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買車,到底是省錢買十萬左右的國產車,還是咬牙買十五萬左右的合資車?

黎瓏


不說買車買任何東西我認為都要靠運氣。運氣好不管買任何品牌任何型號的車,開個十年八年的都不會壞。運氣不好你買多高端多豪華的車都會經常壞。前不久的西安奔馳沒開出4s店就漏油,這兩天還是西安也是奔馳開除4s店就漏油。

車好嗎?自然是好車個人認為這就是裝配工業問題。這就是小概率事件,可能他們買幾千幾萬輛都沒有問題,你運氣不好被你買到了這就是運氣問題。日本車質量好吧 雷克薩斯,豐田的高端產品。不出4s店或一出4s店出問題也有的事。

說什麼國產好進口好。個人認為運氣好最好。這是我個人觀點


阿布扎扎


樓主跟我以前的情況非常類似,我第一次買車的時候在14年,那個時候剛剛買了房子,手上只有不到4萬塊錢,當時也是考慮10萬左右的國產車,看過車的都知道,看著看著車自己的心裡預算會不斷的提高,覺得好像15萬也不是不能接受,當時也是考慮了很久,還是省錢買了國產車,後面房子裝修結婚生小孩讓我感覺買國產車省錢的這個決定實在是做得太對了。

現在每個地方結婚,去到女方家總是要拿點彩禮吧,一文錢難倒英雄漢;老婆懷孕生小孩保守估計至少也得2到3萬塊錢,這還只是說花銷在醫院的,現在醫院產檢就得花一萬多,生小孩大幾千(有保險),處在這個人生階段,花錢的地方很多,省下錢放自己手上才最安心。如果老婆生小孩,連醫院預交1萬塊錢都拿不出來,那得是有多尷尬!

我當時買的是一臺吉利帝豪EC7,到現在也開了快6年了,期間除了換過一個發電機以外,都沒有出現過任何故障,所以國產車也是站起來了,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差。


說到十萬左右的國產車,給樓主幾個建議

1、SUV車型的話,國產SUV裡面推薦以下幾款,廣汽傳祺GS4、吉利博越、哈佛H6 coupe、長安CS75等,為什麼推薦這些車型,因為這些車型空間都比較大,可以為以後有小孩,甚至是有了二孩考慮,有了小孩以後,你就會發現每次出行都要帶很多很多東西,車子空間不夠大還真不行。

2、轎車的話 國產自主品牌的轎車裡面推薦這麼幾款,首選空間大的,比如長安銳程CC、新寶駿RC-6,其次考慮吉利帝豪GL、江淮嘉悅A5、奇瑞艾瑞澤等,這個價位的國產自主轎車配置都還不錯。

具體的車型可能還得自己去4S店感受試駕一下,切記首選空間大!!


星城車談


我看吹合資的多。我是2012款長安逸動車主,談談我這車吧。

缺點先說。生鏽!其實這也是我唯一吐槽的地方!

最讓我看不起合資的是這個事:一個兄弟是帕薩特頂配2015的,一個兄弟的是福特銳界頂配,這2個車和我一樣到目前都跑了12萬公里了。他倆都被拋錨在出門的路上,結果是喊的家鄉的4S店去拖回來!而我這逸動,卻一次也沒這樣來洗刷我!

我逸動,季節氣溫鉅變那幾天有點小異響,但也是最近這一兩年才出現。

我逸動8萬多8個安全氣囊,我想,這個價位當年怕沒那個合資車有8枚吧!

我當年選車,第一是要安全配置到位。準備的現金就是8萬左右!我的心態是這樣:平時咱們穿件衣服,都有可能被掛破,何況是高速行駛的汽車!開車,你開得再好,難免遇到黃司機惹你呀,所以安全是第一要務!

所以,同價位下,我會選國產!


龍鬚公789


以15年30萬公里為例,假如你買輛10萬國產相對不省油的,平均每公里5毛,15年共花15萬油費,加上車價共25萬。買輛15萬合資車相對省油的,平均4毛一公里,15年30萬公里一共耗油12萬,一共花費27萬。其中,保養費維修費稅費保險費比國產貴,起碼還要多花3萬。省油的目的是為了省錢,油是省了錢沒少花。

當然,如果10萬買輛油老虎每公里7毛8毛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精濃於血


確定你的購車類型,轎車和SUV目前在國內汽車市場區別非常大。

看法1:如果是SUV車型,雖然我在合資車4S店任職,但是建議你省錢買10萬左右的國產車。當然,10萬左右的國產精品車很多,你需要多花一些時間來研究參考。我個人比較看好哈弗H6、吉利GS、長安CS35PLUS、傳祺GS4。至於有一些車友提到的合資車中差不多價位的如三菱勁炫、現代IX25等,我就只說一點,車主是家用,是家用。開個5年就差不多了,合資車在這個層次和國產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相反,國產SUV在後期的使用成本上面要節省很多費用。雖然我承認合資車要比國產SUV的品控強,但是難道合資車就沒有問題嗎?就像大眾車系一樣,隨便找一臺看看發動機滲不滲油?所以SUV,就選國產車沒錯。

看法2:如果你確定是轎車,國產車10萬左右都是頂配高一級的車型,而合資車15萬隻能常規配置。例如10萬左右或多花一點可以購買到吉利博瑞,準B級車,依然以大眾為例,15只能開一臺速騰。兩者在級別上是兩種截然不容的感受。

國產車等於高一級別,合資車低一級別。所以對這方面有考慮就看自己喜好更大更豪的國產車,還是常規的合資車。

希望對你選擇有幫助。


老熊侃車


我最近也想買車。我的汽車軟件裝了不少,4S轉了不少。建議:在8--15萬的車,還是以經濟省油省心為主!有二胎的可以考慮空間及安全性。

不建議買國產車!

不是不愛國。是因為,國產車商太坑老百姓!

我感覺國產車商,從骨子裡就鄙視窮老百姓,認為中國的老百姓剛趕完牛車,又坐上了拖拉機,開上小轎車,發展變化太快窮老百姓適應不了。所以國產車商要從車的質量上與國際車有個明顯差距,來體現他們的努力奮鬥(從無到有,從有到合格,從合格到良好,從良好到良好+,再就差不多得了)。比如BYD的車,開了兩三年,車門子生鏽都爛出小洞了等等。

發動機不行,沒那技術(這都快成絕症了)。可是油漆也不行?玻璃也不行?鋼鐵也不行?即使這些都不行,螺絲也上不緊?電線也焊不好?大毛病治不好是技術問題,小毛病不斷是啥問題?

(杜撰,慎用!)


小拉圖


首先上個圖吧,主要是吸睛,沒想到國產車也能做到這種水平,就這外形,咱得心悅誠服的點個贊吧。

側面看有點凱迪拉克的味道。

言歸正傳,第一次買車,到底是買10萬的國產車還是買15萬的合資車?首先咱得明確個事兒,指導價10萬的車,加上各種稅費,落地得12萬左右吧,指導價15萬的車,加上各種稅費,落地得17萬左右吧,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沒有可比性,因為價格不一樣啊。

如果說指導價12萬左右,落地價15萬左右,這就有的比較了,到底是國產車還是合資車?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要不要花15萬去給國產車賭一把,畢竟合資車的有些方面做得還是不錯,但國產車也在加速追趕,所以還是有可能去理性的賭一把。

為什麼這麼說,就得請出今天的主角了,也就是傳祺GA6,15萬可以搞定這輛車,但這輛車給人的感覺還是有點驚豔,看上圖,1.5T+愛信6速變速箱,開著還挺順,溢美之詞,就不多說了,自己研究吧。就這款車來說,倒是可以考慮。

合資車畢竟是中國汽車產業不可逾越的階段,但是中國工業已經今非昔比了,工人素質,技術水平,裝配工藝,都已經不是六七十年代那回事了。很多合資品牌選擇在中國建廠,你開的很多合資車,可能都是出自中國的工廠、中國工人的手。所以可以武斷的說,合資車水平與國產車水平在某些領域幾乎一樣。除非你用人家原裝進口的東西,那就沒的說了。

如果你稍有注意,你會發現合資品牌的中國方,都會發展自己的獨立品牌,比如廣汽,跟豐田、本田合作的同時,也會現學現賣,做自己品牌,比如傳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是合資車中方一致的做法。也是日系、韓系等車企曾經的做法,所以可以預見,某年某月某日,大家的觀念就會轉變,選一輛國產車也不錯。

這個時刻,差不多快來了!


行走的糖果


目前我和樓主一樣的情況,開始去看的思域,君威,菲斯塔,試駕後感覺思域真的不錯,而且下個月就是19款新車了,自豪版15萬不夠,一分錢不優費,猶豫了幾天,想想第一次買車而且又資金壓力還是挺大的,後來想想買個10萬左右的,可以省幾萬塊錢到時候有個週轉,同事說12萬以下就不考慮合資了,那就考慮國產品牌,最先想到的就是奇瑞艾瑞澤gx還有比亞迪秦pro,最後去到吉利4s店裡隨便看看,銷售介紹帝豪gl新款賣的還可以,價格也在10左右,就看了看,配置的確沒的說,10萬左右的車,真的沒想到配置可以這麼高,沒有試駕就回去了,然後網上看了看評論有說好有說不好的,看了一段時間回頭想想其實自己的要求太高了,10萬左右合資那叫一個慘,真的不吐槽了!多大能力辦多大事,真的沒必要讓自己更累,買車合適自己就行,不要考慮保值啥的,因為汽車本身就是消耗品,想保值就繼續電動地鐵吧,國產車目前看來會越來越好的,開3到5年都是沒問題的,也請各位支持我們自己的品牌,最後決定就買帝豪gl


我們不再年少


有人說“餓死的駱駝比馬大”,錢不夠寧願選擇公共交通也不願投入自主品牌的懷抱,這句話放在20年前或許有一定道理,畢竟那個時候自主品牌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連底盤都沒整明白,更別說如今全面開花的正向研發。失去靈魂的仿製永遠只能步於後塵,不見光。

曾經的自主品牌便宜的品質不行,貴的沒得選擇,車市幾乎由合資方為主導,而如今,十萬元以下幾乎成為自主品牌的天下,緊湊級SUV領域也隨處可見自主品牌的身影,甚至還能帶來能與合資品牌相抗衡的中級房車。實力的見長也能從銷量中一窺究竟,2018年前十的車企銷量榜中,吉利、長城、長安分別名列第4、第7、第8,這不就是自主品牌崛起並得到充分認可的成績嗎?

十萬元,選擇自主品牌不僅能提供越級的空間享受、豐富的舒適配置,像吉利繽越/繽瑞還能提供這個價位科技含量最高的L2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要知道這個價錢可是連合資緊湊級都還沒入門。

當然,合資品牌的溢價不僅僅是大眾對其品牌的價值認可,它們在傳統動力、機械部分的標定和技術儲備也一直存在技術迭代的優勢,特別是能夠兼顧動力、平順、經濟性的動力系統。合資車或許在配置、空間上無法做到之最,但歸於平淡它們的可靠性、易用度、保值率也是自主品牌們望塵莫及的優勢。

十五萬的合資車在配置、科技領域的步伐相對自主品牌還是有所保留,但如果選擇這個價位內唯一的混動產品(豐田雙擎),那就是完全不同的體驗了。(zj)


DearAuto


我覺得看了好多回答,都沒有點到問題的重點,我覺得提問者的意思是第一次買車,本身預算不怎麼足,到底是選擇選擇一輛十萬左右的車 月供少首付少 這樣質量好點,還是咬咬牙上一個十五萬左右的車,但是這樣首付高,如果月供少供期久或者月供多供期短,生活質量會沒有那麼理想。並非是10/15萬選什麼車的問題。而我最近也在糾結這個問題,到底是咬咬牙選擇日產軒逸/逍客呢,還是買國產十萬左右沒那麼大壓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