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善变的引路人,死于医疗事故



梁启超:善变的引路人,死于医疗事故

在民国诸公中,论起子女之不凡,当属梁启超,九个孩子皆有不凡成就,其中有三位院士,至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保留北京城墙而死磕的故事,更令国人感念不已。梁启超本人也是引领风骚几十年,虽说应势而变,而赤子之心可鉴。胡适有评论如下:“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使无梁氏之笔,虽有百十孙中山、黄克强,岂能成功如此之速耶!近人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时’,此二语惟梁氏可以当之无愧。”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1873年2月23日生于广东省新会县茶坑村。先祖为中原南逃的难民,世代耕读,祖父梁维清是秀才出身,父亲梁宝瑛教书为业。梁启超幼时聪慧,自述“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有回随父亲去做客,偷偷折下一枝灿烂的杏花,父亲以对联名义,问曰:“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十分机灵,回道:“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梁启超16岁中举,17岁赴京会试,未中回家,途经上海,看到一些西方译著,眼界为之大开。回到广州后的一天,在同学陈千秋的引见下,18岁的梁启超拜访了33岁的康有为。初次见面,两人竟从早上八点聊到晚上七点。梁启超觉得,康“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当头棒喝之下,深感以前所学不过是应付科举的敲门砖而已,于是决定拜还是秀才的康有为为师。几人商议之下,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成立了万木草堂,宣讲他的维新学说。同年,梁启超娶了李蕙仙为妻。


梁启超:善变的引路人,死于医疗事故


等到康有为中举,1895年春师徒联袂赴京考进士,正赶上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于是发动18省应试举人联名请愿,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此后,梁启超笔力千钧,主笔《中外纪闻》《时务报》及《知新报》等,成为公知领袖,以至于张之洞在武昌打开中门迎接他,甚至想鸣炮欢迎,那可是钦差大臣的待遇。

1897年,梁启超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与杨度、蔡锷等多人交厚。次年,回京筹划维新。7月3日,他受到光绪皇帝召见,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策动袁世凯发动政变失败后,谭嗣同送他到日本使馆,由于不会日文,谭写道:“梁君甚有用,请保护之。”日人回写:“君亦应留此。”谭嗣同一笑了之,而梁启超面如土色。

梁启超第二天化装到了天津,然后东渡日本。其间,他常自称为“多泪善辩之人”,汪精卫攻击说:“梁启超之泪,奴才之泪;梁启超之辩,民贼之辩也。”


梁启超:善变的引路人,死于医疗事故


在日期间,梁启超与孙中山过从甚密,拟定了一个合作组党计划,由孙、梁牵头。梁草拟了一份《上南海先生书》,由康门弟子13人署名,认为君主立宪不可取,共和才能救危局,劝康有为退休。康勃然大怒,勒令梁速离日本,往檀香山反省。行前,孙中山给哥哥孙眉写了封信,结果梁启超大受欢迎,向檀香山华侨筹得经费八九万元。有一次在新加坡,康痛骂他倾向革命,背叛光绪帝,逼他下跪认罪。

武昌起义后,梁启超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见事不成,转而支持袁世凯,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组为进步党,与孙中山争夺政治权力。1913年,进步党“第一流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后来见到袁世凯称帝之心日炽,他开始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发动护国战争。

梁启超:善变的引路人,死于医疗事故

1912年,梁启超归国后,以其为领袖的民主党本部立即召开临时大会

梁启超认为:“我敢说,已经挂上的民国招牌,从今以后千千万万年再不会卸下,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1917年张勋复辟,梁启超为段祺瑞起草马厂誓师电文,一举讨逆成功,也造成了与老师康有为的彻底决裂。有人问:“不为令师留丝毫地步,其于师弟之谊何?”梁启超答道:“师弟自师弟,政治主张则不妨各异。吾不能与吾师共为国家罪人也!”事毕,他出任了段内阁的财政总长。等到孙中山渐渐势大,梁启超也就退出了政坛。

梁启超喜欢出国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弊端,主张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每次均有礼物带回,如石雕、鸵鸟蛋、明信片等。


梁启超:善变的引路人,死于医疗事故


好友蒋百里著有《欧洲文艺复兴史》一书,请梁启超作序。梁被挠到了痒处,洋洋洒洒写了近六万字,比原作还多,不得已自成一书,这便是著名的《清代学术概论》。最逗的是,他又反过来请蒋百里作序。

1922年,梁启超应邀演讲,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进学校?”然后又问:“你想学些什么?”答案各有所见。他自己给出的答案是学做人,文理各科都不过是做人所需的某种手段,而做人的标准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给女儿的信中,梁启超谈到对成功的看法:“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梁启超:善变的引路人,死于医疗事故


徐志摩挖朋友墙脚,娶了陆小曼,请梁启超做证婚人。梁启超在婚礼上发言说:“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徐低声请求道:“请老师不要再讲下去了,顾全弟子一点儿面子吧!”

离开清华研究院前,梁启超推荐陈寅恪为教授,校长曹云祥问及学历和著作,梁说啥也没有,见曹摇头,他答道:“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这事是民国文人圈里的著名佳话。

梁启超原配李蕙仙是其乡试主考官的堂妹,继室何蕙珍则是南洋富商的女儿。梁思成说:“我爹把家庭的财政大权给了第一夫人,把爱情给了第二夫人。”最了不起的是侍妾王桂荃,她本为李蕙仙的陪嫁丫鬟,在梁启超等去世后,一个人担起了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可惜在“文革”中黯然孤独地死去。

梁启超:善变的引路人,死于医疗事故

梁启超54岁时留影。梁启超巨笔如椽,识见犀利,胡适评曰:“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使无梁氏之笔,虽有百十孙中山、黄克强,岂能成功如此之速耶?”

军阀混战期间,梁启超一度变身账房先生,精心料理手中的股票和保险,甚至不厌其烦地为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订婚仪式做准备。他的书房叫饮冰室,在天津意租界一花园洋房的二楼,另有藏十万卷善本的藏书楼。平生最大爱好只有两桩,他说:只有打麻将能让我忘却读书,只有读书能令我忘却打麻将。

梁启超患有肾病,1926年3月去协和医院诊断后手术,却把那个好的肾给切掉了,一时舆论哗然,他在《晨报》著文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手术后果是致命的,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年仅56岁。他曾说: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