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醫藥基金?請允許我用不一樣的思路


如何挑選醫藥基金?請允許我用不一樣的思路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聊聊2020年醫藥主題基金的投資思路。如果說過去的2019年A股市場哪些主題板塊走勢火爆,醫藥行業肯定是其中之一。但是有些持有醫藥基金的小夥伴,也能清晰感受到從去年11月以來,醫藥板塊走勢明顯不那麼強,時不時還出現在板塊跌幅的前列。那麼2020年醫藥主題基金還能不能繼續投資呢?答案是肯定的。問題還是在於如何挑選?

資深投資者都知道,醫藥板塊細分來說,有仿製藥、創新藥、中藥、生物疫苗、醫療機械、醫療服務甚至藥房銷售渠道等等,對於想省心的小夥伴來說,跟蹤全指醫藥的指數基金依然是不錯選擇,反正“一網打盡”式的行業基金表現始終處於行業投資中游水平。以廣發中證全指醫藥衛生ETF為例,2019年度漲幅為34.72%,去年業績表現遠遠領先該指數基金的主動選股型醫藥主題基金非常多,但也有部分醫藥類主動基金是跑輸全指醫藥指數的,所以大家的投資思路,自然都想著如何從主動選股型醫藥基金中挑選。

從去年11月以來醫藥各個細分板塊表現看,細分板塊仿製藥受到帶量採購政策影響,走勢明顯較弱,而生物疫苗和醫療器械兩個細分板塊的表現卻時不時的比較搶眼。以今日(1月9日)早盤走勢為例,醫療器械板塊領漲,博濟醫藥、愛爾眼科、泰格醫藥、理邦儀器、樂普醫療、南微醫學漲幅都在5%以上。另外受到武漢病毒性肺炎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事件影響,生物疫苗板塊漲幅同樣靠前,如萬孚生物、安圖生物、健帆生物、邁克生物等漲幅也都在5%以上。顯然,生物疫苗和醫療器械細分板塊受到政策影響較小,業績及利潤增長相對更加確定。

那麼問題來了,主動型醫藥基金好是好,基金經理可以從各個細分醫藥板塊進行精選個股,但是如何能判斷最新持倉是以生物疫苗和醫療器械為主呢?如果說看已經發布的季報,數據還停留在2019年三季度,也沒有特別的參考意義啊。請允許司令,今天用一種不一樣的思路來進行挑選,以過往年度業績數據作為參考,但著重比較2020年以來以及近一月的業績表現。

下圖是司令已經花時間挑選出來的一些主動型醫藥主題基金,業績規模1億元以上且今年來(截止2020年1月8日,下同)漲幅領先同期滬深300,然後再按照近1月業績漲幅進行排序。整理後發現,安信消費醫藥股票、嘉實醫療保健股票、華夏醫療健康混合A三隻基金近1月漲幅明顯領先滬深300,且今年來表現也不錯。如果按照2019年度業績來進行挑選,那麼這三隻基金估計很難入得了大家的法眼,分別只有32.98%、52.34%、43.45%。另外結合近1月和今年來的綜合表現,司令以為長城醫療保健混合、嘉實醫藥健康股票A、華寶醫藥生物混合、工銀前沿醫療股票、南方醫療保健靈活配置混合、工銀醫療健康股票、招商醫藥健康產業股票、上投摩根醫療健康股票、工銀醫藥健康股票A的表現同樣不錯。


如何挑選醫藥基金?請允許我用不一樣的思路

那麼以上司令覺得近期表現不錯的醫藥基金,其基金經理歷史整體表現如何呢?從下表來看,工銀前沿醫療股票和工銀醫療保健股票的基金經理都是趙蓓(女),累計任職期間和滬深300相比(下同)有55.44%超額收益;其次是長城醫療保健混合基金經理譚小兵(女),累計任職期間有54.38%超額收益。華夏陳斌、工銀瑞信譚冬寒、招商李佳存等超額收益表現均不錯,具體名單我就不一一念了。注意啦,由於任期不同導致醫藥板塊期間表現也不同,所以歷史超額收益情況供大家作為參考。


如何挑選醫藥基金?請允許我用不一樣的思路

好了,如果還在糾結2020年如何該挑選醫藥主題基金,不妨可以參考司令這種不一樣的思路。有沒有療效,讓時間來驗證。

歡迎關注“SL基金圈”,每天一個關於基金的新鮮、實用梗,與你一起分享養基心得和技巧。用數據說話,投資可以更美的。

好基養起來,Money賺起來!

人生不怕受累,就怕還沒積累!

偶說完了,整理數據不容易,請記得點贊支持哦。本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有任何問題,麥克風交給你們high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