因经济问题夫妻失和,一次,她向丈夫索取家用,发生激烈争吵,还被丈夫打了一耳光,这耳光打醒了她,把她“打”上了写作的道路。四十年代初,与丈夫正式分道扬镳,没有了依靠,她为了养活3个孩子,卖文为生,先后创办杂志,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此时正值日据时代,被时任上海市长的陈公博看上,担任了短暂的官职,抗战胜利后,被戴上“文化汉奸"的帽子,解放后,也不得志,特别是文革期间因历史问题被捕入狱,出狱后,在贫病煎熬下吐血而死,享年69岁。

苏青的晚年何其不幸,在同时代的女作家里也是罕见的。张爱玲说苏青是乱世里的盛世的人,我觉得她前期出身在一个良好的家庭里,可惜婚姻不幸,丈夫自私软弱,不负责任,原来和公婆一起生活,不用自己开销,丈夫的这些毛病没显现出来,倘若一直做大家庭里的大少爷,倒也没事,问题就出在小家庭到上海单过后,丈夫辞去教职,后来出来做律师开始,事业不顺,又出轨,十年婚姻才走到了尽头……

浅析苏青小说《结婚十年》:“我的人生,从丈夫打了一巴掌开始”


苏青和张爱玲同为作家,都是远离主流文学,不同于张爱玲的是,苏青只写身边的事,谈女人,谈婚姻,谈孩子,谈生活琐事,谈对物质生活的喜爱。苏青仿佛就在你我身边,她的苦、乐、琐碎、儿女情长,似乎发生在我们身上一样。亲切如故人,原来你也在这里。

02

《结婚十年》是苏青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里面随处可见她与命运的较量。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但总能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一条出路,她是世俗的。她不是彻底的女权主义者。

浅析苏青小说《结婚十年》:“我的人生,从丈夫打了一巴掌开始”


女权主义:又称女性主义,妇女解放,性别平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权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非常理想化的一句话,现实如此吗?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父权夫权思想根深蒂固,就算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老一辈的人,更不必说民国时期了,新旧思想剧烈碰撞,“五四”运动开新文化风气,但人都是旧式的人,好比旧瓶装着新东西,总归有点不伦不类的,苏青也不能例外,尽管她接受了新式教育,但骨子里还是认同传统思想的。苏青悟到“女人的力量只能及于爱她的人身上,假如那人不爱她了,眼泪只惹人憎厌,笑容也是使人难受。

我想到我当年出嫁后,起先住在公婆的房子里,下班我们回到家,有时老公和我一起做点家务,我婆婆就跟我说:

“我们家男人在家都是不干活的,这些是女人干的。”

我当场听了很生气,凭什么两人都上班挣钱,回家家务要女人全包?男人在家就做老爷?但是我没有吭声,因为我知道跟婆婆说了也没用,几十年的老思想了,你让她改,不是笑话吗?婆婆这代人,男人在外面赚钱养家,女人就在家里相夫教子,什么都干,男人回家就是等着女人侍候的,只要老酒一杯坐等吃喝就好了。

时代不同了,现如今中国女性同男性一样在外面打拼,凭什么家里的事情全是女人一个人干的呢?肯定不是,这种情况直到我们自己买房,跟公婆分开住后,才改变过来。现在我家老公下班后买菜做饭什么都干,两人经常一起在厨房忙碌,家务分工合作,男女平等,蛮和谐。当然我不是鼓吹女权主义,但是良好的婚姻,男女地位对等非常有必要。

浅析苏青小说《结婚十年》:“我的人生,从丈夫打了一巴掌开始”


03

十年婚姻,最终劳燕纷飞。小说中的苏怀青(即苏青本人)与徐崇贤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虽了解不深,但也有过一段甜蜜的婚姻期,小夫妻俩新婚燕尔,琴瑟合鸣,偶尔生个气,拌拌嘴,都只是闺房情趣。

然而婚姻的实质是什么?你真的是嫁给一个人吗?非也,女人只身离开原生家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实际上你是嫁给另一个家,这个家的老老少少,三姑六婆,你都要面对。先了解一下婚姻的定义:

从社会学角度来,婚姻,泛指社会中,男性和女性之间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一方到另一方家落户成亲。形成人际间亲属关系的社会结合。这种结合受身边家人和朋友的祝福和支持,社会和法律的认可。

由此可见,婚姻根本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你一个人和他全家的事,怀青不喜欢崇贤妹妹,她的小姑子杏英,以至一开始就姑嫂失和,凭着女人的第六感,怀青还怀疑崇贤与外婆家的寡嫂瑞英暧昧不清。她与杏英的恶劣关系,我觉得怀青也有很大问题,杏英长相丑陋,但这是她的错吗?何至于怀青如此对待,直接嫌弃还表露出来,这不是刻薄、任性吗?这是你对待夫家家人的正确方式吗?难怪后来一次吵架,杏英骂她是“狐狸精。”与小姑的恶劣关系,如鲠在喉,怀青很长时间挥之不去。

刚结婚,怀青去做小学教员,工作不开心,公婆说回家吧,她就留在家里做起了少奶奶。后来与杏英吵翻,公公让他们小夫妻俩一起去上海。脱离大家庭后,俩口子过起了小日子,怀青对未来很是憧憬,这种想法看来还是太单纯了。不过年轻女子谁不是一开始就对婚姻充满无限遐想的,能和丈夫两人世界,没有旁人,谁不满心欢喜。

跟怀青当年不同的是,他们还有个老妈子跟着,当今时代,除非身家千万亿万,放眼普通人家,谁家有佣人侍候?不是不想要,根本用不起。民国时期,鲁迅在教育部任佥事,月收入三四百个大洋,而佣人的薪水一般二、三个大洋,谁家给五个大洋就是高工资了。可如今呢?就我们沿海发达地区来说,月嫂一万一月,护工五千一月,保姆四五千一月,而我们的工资呢,一个月也就四五千,不对比不知道,所以我们现在普罗大众家的女人是不是更苦逼,白天上班挣钱一分不能少,否则丈夫、夫家人都嫌弃,回家家务一大堆,侍候小孩,丈夫,三头六臂,忙得像个陀螺,谁来帮忙?日子还要一天一天过。

浅析苏青小说《结婚十年》:“我的人生,从丈夫打了一巴掌开始”

04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怀青婚后几年里一连生了4个女儿,婆家心心念念的男孙梦,一次次落空,崇贤的脸色也好不了,后来终于有了儿子,终算了了心愿。这种情况只有生女儿的女人才能感同身受,21世纪了,这种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还在,我同事当年在产房生孩子,公婆在外面一听说生的是女孩,立马变脸跑回家了,你说生气不生气?

上海的小日子并不顺利,怀青不善家务,崇贤嫌教员薪水低,换到一家银行做,后来又出来自己开业做律师,家里一应开销,创业经营什么都要大把银子,日子过得紧巴巴,崇贤事业没有起色,她想写点文章,补贴家用,崇贤不允,他自己又不好意思向老父开口要钱。

怀青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天下男人犯的错”在崇贤身上重演了,以前与寡嫂不清不楚,现在居然出轨了怀青的好友一一丽英,丽英怀了孕,崇贤不肯断,也不愿离婚,丽英后来打了胎远离了上海。

有一次怀青跟他讨要家用,不料他却发大火:

“你也是个读书人。你怎么不去挣钱?”

一耳光打醒了怀青,她终于蟠然醒悟,坚决离婚。有人说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确实如此,还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见仁见智。爱情是风花雪月,眼里都是完美的,是浪漫;婚姻是柴米油盐,是鸡毛蒜皮,哪有什么浪漫可言?还有来自外界的侵袭,当爱情的新鲜期一过,浓情褪去,还剩下多少爱?生活的考验,复杂的人情,感情的维系,种种种种,风吹雨打,怀青的婚姻也不能幸免。

浅析苏青小说《结婚十年》:“我的人生,从丈夫打了一巴掌开始”


05

一个弱女子,供养3个孩子,前夫一分钱也不给,还要接济家乡的母亲,个中艰辛可想而知。怀青唯一能做的是写文章,一个知识女性,在偌大的上海滩,她还能想到做什么挣到钱?

谈到写作,苏青说:“说我所要说的话,写我所要写的故事,说出了写出了死也甘心。我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痛快地写,一字一句,说出女人的痛苦,有时常恨所有的形容字眼不够应用。”

1943年,苏青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结婚十年》在《风雨谈》杂志连载,受到当时上海普通市民的热烈追捧。后来,苏青把它结集出版,人们争相购买,盛况空前,这本书一共印了36版,可谓是创造了当时出版行业的一个奇迹。正是因为《结婚十年》,她才与另一上海的女作家张爱玲并列齐名。

苏青的文字朴实无华,充满宽容和悲悯,及对生活的敏锐和智慧,这是真正的打动人心之处。她的文笔妩媚可爱,不乏天真,文风清冽、犀利,引人入胜。

这位天才的文艺女神,她写的人和事绝不是真空发生的,凭空联想的,一丝丝的隐隐的烟火气扑鼻而来,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都有。生活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生活的一面镜子,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文化,是鲜活的,最能让人共鸣的。所以,《结婚十年》的成功并非偶然,爱情与婚姻,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兜兜转转,百转千回,切中了读者的内心,开了花结了果。她仿佛不是写她自己,这个人就在我周围,随处可见,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不是虚无的高大上,不是刻意自带主角光环,也不是女主一路打怪升级的人设,而是真实的,接地气的,现实生活的反映。“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真实最能打动人心。

浅析苏青小说《结婚十年》:“我的人生,从丈夫打了一巴掌开始”

06

离婚后的苏青也想过再婚,每每想到3个孩子,只能放弃,从这点来说我是佩服她的。不过她也感慨没有一个男人可以让她依靠。她说:“

女子的爱情成功了用不着事业,事业成功后更得不到爱情。”她周围慕名而来的男人不少,但有谁能有勇气娶一个离过婚带3娃的女强人?苏青没有碰到这样的男人。“谋生又谋爱”,哪能这么容易?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都是残酷的现实生活给逼。苏青如果没有这样的遭遇,说不定当年一直做着悠闲的少奶奶,奴仆小心侍候着,十指不沾阳春水,岁月就这么静好过下去了。这样的话,灿若星空的文坛就少了她了。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我想文人苏青终究不会永远淹没在故纸堆中。纵然文学史没有她的一席之地,却在像我这样的读者心中开花结果。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如何在金钱、事业、爱情、婚姻几者之间选择、平衡,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一个难题?苏青,留给我们后人有哪些启迪呢?

我觉得有下面三点:

  • ①女子不要轻易离婚,特别是有了孩子后。一个带着孩子的离婚妇女,再婚不易。如果没有经济能力,没工作,只会坐吃山空;有工作,怎么照顾孩子?都是问题。
  • ②女子一定要经济独立,未雨稠缪,赚多赚少没关系,可以细水长流。如果到了丈夫完全不能尊重你,不得不离时,你可以不至于如天塌一般,不知所措,这是女人的底气。
  • ③好好经营婚姻,珍惜眼前人。既然嫁了人,就不是小孩子,不能像未婚女孩一样行事任性,要对家人宽容,有容人之心,不无故猜忌,幸福的婚姻需要双方好好经营。


浅析苏青小说《结婚十年》:“我的人生,从丈夫打了一巴掌开始”


结语:

罗曼罗兰说过: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苏青,这个有能力有勇气的女作家,她的《结婚十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一下子想不出说什么了。愿天下所有的女子都能觅得良人,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

爱生活,更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