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夠狠!半年內使用兩次螞蟻借唄或白條,別想申房貸車貸

1分鐘申請、快至30分鐘到賬、0抵押0擔保……這樣的廣告語可以在眾多互聯網借貸平臺上看到,急需資金週轉的人看到這樣的話,都會為之心動,甚至向這些平臺借款。“只要按期還款,就不會有不良信用記錄。”這是很多借款人的想法。


銀行夠狠!半年內使用兩次螞蟻借唄或白條,別想申房貸車貸

然而,最近有消息稱,杭州銀行發佈貸款新政,“只要近半年內有2次使用互聯網借款的記錄,如螞蟻借唄、京東白條等,即使已經還清,也不予放貸。”這則新聞讓在互聯網平臺上借過款的人都心裡一驚,尤其是花唄、白條、蘇寧任性付這樣類似信用卡的互聯網信用支付方式,究竟在不在被限制範圍呢?

《IT時報》記者發現,結果並不樂觀,儘管其他銀行還沒有像杭州銀行一樣明確將互聯網平臺借貸者“打入冷宮”,但不少銀行人士證實,確實會對互聯網借貸重點考量,個人徵信報告被查詢次數和徵信記錄上傳條數是兩個重要指標。

銀行“拒貸”或因申請小額貸款據媒體報道,事情源於想向杭州銀行借車貸的塗女士發的一條朋友圈,“千萬不要以為互聯網借貸可以隨便用,哪怕按時還款也會影響貸款。剛剛銀行信貸員告訴我,螞蟻借唄、京東白條、微粒貸等產品,只要在近半年內有2次使用記錄,不管還不還都不給我批車貸。”

讓塗女士感到不可思議的“拒貸”規定是真的嗎?杭州銀行一位信貸員告訴《IT時報》記者,這的確是杭州銀行的規定,銀行在為客戶辦理貸款的過程中看借款人的徵信是必然的,並以此來衡量是否把錢貸給客戶以及最終批貸的金額,“我手裡的客戶在互聯網平臺借過錢的不多,但其他同事遇到向螞蟻借唄、微粒貸等互聯網借貸平臺貸款的用戶比較多,門檻提高後,拒貸比例也會提高。”

除了杭州銀行外,大多數銀行沒有如杭州銀行這樣明確規定,但有類似“潛規則”。“我們銀行沒有硬性規定,但如果在京東白條、螞蟻借唄等平臺借過錢,必須結清才能申請貸款,要不然很難申請下來。”中國農業銀行一位信貸員告訴《IT時報》記者。
銀行夠狠!半年內使用兩次螞蟻借唄或白條,別想申房貸車貸

招商銀行的一位信貸員則表示,招行在審批貸款時,會看申請人的具體徵信、負債情況,如果在互聯網借貸平臺上借過錢,的確會比沒有在互聯網借貸平臺上借過的人難批。

在上述農行信貸員看來,之所以銀行對互聯網借貸比較敏感,是因為在互聯網借貸平臺上借一次錢就有一次信用報告查詢記錄,信用報告頻繁被查詢會讓銀行覺得不安全,審批也會更嚴,需要申請者提交更多的信息。“

互聯網借貸風險較大,銀行把互聯網借貸情況作為貸款審批要素之一,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貸款風險。”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細梅告訴《IT時報》記者。

不過,在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海斌看來,將是否拒貸的關注點聚焦在申請者的信用記錄是否良好上更為適宜,“對絕大多數還款記錄良好的使用者來說,這樣的新規對其並不公平。”蘇寧任性付:買一瓶水也要上徵信《IT時報》記者瞭解到,在互聯網借貸平臺上的借款記錄是否會被記錄在自己的徵信報告中,取決於平臺有沒有連接央行徵信中心。

在螞蟻借唄的借款頁面上,有一行灰色小字“本貸款由螞蟻商誠小貸及其合作機構提供”,而在其《個人消費貸款合同》第十三條中,《IT時報》記者看到“向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其他法律、監管機構許可設立的信用服務機構、向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採集您的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的條款,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就是央行的徵信系統,這個條款意指借貸記錄會上央行徵信系統。

支付寶客服也向《IT時報》記者證實,借唄記錄的確會上徵信報告,但花唄暫時還沒上徵信報告,“螞蟻借唄為貸款產品,將根據人行相關規定適實上報徵信系統,花唄的服務主體目前沒有查詢或上報央行徵信,如果上報會告知用戶。”和支付寶類似的還有京東白條,它分為普通白條和大白條兩種,普通白條即使用白條在京東商城上購物,和信用卡性質相似,而大白條是指用於旅遊、裝潢、教育等領域的消費貸款。京東金融客服人員告訴《IT時報》記者,大白條的使用記錄會上傳央行徵信報告,“申請者先提交申請,在2個工作日內得知審批結果和額度,和線下商戶籤合同後,把合同上傳給京東,京東會把款項直接支付給商戶,無論是用於旅遊、教育或是其它,大白條的款項不經過用戶的手。”目前尚未接入央行徵信的普通白條也已經啟動了接入徵信報告的工作,據京東客服人員介紹,京東白條接入徵信後,具體消費明細不會體現在徵信報告上,也就是不會每一筆消費都顯示,而是每月按賬單更新負債情況後,在徵信報告中集中顯示為一筆。

任性付是已拿到消費金融牌照的蘇寧消費金融公司推出的消費信貸類產品,用任性付在蘇寧上購買產品本質上屬於向商家貸款購物,上報到徵信報告後名目是“個人消費貸款”,也就是說,即使在蘇寧上購買一瓶水也算消費貸款,並記入徵信報告。“不過沒有逾期,就不會有不良徵信。”蘇寧客服人員告訴《IT時報》記者。

按時還款最重要對於習慣使用互聯網消費的信貸一族,因為不少互聯網借貸平臺使用方便、到賬速度快而頻繁使用,同時,他們中又有很多人的房貸、車貸等大額支出,仍主要依賴於銀行信貸。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目前的徵信評價體系中,銀行風控系統對小額貸款者“不太友好”,如果有計劃向銀行申請房貸、車貸,短期內不要在互聯網借貸平臺上申請。

在銀行眼裡,滿足有一定的信貸記錄但無小額貸款記錄、三個月內機構查詢次數不會過多、信用卡數量、額度使用率、貸款數適中等條件的徵信報告才是好報告。

銀行客戶和網貸客戶有一定錯位,銀行偏向於高淨值客戶,網貸更多偏向年輕化、信用記錄缺失化、互聯網化的人群,這類人群的壞賬率明顯偏高,但是這類人群規模在快速擴張。“現在,一些正規且大型的互聯網借貸平臺在服務界面告知用戶會進行徵信查詢,但關鍵是仍有一部分用戶不瞭解採集徵信所帶來的影響。”上述業內人士評述。

不過,在朱海斌看來,個人徵信聯網是大勢所趨,作為個人,關鍵還是要保持自己良好的信用記錄,不管是否上報央行徵信,按時還款肯定沒錯。

根據現行銀行貸款條例,信用記錄良好,具有還款意願仍然是銀行審批通過併發放貸款的重要前提之一。隨著人行徵信中心升級、百行徵信獲批准,以後個人徵信記錄在生活方方面面會發揮作用。4月24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發佈一則通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開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在線接入申請》。

截至4月20日,正式接入了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國美、蘇寧、唯品會、百度金融、宜人貸、陸金所、網信、拍拍貸等100餘家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