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最怕遊子歸鄉,卻尋不見家的模樣

年少時曾萌生過離家出走的念頭,將自己想象成翱翔在天空自由盤旋的飛鳥,或是如小說電影裡描繪的紅塵俠客那般以夢為馬仗劍天涯,氣度於言語間說不清的風流瀟灑。彼時正值十四五歲懵懂青澀的年紀,沒有嘗過生活的憂愁,更不懂鄉愁的滋味。日夜期盼著快快長大,似乎只有長大了才能與村莊外面的世界聯繫在一起,至於去村莊外面的世界做些什麼則一概無知,或許只想要去看看電視機裡屹立在山海關的長城或是歌曲裡“我的愛人”一般的東方明珠。

轉眼間而今已近三十而立的年紀,記憶裡兒時朦朧的夢早已實現,因為工作的關係,這些年去過北京、上海、廣州、新疆、西藏等地,走過不一樣的路,看過不一樣的風景,也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有過或開心或憂傷但卻同樣難忘的經歷。我樂於在城市和城市之間穿梭奔波,每個城市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而下一站將要去的城市對我而言永遠充滿了未知的新鮮感,但對於任何一個城市而言我都是一個只會短暫停留的過客,它們熱烈的歡迎著我又散發出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冰冷氣息,讓人感到莫名的恐慌。只有在中國安徽中部一個叫“楊柯”的閉塞小村莊,儘管一年四季和它也見不到兩三次面,但這裡泥濘的土路,村前死去的棗樹卻帶給我內心的安寧。於是,微風拂過,一種叫做“鄉愁”的思緒在心底漸漸蔓延開來。

記得兒時爛漫曾寫下這樣的詩句:“一縷青煙,兩行白楊,濃濃的畫筆勾勒出夢裡的水鄉;家在遠方,歲月流淌,清澈的碧波在湖水上盪漾,激起思鄉的惆悵。點點碎金,閃爍斜陽,淡淡的憂傷流入異國的風光。夜色街頭,燈火嘹亮,銀白的月光灑在遙遠的家鄉,十五的夜太過於漫長……”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在外漂泊多年後才真正嚐到鄉愁的滋味,千言萬語也只能發出一聲輕微的嗟嘆。

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最怕遊子歸鄉,卻尋不見家的模樣

01.劉亮程:鄉村的守望者

年關將近,在外漂泊的遊子紛紛踏上歸家的行程。作為中國每年來最大規模的遷徙,很多人穿過大半個中國的距離所求也只是能趕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前,坐在故鄉家中的炕上和家人吃上一頓熱噴噴的年夜飯。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我們都是故鄉的出走者,因為出走半生,所以鄉愁濃烈。但對於有些人而言,他們的鄉愁卻顯得尤為特別,更為飽滿深刻,他們是故鄉的守望者。

提起鄉愁,我們會想到詩人余光中,想起他筆下關於鄉愁那首著名的詩:“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提起鄉愁,我們也許會想到作家路遙,想起他作品裡那些在城市和鄉村間掙扎的人物形象,比如說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中篇小說《人生》裡的高加林。無論是余光中還是路遙,他們都是作為故鄉的出走者寫筆下的鄉土和鄉愁。但是對於散文家劉亮程而言,他卻是站在鄉村守望者的立場寫農民眼裡看到的鄉愁,這也正是他和許多鄉土作家的根本性區別,許多作家寫鄉土,但本質是作家。劉亮程作為作家寫鄉村,但本質卻是農民。

劉亮程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後一位散文家",他筆下幾乎所有的文字都是在寫自己生活多年的一個村子,寫村子裡的動物風景,寫村子裡瑣碎的生活,寫有關村子的記憶片段。

在學者林賢治的眼裡,劉亮程的作品,陽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筆下的塔西提島,但是又沒有那種原始的浪漫情調,在那裡夾雜地生長著的,是一種困苦,一種危機,一種天命中的無助、快樂和幸福。

作家李陀更是對劉亮程給予高度的評價:“劉亮程的才能在於,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條清亮透明的小河裡淘洗一番,洗得每個字都乾乾淨淨,但洗淨鉛華的文字裡又有一種厚重。捧在手裡掂一掂,每個字都重得好像要脫手。”

村子何具有這等魅力,讓作家盡傾一生的時間為它立傳?本文試圖通過淺析劉亮程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裡關於“動物”、“風景”的描寫找尋作家心中的答案,文末我會結合現實生活,談談“村子”的遠去和消逝。

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最怕遊子歸鄉,卻尋不見家的模樣

02.人畜共居的村莊,傾注了作家的同情和平等對待的心

在劉亮程的認知裡,他始終是一名新疆沙灣縣的普通農民,從來都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文學作家。他在勞動之餘寫點文字,寫作對於他而言是愛好是副業,也是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勞動才是生活的主旋律。所以我們在劉亮程的散文裡,能夠感受到生命真正的簡單平凡和農村的樸素純粹。

劉亮程寫農村靜美的景緻,寫關於家園荒蕪的深思,在他的筆下農村的動物也成了散文中重要的一部分,若缺少了動物,他筆下的農村也似乎將不再完整。

動物若生長在城市,則成了供人玩樂、消遣寂寞的寵物,只有在農村的動物身上才具有聰慧和未泯滅的靈性。在劉亮程的心中,動物是生活的朋友,是勞動的夥伴,甚至是自身生命的一部分。

我的生活容下了一頭驢,一條狗,一群雜花土雞,幾隻咩咩叫的長鬍子山羊,還有我漂亮可愛的妻子女兒。我們圍起一個大院子、一個家。這個家裡還會有更多生命來臨:樹上鳥、簷下燕子、冬夜悄然來訪的野兔……我的生命肢解成這許許多多的動物。從每個動物身上我找到一點自己。漸漸地我變得很輕很輕,我不存在了,眼裡唯有這一群動物。

劉亮程用“我飼養它們以歲月,它們飼養我以骨肉”形容農民和動物之間密切親密卻又讓人感到憂傷難過的關係,在他看來,動物更是作為人一樣的存在,也是村莊的一部分。狗這一輩子看家護院,盡忠職守,一條稱職的狗還要時刻讀懂主人的臉色,把所有的愛和忠誠奉獻給人。但村莊寂靜的夜晚是屬於狗的世界,狗的聲音在夜空飄來蕩去,將遠遠近近的村莊連接在一起。

劉亮程用同情憐憫的態度寫農村的狗,更以平等友愛的態度寫農村的驢,在他的筆下,驢和人都是平等的生命,生活的處境常把人畜攪得難分彼此,驢的事往往也是人的事,人在人的面前又何嘗不像是一頭驢呢?“卑微的人總要養些牲畜在身旁方能安心活下去”,所以作家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驢”就像是一個不輕不重的砝碼,平衡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從這些動物的身上意識到生命的真諦:夜再黑,夜空也是晴朗的。

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最怕遊子歸鄉,卻尋不見家的模樣

03.炊煙是村莊的根,也是瀰漫在作家眼中的鄉愁

村外的田野上,有夕陽滑過的一排排平整的高矮土牆;泥皮脫落的高大土牆上,有靠牆根曬太陽的老人彌留世間的漫長時光。每個村莊的村頭前似乎都極為默契的種植著一顆老槐樹或棗樹,記憶裡家鄉的景對於漂泊在外的遊子而言大致都一個模樣。

劉亮程寫作為村莊的守望者眼睛裡瀰漫出的鄉愁,寫夜晚的星星下風中虛掩的院門,寫大雪覆蓋的荒野上興起的火海,寫照落在房頂的陽光和穿透羊圈的冬風。作家不放過農村的生活中任何一處隨地可見的風景,這些風景見證了農民收穫的喜悅,也同樣見證了農民苦難和辛酸。

但在農村所有的風景中,只有每家每戶煙囪裡嫋嫋升起的炊煙,才是作為村莊的根,見證了村莊幾百年的歷史。

炊煙是村莊的頭髮。我小時候這樣比喻。大一些時我知道它是村莊的根。我在滾滾飄遠的一縷縷炊煙中,看到有一種東西被它從高遠處吸納了回來,絲絲縷縷地進入每一戶人家——從煙囪進入每一口鍋底、鍋裡的飯、碗、每一張嘴。

炊煙就像是一個睿智的老人,不管兩家關係如何,它總會以平等的心態對待每戶人家。炊煙又像是村莊飄在空中的亂髮,將每家每戶的命運糾纏在一起。炊煙它更是村莊的根,見證了朝陽升起的白日,見證了夕陽落下的黃昏,更見證了村莊本身生命的存在和延續。

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最怕遊子歸鄉,卻尋不見家的模樣

04.家園荒蕪,有關村子的遠去和消逝

在劉亮程的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中,我們看到的動物、風景和人都是存在於作者記憶裡的過往,現實中的黃沙梁早已經是一片破敗不堪的景象,院牆倒塌,殘牆斷壁間蘆葦叢生。

“我常想,是我一手造成了這個家園的荒蕪。我若不把全家從偏遠貧窮的黃沙梁村搬到離縣城較近的元興宮村,又進一步地搬進縣城,我的父母和兄弟們會留在農村,安安心心種好那塊地,收拾好那院房子,至少不會讓它荒蕪。”

作者文字裡蘊藏的鄉愁是身為一名農民抒發的哀嘆,是對現實生活由農村走向城市的選擇無可奈何的感慨。

我生長在中國安徽中部一個叫“楊柯”的閉塞小村莊,全村二十多戶人家不到一百個人。中年人外出務工,年輕人出門闖蕩,昔日熱鬧的村莊只剩下幾位垂垂老矣的老人,負責起“看門”的義務和“守望”的責任。

家依舊是這個家,村也沒有發生過變化。年關將近,卻最怕遊子歸鄉,再也尋不回家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