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探险队在罗布泊发现百具干尸,疑似揭开了《山海经》记载的真相,你怎么看?

小刀刀说史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哦不,走错片场了,应该是“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个罗布泊~”咳咳,言归正传,罗布泊,是一个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湖泊,因为它的形状如同人耳,所以被誉为“地球之耳”。

不同于凭借景色优美、水质清澈而闻名的其他湖泊,罗布泊的大名来源于它那骇人听闻的传说,久而久之这里也被世人看成“生命的禁地”,而后更是有“死亡之海”的诡称,我们今天的故事也要从这里展开。

罗布泊之名

罗布泊诡异之名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我想应该是从彭加木失踪案发生以后。

1980年5月8日,得到上头批准之后,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率领一支名为“中国罗布泊考察队”的科考团队向罗布泊进发,打算横穿长达450公里的罗布泊,然后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从5月8日到6月17日,彭加木一行人在途中采集到了许多生物土壤标本和矿物化石,同时也收集到了不少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6月16日,由于汽油和水资源的严重匮乏,科考队被迫停止前进。众人协商后决定就近发送电报请求上头部队支援。不过在此期间,彭加木曾与其他科考人员发生过争执,因为当时科考队经费有限,再加上那时经济本就不宽裕,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要是让军队进行一次油、水补给花费将在7000元左右,彭加木并不想麻烦他人,但是少数服从多数,其他队友都同意求援,最终彭加木也不得不妥协。

次日上午9点,队伍接到部队回电称他们同意救援的请求,并要求科考部队提供营地的坐标。

下午1点,彭加木却突然失踪,发现这件事情的是司机王万轩,他到车里取换洗衣服时,在一本地图册中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这样一行字:我往东去找水井,落款是:彭 17/6,10:30。

就这样,彭加木一起不复返,后来我国曾多次派出考察队伍搜寻彭加木的下落,但是他就像是人间蒸发一样没了踪影,长此以往,彭加木失踪事件也就成了未解之谜,同时罗布泊也被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人们不禁困惑道:罗布泊为何如此神秘?

干尸之谜

我们将时间轴向后拉上二十多年。2005年,一支探险队在横穿罗布泊的路途中惊讶地发现了几百具干尸,他们询问过后才发现当地人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当地的老人回忆说这里本来有着上千具干尸,但是经过这么多年黄沙的掩埋,就只剩下这几百具了。

而后科研人员对这些干尸进行研究,其中碳14的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干尸的死亡时间应该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那时候我们国家正处于夏朝,而且以他们的骨骼等体态特征来看,这些人很可能是白种人,最大的概率是来自西亚。

紧接着就有人根据《山海经》里的记载,证实了那数百具干尸来自夏朝时期的西亚这一推测。他们说《山海经》写道:为了夺去王位,夏启曾经联合了西亚诸多国家发动战争,战争规模之大几乎席卷了整个亚洲,不过双方斗了个旗鼓相当,都有巨大的伤亡,所以这数百具干尸自然而然就是那时候大战所遗留下来的。

解密真相

多么动人的故事啊!多么完美的逻辑啊!先是探险队恰巧碰上几百具干尸,然后依据这些干尸的碳14研究结果推出他们是来自夏朝的西亚人,最后还引经据典,费尽心思地从鲜为人知的《山海经》中找到相关的依据,环环相扣,简直无懈可击啊!但是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场可笑的闹剧罢了!何出此言?以下便是我的分析:

首先,我不知道这“2005年,一支探险队在罗布泊发现几百具干尸”的新闻是从哪里来的?为了更深入了解这件事情,我特意去各大网站搜索了当时的新闻,但遗憾的是,除了各大“作者”反复强调这件事情,并没有任何权威性的媒体机构报道这一件事情?这难道不反常吗?要知道之前如果碰巧发掘一具干尸,各大新闻媒体就能报道上好几天,如果有几百具干尸,那还不得被这个新闻刷屏了?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小范围内传播的新闻,所以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那么我想请问一下他们又是怎么得知这件事情的呢?莫不是说咱们处于两个相互平行的空间,所以我才没有收到消息?这是我的第一个疑惑。

其次,这件事情发生的真是凑巧,为什么数百具干尸偏偏就给这支探险队发现了呢?要知道罗布泊那一块区域在数千年前曾是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国,而后却神秘消失。1900年3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一行人想去探访那神秘至极的罗布泊,但是后来他们发现所携带的水源不慎泄露,为了生存下去他们不得不四处寻找水源,在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发现了楼兰古国的遗址,并且还从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譬如钱币、丝织品、粮食、陶器等等。

当这件事情传开之后整个世界都震惊了,随后便有无数的考察团和探险队来到罗布泊调查楼兰古国的事情,比如英国探险家、考古学家斯坦因在1901年1906年、1913就三次闯入罗布泊西部进行考察、发掘;1979年至1980年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占研究所也曾组织人员三次深入罗布泊腹地……除此之外,世界对于罗布泊的探索研究历史还有很多,既然那么多专家学者花了如此多时间、耗费这么多心思来到罗布泊都没有发现所谓数百具的干尸,凭什么就能给一支普通的探险队给碰上了呢?难道说那些专家学者都是“酒囊饭袋”?还是说这些探险队人员自带主角的幸运光环?这是我的第二个疑惑。

还有,在这场巧合当中,有关人员从《山海经》中找到描写“夏朝时期亚洲大战的场面”,由此推断这些干尸的由来。

那好,既然有人引经据典,那我们自然也应该一探究竟,《山海经》一共有两大部分,一是《山经》,二是《海经》,而《山经》又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海经》则分为《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不过我在认真翻阅了《山海经》之后,只找到以下一些资料:

“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匠韩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

这是对于罗布泊水系的一部分描述,而在《海外西经》里也有一段关于夏启王朝的描述,它描述的是夏王启乘着龙跳舞的场景,却丝毫不见夏朝在罗布泊发生战争的相关描述。这难道说大家看的《山海经》都是盗版的,而真正完整版本的书籍只掌握在那些所谓的有关人员手中?这也就是我的第三个疑惑。


综上所述,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所谓“探险队发现数百具干尸”的事件只不过是谣言,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这只不过是某些有心人想要借助罗布泊的神秘之名来博取观众的眼球,于是乎他们想出这么一场环环相扣的好戏!

罗布泊固然神秘,但是也不能一有什么事情就扯上它啊,罗布泊表示这些黑锅它并不想背。所以,我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努力分辨清楚网络上流传的一些奇闻的真假,争做生活中的智者!诸位读者朋友们,你们说呢?


执笔灬写史


2005年彭加木尸体已经被发现了,死亡地点就在当时失踪的营地里,因此大规模搜索都是无果的,经法医鉴定,尸体上有尸蜡,且有多处外伤,“两面三刀”,死于队员的集体谋杀,考虑到社会影响,此案一直不被公布。详见朱明川《听尸》


彭加木(1925─1980),原名彭加睦,广东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汉族。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1979年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他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罗布泊进行探险,1980年6月17日在罗布泊不幸失踪。


网上有一个线索,貌似是研究彭佳木尸体的老法医留下的。

我是一名法医,大家都叫我老邓。很多案子都有不能说的秘密,身为法医,实在是良心不安,我没有公布真相的勇气和能力,只好写下这些文字,但愿有一天那些悬案都能大白于天下。


我第一个要说的案子是罗布泊干尸案,这个案子有太多的诡异传闻了,可没有一个传闻接近真相。


2006年4月16日,我接到了有关部门的电话,电话中讲2005年4月11日敦煌市七里镇的一支沙漠考察队在库姆塔格沙漠西北部发现两具干尸,根据研究人员的初步鉴定,他们怀疑其中一具尸骸是神秘失踪的科学家彭加木,可由于技术原因,当时他们没有能完成DNA身份鉴定。之后,那两具干尸被运往甘肃省敦煌博物馆,可他们对外声称只发现了一具干尸。


有关方面对我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要求我跟北京的另外一名法医赶赴敦煌。


很快,我们赶到敦煌博物馆,从干尸身上取下头发、骨骼和皮肤带回北京的实验室,准备对样本进行分析。分析完成后,我们就通过渠道找到彭加木的儿女提供DNA样本供法医做比对。当时彭加木失踪,外界传闻他带走了一本很珍贵的科学考察日记叛逃他国,可他儿女并不那么认为,如今有机会为父亲正名,他们很快决定配合法医的鉴定工作。


在做DNA比对时,很多领导都打电话来询问结果,有的还亲自到场监督。那一刻,我有种莫名的预感,迷雾并没有完全揭开,在干尸的背后,还涉及更大的谜团。


经过鉴定,最后得出结论,干尸的确是彭加木。这个结果出来后,没有一个人松了一口气,大家反而更好奇和紧张了,谁都想知道彭加木为什么会失踪,他的死因又是什么呢?


纵观历史,但凡参与过机密任务的科学家失踪,他们必定会成为永恒的谜题,民间传闻更是层出不穷,比神话还要富有想象力。而失踪的科学家若再度被发现,并且变成了一具尸体时,那么故事就更吸引人了。


彭加木,新疆科学院副院长专攻农业化学,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他三次进入罗布泊探险考察。1980年5月,彭加木带领一支科考队深入罗布泊,采集土壤和多种生物标本,可是却于同年6月17日在罗布泊失踪了,从此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那里原本是一片湖泊,70年代初渐渐干涸,如今只剩下戈壁、盐碱滩、沙漠。罗布泊曾是原子弹实验基地,60年代中期,彭加木就曾主动请缨进入罗布泊,寻找研制核武器所需要的重水。不过,我们要说的故事只与第三次科考有关。


1980年5月2日,科考队从乌鲁木齐出发,直奔新疆军区马兰基地。在马兰基地部队还为科考队配备了一部电台。这部电台由4名战士负责,在一个代号为“720”的地方,放下3名战士建立一个电报接转点,另一位名叫马大山的战士则背着发报设备,跟随科考队。


然而,深入罗布泊一个多月后,彭加木留下了一张“我去找水”的纸条后就失踪了,当时军方派出了飞机、汽车、数千人地摊式地搜索,可一直没有找到彭加木。在这二十年中,许多传言开始出现,或说彭加木被外星人接走了,或说彭加木叛逃苏联,或说与某项秘密工程有关,甚至还有传言彭加木的失踪跟一种复制技术有关。


关于彭加木的死因,外界的观点早已两极化,一种是彭加木的死因涉及超自然现象,或者遇到了外星人之类的事,另一种就是彭加木单独外出寻水,迷路后渴死。


那么,彭加木如果真是外出寻水,迷路后没有了水和食物的补给,最后就会发生完全饥饿,而在罗布泊那种极度干燥的地域,脂肪一定会完全消失,尤其是干尸在沙漠中待了25年的情况下。


尸体没有脂肪,那就没有尸蜡。彭加木的死因若是饥饿死,那他的脂肪就已经完全消失了,就算还有一些脂肪,也不可能在罗布泊的极度干燥环境内形成尸蜡。


种种现象都表明了彭加木不是自然死亡?那他就是非正常死亡了?


文染墨冢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地球上原本鲜为人知的神秘角落也一一展现在世人眼中,在中国西部有一只大耳朵尤其引人瞩目,它长约60千米,宽约30千米,阴暗相间的半环状线条一圈一圈地向中心收拢,因为形状宛若人的耳朵,所以此处也被称为“地球之耳”。

它是《山海经》里的幼泽,它的西部存在着神秘的楼兰古国,这里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氢弹和原子弹的核试验基地,科学家彭加木也在此地离奇消失,它就是罗布泊。


2400年前,罗布泊湖水遍地,后来因为气候的变化以及人类的不合理使用,曾经的绿洲渐渐成了荒无人烟的荒漠,目前的罗布泊往往寸草不生,是我国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在罗布泊发现干尸是极为常见的事情,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罗布泊一具楼兰美女干尸的出土,就曾轰动考古学界。

2005年,一支探险队准备穿越罗布泊,却在偶然间发现了罗布泊的数百具干尸,这些干尸疑似欧洲白人的遗骸。经过科学的测量以及鉴定后,科学家们根据碳14推测,这数百具干尸的活跃时间约为3800年前。


那么,罗布泊发现的数百具干尸,和《山海经》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山海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是本奇书,书中不仅讲述了成千上万的奇异神兽,同时也记载了数不胜数的江川河流。

据现代学者考证,《山海经》由至少上千名作者历经数百年时间,搜集民间各种匪夷所思的神话传说汇编而成。《山海经》的内容看似荒谬怪诞,但随着考古的发展,考古学家发现,一些出土的文物和遗址能证实《山海经》部分内容的真实性。换句话说,《山海经》的某些内容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


《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承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日大遗之野。”

据记载,夏后启曾派兵征服西亚,在德黑兰附近的大运山儛九代。而印度的《摩柯婆罗多》也提到,夏后启曾联合西亚诸国发动复国战争,此战有不同的人种参与,其中不乏高大的白人。而罗布泊数百具干尸的发现恰好佐证了《山海经》的这一记载。

可惜,目前没有直接的证据(文物、遗址或者确切的史料记载)证明夏朝有在罗布泊活动的痕迹。总的来说,罗布泊发现的数百具干尸至少能证明在3800年前,有白人在罗布泊附近活动,后者可能源自人口迁移。


金兔历史


«山海经»作为我们古代地理文献,当中描写了很多再现代人看起来很无法理解的事情。但是这个跟罗布泊发现的百具干尸又有什么关系呢?

想弄懂这个问题,我们先不妨先回顾下题目中的这个新闻吧。

据了解,2005年探险队在罗布泊发现了百具干尸。科学家的鉴定结果显示,这些人的碳14宣告他们曾活跃在公元前15世纪。那么这些大约是公元前15世纪死亡的干尸还有非常令人非常吃惊的事,这些干尸经过样貌还原,其中居然有一些具有欧洲人的特征!这里提一句,公元前15世纪那个时期是夏启也就是大禹的儿子开启奴隶制社会的时候。据当地人介绍说,沙漠中最高的时候好像有千具古尸,后来经过风沙掩埋,能看到的还有百具干尸。

(罗布泊大峡谷航拍)

山海经中关于罗布泊的记载

据«山海经»记载:“敦薨之水西流注入泑泽,盖乱河自西南注也”。

这个是最早对于罗布泊的记载,简单来说,在罗布泊当时的河流纵横成网交织在一起美丽壮阔的景观。当我第一次知道罗布泊是因为新闻上说的“双鱼玉佩”,为什么这个出现这个名词?据说发现了一个装置,研究人员去研究时,将鱼放进水缸里,发现能复制一条一摸一样的鱼。


山海经中关于这些干尸的记载

据史学家翻开山海经,在里面找到了相关的证据:公元前15世纪,在当时的罗布泊地方出现了一大批奇装异服的人,当时夏王朝曾在此地和奇装异服的人展开了生死搏杀,鏖战数月,最终双方兵败,多数男儿都战死沙场。所以这也是为何这部分干尸中会有欧洲人的证据。

那么这部分证据到底可信度有多少的?那就得看山海经真实性有多高了。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都研究过这本书,最后得出的结论,中国古人去过美洲,也从侧面证实了这部书的准确性。但是关于罗布泊这里的战争记载可能也不是很准确的!最后也就是我的疑问,这些干尸的来路能通过山海经来作证吗?我觉得不大可能。因为夏启那会刚刚开启奴隶制社会,很多奴隶还衣不遮体,估计连吃饭都会有问题。除非这些人都是拿着棍子打架吧?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并没有其他文献来证明山海经是真是假。而且国外对我国商朝以前的历史也不认可,所以只能期望后续再有更有利的证据来证明了!

这里还有一个假设,如果现在我们的文献上说,有一种鸟,能说人语。很多人都猜到了,就是鹦鹉,但是如果有一天鹦鹉没有了,后人再看到文献时会不会跟我们现在一样的处境,会觉得我们写的文献荒诞不羁呢?


历史每日说


探险队在罗布泊发现百具干尸,疑似揭开了《山海经》记载的真相,你怎么看?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人不能理解,罗布泊发现了干尸和《山海经》又什么关系,其实这是因为《山海经》中的部分描述,能够推断似乎能推断出这些干尸的身份。

这件事,我们还得慢慢说。

罗布泊,原本是一片荒漠中独有的绿洲,但是随着气候风貌的变法,这地渐渐地又被黄沙覆盖,逐渐成为了相当神秘的地方。

尤其是楼兰古国消失之后,这地就就成为了神秘的代名词,尤其是探险家在罗布泊发现了很多干尸,最为著名的就是楼兰美女。

那么罗布泊发现的百具干尸是怎么回事呢,这是2005年一支探险队在罗布泊发现的,特殊的是,这些干尸有些具备了欧洲人的样貌,根据当地的老者反应,曾经此地出现了上千具干尸,只不过后来被黄沙掩埋了一些,在当地人看来,这地的干尸,一点也不奇怪。

根据研究得出结论,这些干尸的存在时期大概在公元前15世纪,我国古代对夏商之前的记载也比较少,而《山海经》就是这样一部奇书。

《山海经》是我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在其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夏后启曾征服了西亚地区,后来被打败,然后夏后启就联合西亚盟国,重新发动了复国之战,这场战争席卷了欧亚地区,双方伤亡巨大,这似乎印证了这些干尸的身份。

但尽管如此,却不能认为《山海经》是对上古真实画面的记载,尤其是不能证明《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也是存在的。

我们来打个比方,山海经就好比是现在的一本小说,虽然创作的灵感来自现实但却是超脱现实的,小说中有符合现实的描述,这并不能说,小说是真实这是一样的道理。

但尽管现在还无法证实《山海经》是真实的,却也不能否认其就是虚构的,至于将来能否证明山海经的真实,还需要探险家和科学家们的探索。

我们就放下罗布泊的神秘,让科学为我们解开最后的谜底吧。


飞鱼说史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

这篇稿子整理自自群里大佬聊天。

一、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从哪里看到的,感觉这是没有根据的事情,想这么大的事件网上没有看到任何相关报道,所以这个问题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乌龙。

这个故事的起源是,据说2005年,一支探险队穿越罗布泊途中,发现了几百具干尸,经过专家鉴定发现这些干尸是公元前15世纪死亡的,按照时间推算,大约死于夏朝初期。

大家注意用词,仅仅是据说,坊间传言是不是真的都还没有定论,所以我认为这件事是不可靠的。相关报道和后续跟进我是没有看到的,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这也可能是国家保密工程,消息全部被封锁了。

更让人觉得扯淡的是,有些文章还说这些干尸经过样貌还原,带有很明显的西欧人的外貌特征,更有专家(当然这些专家都是没有留名留姓的)根据发现的干尸推断这些人是死于3500年前的一场战争,并在《山海经》里找到了找到了相关记载。

可能专家们太博学多识,可怜的我见识短浅根本发现不了《山海经》记载的哪场战争与这些干尸有关。

不过《山海经》的确记载了不少关于“尸”的记载。

二、

罗布泊因外型像耳朵,被称为地球之耳朵,因为这里是所有生命的禁区,所以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罗布泊从从它命名里就带着沧海桑田的历史感,这里曾经是大片的绿洲和湖泊,公元前这里曾经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古楼兰人,这里也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工水利的干预,罗布泊渐渐干渴了,渐渐变成了生命的禁区。

关于罗布泊,近代流传最广的就是双鱼玉佩事件。

传说,考古学家彭加木突然离队未归,并且找不到尸骨就是因为发现了双鱼玉佩的秘密,双鱼玉佩克隆出了另一个彭加木,为了避免双鱼玉佩的秘密被发现,彭加木选择了消失。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怎么流传开来的,但是这样的传说,基本也是没有根据的事,如果靠一个玉佩就能克隆,那我们发展科学的意义何在?

还不如大力发展神学和灵异学呢?反正都是殊途同归!

下面我们来说说《山海经》里关于“尸”的记载。

三、

“《山海经》关于尸的记载有很多,我就列举一些吧!

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据比之尸,其为人折颈被发,无一手。

王子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

有赤兽,马状无首,名曰戎宣王尸。

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䔄草。

奢比之尸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

人面兽身,名曰犁𩵀之尸。

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尸山,多苍玉,其兽多麖。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

女丑,据袁珂分析,就是十日并出的时候作法被晒干了。

贰负有个叫做“危”的臣子,是一个很会挑唆是非的小人,他很有可能和另外一个人面蛇身的大神猰貐发生了矛盾,而他自己又拿猰貐没办法,所以他就想办法挑唆他的主子贰负和他一同对付猰貐。

贰负的脑子不好使,没有想清楚利害关系,糊里糊涂的答应了,猰貐也就最终死在了这主仆二人手里。

这件事情再一次让黄帝天颜震怒。本着首恶重判从犯不问的原则,黄帝派人将危捆住之后扔到了西方的疏属山,给他的左脚上了镣铐,反绑了双手和头发,拴在山顶的大树上。这种囚禁方法实在高绝,这比死了都难受,亏黄帝能想得出来。

危就这么在山顶栉风沐雨几千年,到汉代的时候才被人从石室里面挖了出来,估计到那会儿危的肠子都悔青好几百回了。

窫窳和猰貐似乎有区别,被贰负、危弄死的是窫窳。

四、

说“尸”的时候,常常说“有神”或“有人”,可见“尸”至少应该是神主的样子。

还有相顾尸,相顾可能是栢(伯)顾之误。

《山海经》的另一类尸还有“有鱼偏枯……颛顼死即复苏”,这里明确记载了在北风吹来的时候颛顼死而复生化作鱼妇。

但是我个人认为《山海经》中的“尸”是不是“尸体”,有些说是像尸体,比如女丑之尸,其实也未必是指尸体。

古书里“尸”和“屍”有区别,第一个是尸主的尸,第二个是尸体的尸。

《山海经》的“尸”很可能就是指神像,也就是尸主的尸。古人祭祀尸主的情况,现在我们能知道的是战国以来的做法
活人扮演死人接受祭祀,就是尸主。

我怀疑,古人祭祀的尸主,有的是要装扮成传说中先人或神祇的一种样子,尤其是他死时候的样子,予以祭祀。

这种“尸”,恐怕不能当成尸体来理解,这种形象,应该是某种神灵的样子。

其他那些“尸”可能也是一些祖先或神灵的样子,也许是他们死的时候样子。

王子亥(王亥)被杀的时候,他的身体被大卸八块,所谓“亥有二首六身”。

所以,后人祭祀他的时候设立尸主,大概就是一具破碎的尸体

其它也应该都是如此,如有金门之山,有人名曰黄姖之尸。

《山海经》中的“尸”我曾经考虑过很久,总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们里面风俗制度,和周代的差距很大,有其他意见也欢迎交流。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山海经解密小七


我国新疆的罗布泊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原先这里是一个湖泊,其型犹如人耳,故被称之为“地球之耳”,又因环境复杂,还被称为“死亡之海”。在这里还诞生了一个神秘的国度——楼兰古国。


探险队在经过罗布泊时,意外发现数百具干尸

对于神秘的国度则是探险队员们的挚爱,特别是像楼兰古国这样神秘的存在,更是探险队的天堂。2005年,一支探险队前往楼兰古国探秘,当横穿罗布泊时,却意外的发现了树百具干尸,更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些干尸几乎都长着外国人的面孔形状。

这一发现,给科研带来了很大的价值,当科学家们通过对干尸进行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后,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这些干尸的碳14宣告了这些人曾经活跃在公元前15世纪。按照我国的历史来推算,15世纪应该是夏启时期,这可还是一个荒蛮时代,当时各部落为了争抢地盘、粮食、奴隶都会一言不合就开战。


探险队在罗布泊发现数百具干尸,为何与《山海经》扯上关系呢?

《山海经》被誉为我国上古奇书,是先秦重要古籍。在这本古籍中保存了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让人津津乐道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但《山海经》最有价值的还是在地理方面的贡献。

原来在《山海经》中记载有公元前15世纪时的,当时的夏王朝曾和西欧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双方死伤惨重,但详细地址以及具体细节不详,在其他文献中又没有关于在罗布泊发生过大规模战争的记载。

加上西方国家不承认我国商朝以前的历史,因为流传记载下来的文献几乎没有,而《山海经》西方国家则认为是一本神话古籍。


探险队在罗布泊发现百具干尸,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要说揭开了《山海经》记载的真相,这就言过其实了。第一点疑问是,在《山海经》中并没有说明夏朝和西欧人的大规模战斗是在楼兰古国这里发生的,也就是说在《山海经》中所提到的战争很有可能是作者虚拟出来的。第二点,在公元前15世纪,罗布泊就有部分拥有波斯血统的人生存在这里,由于没有文献记载而被人忽视了。

言而总之,探险队发现的上百具干尸,非要牵强附会的往《山海经》上扯,这是不科学的。


观景说史


神奇的罗布泊究竟在哪儿呢?其实它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以前是塔里木河的终点。在清代以前,它随着塔里木河来水多少时大时小。再往前推,可以推的唐代。唐玄奘法师曾经路过过这个地方。那个时候。罗布泊还是烟波浩渺的大湖。如今只剩残壁断垣的楼兰古国,当时可是人烟稠密的城郭。但是随着塔里木河的断流,楼兰古城化为土堆。罗布泊也在建国以后彻底的干涸。


干涸以后的罗布泊成为探险家的乐园。有靠徒步穿越着罗布泊发了大财的雷殿生,有葬身罗布泊的余纯顺,有进入罗布泊科学考察,一去神秘失踪的彭加木。还有更多不知名的,想在罗布泊寻宝的各种小团伙小家庭。结局都不是太好,笑得最开心的只有一个人。罗布泊一下子就出名了。不管是闷骚的,还是发烧的,都想到那儿去转转。


2005年有一伙打着寻找彭加木旗子的人,进入了罗布泊。他们究竟想干嘛?没有人知道。因为传说罗布泊里面的好东西太多了,谁想进去都很正常呀。事实也是,在里面找到的好东西不少。比如有人在里面发现了一个距今将近4000年的小河墓地。经过发掘,在这个墓地发现了一些比较古怪的墓葬方式。(围着坟墓一圈一圈的竖立胡杨木。)还有人在罗布泊里面发现了楼兰古城,找到了很多文物。反正2005年的这伙人就这么进去了。

罗布泊果然是好地方呀。这伙人居然在里面发现了几百具干尸。后来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些干尸居然都是西方人。而且生活的年代,可能是3500年前。我一直都在想,这是怎么发现的。因为1980年彭加木失踪以后。当地出动了驻军和大量的群众对罗布泊几乎进行了地毯式的搜寻。那么当时这些干尸躲在哪儿喝咖啡呢?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又发现,这附近原来有上千具的干尸,只是因为沙漠的掩埋和时间侵蚀,现在只剩这么多了。这些发现干尸的人当然是发了大财,据说每一具干尸的价格都价值好几百万。


那么这些干尸是哪儿来的呢?于是有人就去翻书了。在这里我不能不表扬一下我们的老祖宗。我们的老祖宗,从几千年前结绳记事的时候,可能就有写作的天分啊。他们就喜欢记事,不管是屁大的事情都把它记下来。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口头相传,后来就刻进龟甲木简,最终过渡到一卷卷的史记。所以在全世界,中国的人的历史是最完备的。从现在到5000年前,那个皇帝的爹叫啥,那个皇帝的爷叫啥,都记得一清二楚,那年生的那年死的那就更不用说了。连天上出个日食记上,某地冒出乌龟都写得清清楚楚。如果我们的地下挖出了一个什么东西,那你就仔细地去翻书吧。绝对让你找到标准答案,且有根有据。这绝对不是我信口胡扯,举个例子吧。苏联农民在地里挖出了一块石头,上面有四十个汉字。赶紧请我们的专家去看,我们专家看了以后回来在古书里面一查,立马就确定,这是李白的故乡,淹没在千年岁月里的碎叶古城就这么找见了。


回到正题,这一翻书可不得了。有人从《山海经》上找到了几句话。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大禹的儿子夏启有一年发动了一次中东战争。参战人员达到180万。战争席卷了整个亚洲。有人推测,这些干尸很可能就是当时从西方抓来的
,或者跑过来的中亚人。这个猜想一出来,立刻让国内那帮被外国人逼着寻找夏朝存在依据的人大喜若狂。在这插几句题外话。中国的夏朝因为一直没有留下文字和考古实物,所以一直不被外国人承认。按理说,本国的历史为什么要让外国人承认,这本来就是很荒谬的事情,但是就是有一帮人,就是这么想,非得获得老外的认可,他才能睡得踏实,所以拼命就在那里找关于夏朝的根据。这伙人得到新疆发现干尸的事情以后,这下可得到宝贝了。立刻著书立说,大声吆喝起来。


其实小编个人认为。新疆的干尸,恐怕和夏朝没有什么关系吧。至于这些干尸的来历,我觉得留给后人慢慢去研究,或许等以后,说不定某天一场黑风刮过,罗布泊里面会突然间又像这批干尸一样冒出一座宏伟的古城。到时候我们也许在这座古城的博物馆里就能找到关于干尸的答案。现在不要急于下结论。还是就事论事的,客观一些看待这个问题。干尸的来历也许非常简单,就是一帮西方人迷路了,走到东方的沙漠里渴死了,就这么简单。

喜欢我的文章,请加关注。


三七配红花


记得以前大家都炒易经,炒玄学,什么易经无所不包,现在又在炒山海经,什么山海经发现了美洲等等,拜托用脑子想一想,唐僧骑马去印度用了多长时间,这还是成熟的路径,现在你要徒步环球,不是一辈子的事也是有去无回,中国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也就2000多年,把黄帝加上也不会超过3000年


xiaoyong481


山海经是科幻小说,也许现实中有部分重叠或相似的情节,只能说人类的幻想基于现实。但千万不要把科幻小说当作未卜先知,这是两码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