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收入大增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為什麼?——2018年財政系列報告之二

稅收收入大增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為什麼?——2018年財政系列報告之二

結論或投資建議:

稅收收入大增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主因流轉稅大幅增長。基於收入法GDP,我們很容易理解稅收收入從根本上取決於名義GDP。與直觀感受不同,1-4月稅收收入同比大幅增長,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通過拆分,我們發現1-4月稅收收入大增主因流轉稅大幅增長,特別是消費稅和 “增值稅+營業稅”的大幅增長。

消費稅高增與應稅消費品銷量良好有關,而增值稅收入提升或與稅基擴大有關。國內消費稅的應稅項目共計14類貨物,其中菸酒、金銀珠寶、化妝品、石油及製品和汽車的零售額在2018年一季度表現良好。我們以上市公司為例,估算了增值稅的稅基,並發現2018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增值稅稅基較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大幅增長,這或能部分解釋增值稅高增。

全年稅收收入按預算完成,增速前高後低。由於地方與中央稅務機關的博弈,我們更傾向於認為稅收收入將按照預算完成,超額完成的概率不大。節奏上看,因二季度PPI上行,名義GDP增速平穩,二季度稅收收入基本平穩。伴隨著降低增值稅和降低關稅政策的實施,在保證全年預算目標完成基礎上,下半年稅收收入增速有所回落。

宏觀稅負增加,降稅減負政策有望加快落地,將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若簡單地將“稅收收入/GDP”當作狹義的宏觀稅負,我們發現,2012年以來我國宏觀稅負緩慢下行。而2018年一季度因消費稅和增值稅等流轉稅收入大幅增加,稅負比重較往年一季度有所提升。補創新短板,關鍵在於激發企業活力。加大降低企業稅負力度,特別是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有助於降低創業創新成本,增強小微企業發展動力,促進就業,有助於穩定經濟發展。

1.稅收收入大增,主因流轉稅增長

基於收入法GDP角度,我們很容易理解稅收收入從根本上取決於名義GDP。根據實證模型,我們確實發現,GDP與稅收收入顯著正相關,且相關係數約為0.9。

今年以來稅收收入同比大幅增長,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1-4月稅收收入累計同比增長16.6%,雖較一季度17.3%略有回落,但高於2017年同期增速11.8%和全年增速10.7%;而一季度名義GDP同比增長10.2%,低於2017年同期增速11.7%和全年增速11.1%。GDP和稅收收入增速發生背離,為什麼?

稅收收入大增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為什麼?——2018年財政系列報告之二

根據稅收負擔的最終歸宿,我們將財政稅收分為直接稅、間接稅。按分稅種收入佔比來看,前五大稅種(佔比87.7%)中,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屬於所得稅(直接稅),增值稅和消費稅屬於流轉稅(間接稅)。

稅收收入大增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為什麼?——2018年財政系列報告之二

1-4月稅收收入大增主因流轉稅大幅增長。按照上述標準劃分,我們將稅收收入分為三類:所得稅(佔比30.5%)、流轉稅[注1](佔比53.1%)、其他稅(佔比16.4%)。觀察發現,2018年1-4月稅收收入大增主因流轉稅大幅增長。2018年1-4月流轉稅增長19.8%,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別增長13.3個百分點和10.6個百分點。

將流轉稅進一步拆分,且為剔除營改增的影響,我們將增值稅和營業稅兩項合併,將流轉稅分為“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進出口相關稅。觀察發現,2018年以來,消費稅和 “增值稅+營業稅”均大幅增長。

稅收收入大增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為什麼?——2018年財政系列報告之二

一季度多項消費稅應稅消費品銷售良好。目前國內消費稅的應稅消費品共14類貨物,其中菸酒、金銀珠寶、化妝品、石油及製品和汽車的零售額在2018年一季度表現良好,累計同比處於高位。多種酒類消費品產量的增速有所提升,其中白酒保持較高增速。

稅收收入大增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為什麼?——2018年財政系列報告之二

增值稅收入提升或與稅基擴大有關。以剔除了金融企業的全部A股為樣本[注2] ,根據合理的會計原則,我們估算了增值稅的稅基。研究發現,2018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增值稅稅基較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大幅增長。我們假設這一規律在非上市公司中也同樣成立,則增值稅增長與一季度增值稅稅基增加有關。這也可以理解,雖然名義GDP增速下行,但仍保持較高水平,因此稅基的擴大帶來了增值稅收入的增加。

稅收收入大增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為什麼?——2018年財政系列報告之二

2.全年稅收收入按預算完成,增速前高後低

我國財政稅收徵收體系是自上而下進行,即中央根據預估的GDP增速確定稅收收入,並根據地區上年徵收情況,逐級下發指標。從地方和中央博弈的角度,地方稅務局因考慮未來指標的完成壓力,不傾向超額完成目標。

稅收收入呈現明顯月度性。對比2012年以來,稅收收入的實際完成額和年初預算值,我們發現除2015年實際完成額略低於預算值,其他年份稅收收入實際完成額略高於或持平於年初預算值。而分月份來看,每年1月、4-7月、10月,稅收收入明顯增長,且呈現明顯的“月度性”。

稅收收入大增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為什麼?——2018年財政系列報告之二

分別看“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依舊滿足稅收收入完成額基本同於年初預算值和月度性規律。

分開看“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我們仍然發現類似規律,即稅收收入完成額基本同於年初預算值。但由於只需保證整體稅收完成指標,不同稅種間完成額與預算值的出入方向可能稍有不同。分月份看,“增值稅+營業稅”在1月、4月、6月、10月、12月收入較高,呈現明顯月度性;消費稅則除了2月份較高,全年較為平穩。2017年“增值稅+營業稅”和消費稅很有意思,12月“增值稅+營業稅”數值較低,10-12月消費稅收入直線下降,而全年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和消費稅恰好平齊預算,似乎印證此前提出的,即使地方稅務機構有能力超額完成預算,由於地方與中央稅務機關的博弈,地方傾向於按預算完成。我們更傾向於假設今年稅收收入將按照預算完成,超額完成的概率不大。

稅收收入大增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為什麼?——2018年財政系列報告之二

稅收收入大增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為什麼?——2018年財政系列報告之二

稅收收入增速前高後低。節奏上看,因二季度PPI上行,名義GDP增速平穩,二季度稅收收入增速基本穩定,稅收收入數量佔比略高一季度。伴隨著降低增值稅和降低關稅政策的實施,在保證全年預算目標完成基礎上,下半年稅收收入增速有所回落。

3.補短板要從降低宏觀稅負入手

若簡單地將“稅收收入/GDP”當作狹義的宏觀稅負,我們發現2012年以來我國宏觀稅負緩慢下行。而2018年一季度因消費稅和增值稅等流轉稅收入大幅增加,稅負比重較往年一季度有所提升。

稅收收入大增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為什麼?——2018年財政系列報告之二

多項降稅政策加速落地。若稅收收入增速長期大幅度高於GDP增速,帶來社會財富在政府、企業、居民的分配失衡,不利於社會發展。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繼續提及減稅政策,預計“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 3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5月1日起將17%和11%兩檔增值稅稅率分別下調1個百分點等三項深化增值稅改革措施;4月25日,總理李克強在國常會上決定再推出7項減稅措施,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4月28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重點組織部署30項任務,全面涵蓋降低實體企業稅費負擔、融資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9方面內容。5月30日,國常會決定, 自7月1日起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注3]等進口關稅。此外,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有望加快出臺。3月7日,財政部部長肖捷在記者會上表示,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設計和論證中。

補創新短板,要從降低宏觀稅負入手。供給側改革“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中,如果說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是在做“剪減法”,則補短板是在做“加法”。創新仍然是我國實體經濟的最大短板,主要表現有基礎研究弱、核心和關鍵技術不足、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和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補創新短板,關鍵在於激發企業活力。加大降低企業稅負力度,特別是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有助於降低創業創新成本,增強小微企業發展動力,促進就業,有助於穩定經濟發展。

[注1]: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關稅等。

[注2]:同樣剔除了數據缺失或數據不合理的公司。

[注3]:將服裝鞋帽、廚房和體育健身用品等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15.9%降至7.1%;將洗衣機、冰箱等家用電器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20.5%降至8%;將養殖類、捕撈類水產品和礦泉水等加工食品進口關稅平均稅率從15.2%降至6.9%;將洗滌用品和護膚、美髮等化妝品及部分醫藥健康類產品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8.4%降至2.9%。

相關研究:

1. 關於政府赤字率和債務率的幾種計算方法比較——財政系列報告之一

稅收收入大增與名義GDP增速下行背離,為什麼?——2018年財政系列報告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