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明朝三次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人生非常精彩

昨天的图文中提到了一位三娘子,她引起了黄金家族后裔、鞑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和孙子把汉那吉的争抢,导致把汉那吉出走明朝。但如果把她视为红颜祸水可就错了,这是位巾帼英雄,帮助明朝镇守边关几十年,为蒙古与明朝的和平做出了极大贡献。

和很多女性政治家一样,三娘子的政治理念也是通过婚姻实现的。她的三次婚姻,没有一次是因为个人情爱,全是出于政治因素。

被明朝三次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人生非常精彩

纪录片《蒙古女王》中的三娘子

一嫁俺答汗,积极主张与明朝政府和好

瓦剌和黄金家族一直有通婚的习惯,俺答汗之女嫁给了瓦剌奇喇古特部落首领,两人有个女儿名叫钟金哈屯,不过她有可能是庶女或养女,不一定是俺答汗之女亲生的。

后来俺答汗看上了钟金,娶她为妻,因为是他第三个妻子,所以人称三娘子。这不是简单的婚嫁,而是两个部族之间的联姻。黄金家族嫁个女儿到瓦剌,瓦剌也要嫁个女儿到黄金家族。

嫁给俺答汗的时候,三娘子只有20岁,俺答汗已经60多岁,要说三娘子对俺答汗产生爱情,我觉得不太可能。

但俺答汗是真的挺喜欢这个小姑娘,就连出征都带着她,她也不是普通女子,“幼颖捷,善番书,黠而媚,善骑射”,随夫出征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威望,为草原人民所敬仰。

被明朝三次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人生非常精彩

纪录片《蒙古女王》中的三娘子

三娘子对俺答汗最大的影响,则是改变了俺答汗对明朝的态度。她嫁过来时,是俺答汗与明朝关系最紧张的时期。

明朝因为俺答汗数次侵扰边境,对蒙古实施贸易制裁,草原部族无法自给自足,俺答汗一怒之下率铁骑进犯大同直逼京师,明朝政府迫于无奈,答应了他通贡互市的要求,俺答汗也向明朝称臣,表示以后不会再兴兵入明。

但事实证明,双方都没有遵守他们的承诺。明朝只开放了大同的马市,俺答汗也继续在缺钱缺粮时杀入明朝边境,缺什么抢什么。边境军民当然不会任人鱼肉,奋起抵抗,给蒙古大军也造成严重的损失。

经过多年厮杀,边境百姓流离失所,经济受到极大的打击。和明朝比起来,俺答汗的处境无疑更艰难,南下劫掠损兵折将,得不偿失;又因为曾对明朝称臣,令黄金家族的其他部族深为不满。

被明朝三次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人生非常精彩

三娘子

三娘子既然嫁了俺答汗,两人就成了利益共同体,俺答汗的危机也是她的危机。经过深思熟虑,三娘子认为与明朝交好才是上上之策,一方面可以打开贸易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借明朝的力量震慑草原各部,稳固俺答汗和自己的地位,正如多年之前的瓦剌所做的那样。

所以,发生了把汉那吉出走明朝这件事儿之后,三娘子就趁机劝俺答汗再次对明朝称臣,俺答汗此时对三娘子已经很信任了,再加上担忧孙子的安危,便听从了她的劝告,经过和谈达成“俺答封贡”。

明朝史籍对此事评价很高,称“朝廷无此后顾之忧,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师旅无调遣之劳”。这其中三娘子功劳最大,她不只在事前极力促成,事后也没有丢开不管,常赴边境互市视察,与民同乐,并与明朝官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按照惯例,朝廷对命妇的封赏通常是依据其夫之爵,封俺答汗为顺义王,三娘子就是顺义王妃,但明朝为了回报三娘子在此事中起的作用,特意封她为忠顺夫人。

被明朝三次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人生非常精彩

俺答汗和三娘子

“夫人”表面上看来不如“妃”尊贵,但“妃”是依附丈夫的,有尊号的夫人则是独立的。这就意味着明朝把三娘子当做独立的政治力量来看待,主理这件事情的是张居正,我们可以很合理的怀疑,他在这个时候就想把三娘子培养成自己人了,真的很厉害。

值得一提的是,视察张家口马市时,三娘子结识了时任宣化巡抚的吴兑(后升为宣大总督),两人建立了极好的私交,三娘子经常来看望吴兑,吴兑则把三娘子当做女儿,还介绍她认识了著名文豪徐渭及其他一些明朝学者。

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三娘子心向汉学,仰慕中原风尚,对明朝更有好感了。

毋庸讳言,三娘子和吴兑等人的交往,并没那么纯粹,最初都是出于政治目的。吴兑想通过三娘子稳定蒙古草原,三娘子也想朝中有人稳定互市,因而一拍即合。

被明朝三次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人生非常精彩

互市场景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冷的政治利益之下,也有了真的情分。三娘子对明朝的认可和忠诚,应该就是在此时建立的。

三娘子在此事上表现出来的卓越才干,令俺答汗更为倚重敬爱她,让她处理各种政务。

在此之前塞外草原上没有一座像样的城池,但受到明朝影响的三娘子和俺答汗,决定修建一座大城。此城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有“青城”之称,俺答汗年老体衰,到了后期是三娘子主持修建,因而又被称为“三娘子城”,明朝赐名“归化”,即现在的呼和浩特旧城。

归化城的修筑,代表着游牧民族对汉文化的接受。城池筑成之时,三娘子在草原百姓心中的地位也如城池一般稳固。

被明朝三次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人生非常精彩

呼和浩特旧城鼓楼

二嫁黄台吉,维护蒙古与明朝的和平

万历九年(1581年),俺答汗去世,三娘子立刻派使者告知明朝政府,并上贡白马9匹,镀金撒袋各1幅、弓1张、箭15支,表示将继续忠于大明。

明朝也很给面子,派使者团携带厚礼前来祭奠俺答汗,三娘子以主人的身份招待明使。但对于明使来说,祭奠亡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归顺明朝的三娘子掌握大权,双方约定,所有进出关口者均须携带三娘子签发的文书方准通行。

这等于是说,明朝只认三娘子,别的人不行。这是明朝第一次摆明了要当三娘子的靠山,威慑住了草原上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三娘子极为感激,她的儿子卜他失礼、沙赤星、倚儿将逊年纪还小,如果明朝不帮忙,她手中的权力极有可能被抢走。

被明朝三次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人生非常精彩

俺答汗的长子黄台吉认识到三娘子的重要性,想按照旧俗娶她为妻。但受汉学影响的三娘子强烈反对,并带着俺答汗生前赐给她自卫的1万精锐骑兵出走了。这本来是私事,可一旦牵扯到政治,那就没什么私事了。

明朝认为“夷情向背半系三娘子”,她的出走有可能造成蒙古草原的动荡,甚至会有其他强势的首领趁势而起,不利于大明。急派大臣郑洛前去劝说三娘子,三娘子考虑到来之不易的和平,且出于对明朝的尊重,同意嫁给黄台吉。

黄台吉因此而得以继承“顺义王”之位,称为“僧格都古楞汗”,32岁的三娘子也再次被封为忠顺夫人,

这位黄台吉还挺有想法,觉得父亲臣服明朝不是英雄所为,时常向三娘子抱怨,还想兴兵攻明,但三娘子深知自己的权力从何而来,怎么可能依他?几句话吓得黄台吉打消与明开战的念头。

与黄台吉的婚姻中,三娘子是作为主导的一方。她压制住了黄台吉的野心,实施与明交好的策略,边境得以太平。

被明朝三次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人生非常精彩

三嫁扯力克,继续稳定边关

万历十三年(1585年),黄台吉去世,他的长子扯力克自立为王。为什么是自立呢?因为大板升之战。

大家还记得前面提过的把汉那吉吗?明朝视他为“俺答封贡”的首位功臣,授予他指挥使的官衔。俺答汗对他也很宠爱,回到草原后把大板升城赐给了他,大板升是土默特部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意义非凡。

城里的百姓多为逃亡塞外的汉人,被称为“板升之众”,足有十万,俺答汗还让他统领蒙古勒津部,把汉那吉由此成为土默特最有实力的领主。想要此城的人很多,但把汉那吉兵力强盛,大家不敢出手。

万历十一年(1583年),年轻力壮的把汉那吉打猎时坠马死了,各方势力闻风而动。

被明朝三次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人生非常精彩

三娘子也在其中,她想的办法是让长子卜他失礼娶把汉那吉的遗孀比吉,顺理成章的继承大板升城。但俺答汗义子恰台吉早已对三娘子心怀不满,反对此事,诸部首领也认为三娘子仗着明朝的势欺负他们,支持恰台吉,双方大战于大板升城,一时难分胜负。

趁他们打成一团,扯力克抢先娶了比吉,占据大板升,他对此城也是觊觎已久。三娘子大怒,火速打赢了恰台吉,准备收拾扯力克。

此时黄台吉还活着,却阻止不了妻子和儿子之间的纷争,忧愤之下死了。扯力克虽然是俺答汗的嫡长孙,但他现在和三娘子走到了对立面,得不到她的支持,肯定无法被明朝封为顺义王,索性自立为王。

眼看大战一触即发,明朝出来调停了。派人规劝(或威胁)扯力克,说“夫人三世归顺,汝能与之匹则王,不然封别属也。”意思就一个,你要能娶到三娘子,我们自然封你为王,否则就封别人了。

被明朝三次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人生非常精彩

扯力克权衡利弊,不敢与明朝作对,放弃比吉和大板升,与三娘子成亲,被封为顺义王,三娘子则第三次被封为忠顺夫人。

对于如今的三娘子来说,嫁谁都不是问题,反正军政大权在她手里,还有明朝作为坚固后盾,她有什么好怕?她的儿子卜他失礼按照原定计划娶了比吉,得到了大板升城。

这起事件中,明朝虽然没有直接出兵,却还是让三娘子得到了实惠,她很领情,多次表示“子孙暨部族世世为天子守边”。

她也的确说到做到了。万历十九年(1591年),扯力克瞒着三娘子,出兵帮助火落赤部落侵扰明朝所属的洮河等地,三娘子得知后,立即派出使者勒令扯力克率兵东归,洮河之乱就此平息。

扯力克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无法对抗三娘子,从此疏于政事,三娘子成为土默特部真正的首领,如同蒙古草原上的女王,继续稳定着边关。

被明朝三次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人生非常精彩

【结语】

三娘子的经历极为精彩,脱离了小情小爱。她有着绝佳的政治头脑,在明朝与蒙古的博弈间选对了立场,得以走上人生巅峰。而她也以一己之力,维护了蒙汉四十多年的和平,促进了边境经济发展,为蒙汉两族的和睦相处、文化交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和她比起来,很多所谓的“大女主”都太过可笑。

参考资料:《明史》《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