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有味美餛飩。沒處買?自己包唄

近日讀了唐魯孫先生的幾篇文章。這位“民國談吃第一人”筆頭確實了得,以某種美食為線,串起他早年吃遍大江南北的自身經歷,佐以民俗掌故、名人軼事,不徐不疾,娓娓道來,讀來頗讓人開胃。汪曾祺的文章不僅介紹自己吃到的,更多講自己怎麼做,讓人讀出“情”趣;唐文則更像放西洋鏡,有一種開眼界的“雜”趣。兩者各有千秋,我都愛讀。

想起有味美餛飩。沒處買?自己包唄


唐先生的《想起有味美餛飩》便是一篇佳作,他從北平的挑子說起,介紹了做窮學生生意的啞巴院口的“老夫子”餛飩,做酒客醒酒生意的大酒缸門口的“破皮襖”餛飩,以及八大胡同裡一家專供倌人陪伴恩客消夜的陶陶小吃餛飩,多年後他身在臺北仍念念不忘;在漢口,他曾在夜攤子上偶遇“親自吃餛飩”的蔣公,後來又遇見幾次時任市長等諸公光顧該攤;在上海,他吃到過日本天皇裕仁乾兒子公館附近夜挑子上的廣式餛飩;在四川,吃到過皮子都是現擀、一碗只裝得下八個的“大仙橋”大抄手;在無錫,吃到過雞湯裡放蒜瓣兒芹菜絲兒的“過福來”小餛飩……讀來不僅讓人對那般真材實料的味道悠然神往,對幾位不挑食客貴賤有俠隱氣質的餛飩挑子師傅又肅然起敬。

想起有味美餛飩。沒處買?自己包唄


在江南,餛飩比餃子常見得多。我們那個小鎮上,沒有專門的餛飩攤,多半是麵店兼營餛飩。農忙之後出趟鎮子的人,如果來不及趕回家,要下館子吃飯往往首選便是餛飩,既快又好吃,惠而不費。學校裡組織去看電影,有的孩子在散場之後還有額外的確幸,拿出家長給的一元錢,買一本菩薩書(連環畫),再吃一碗小餛飩。自已家裡如果包餛飩,總會給左鄰右舍各送一碗,這樣下次他們家包時,咱家也能吃到,是質樸的共享社交模式。

與唐先生所講的那幾種餛飩不同,我們這裡對湯頭並不講究,無非是拿豬油、味精、鹽、蔥花加開水一衝,端上來以後,食客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加醋加辣醬,適口的湯頭襯托得滑而韌的餛飩皮和鼓鼓的肉餡格外好吃。我尤其懷念小時候的麵店裡那種土法辣醬,沒有油、顏色鮮紅、質地細膩,加一勺到湯裡,有一種格外純正的鹹鮮。那時候常聽一些老食客很鄙視地說這種辣醬並不是“真扎貨”,裡面添加了番茄來冒充。不知何時起,這樣的辣醬就消失了,店鋪裡供應的全是油潑辣子。現在想想,當時那種說法興許體現的只是小鎮人的井蛙心態,番茄有豐富的鮮味物質早已成為公論,辣椒自身鮮味不足,加以番茄提鮮無可厚非,現在許多大牌醬料中都有它的身影。

想起有味美餛飩。沒處買?自己包唄


想起有味美餛飩。沒處買?自己包唄


想起有味美餛飩。沒處買?自己包唄


聽說現在有賣松茸餛飩,價格接近百元。興許是囊中羞澀,我提不起半點興趣要去嘗試。想來它既沒有唐先生所寄託的文化意味和鄉關情思,也已脫離經濟條件有限時講求小奢侈、濟經條件不限時換換口味的平民美食範疇了。

對一本好書的最高褒獎,並不是錦盒盛裝、束之高閣,除了一讀再讀,恐怕當屬對書中所述若有所思、進而付諸實踐了。

昨天我也包了餛飩,並學著唐先生筆下那幾位大廚的做法,將肉仔仔細細地剔去了筋絡後再剁碎,拌上冬筍丁和薺菜末。餛飩皮是拜託大先生去浙北超市買的,我家附近菜場上只有一家店有賣,質量卻很差,一包就破、一煮就散。辣醬用了老乾媽的番茄辣醬——在我吃過的市售辣醬裡,它的風味最接近小時候的那種,雖然質地並不細膩。

餛飩也是我家為數不多都愛吃的食物。小先生小學時跟他外婆約定,每逢週四晚就吃餛飩。大先生隔段時間也會要求我包一回。我很小的時候就會包,老媽不知從哪家店裡學來專業包法,又教給我:餡料居中,皮子對摺,再將皮子邊緣以餡為心從外邊圍過去,左右沾水粘住,出來的成品有點像禮帽,肚子滾圓,顯得餡料特別足,賣相很好。只是那時候力氣小,也沒耐心,肉總是剁不細,鹹淡也掌握不好,調餡水平時高時低。有一次暑假裡我包了一回,下班回來的老爸吃著我燒好的餛飩,點評道:“餛飩總要湯淡餡鹹才好,你這個正好反了。”

表與裡,終究還是後者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