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东源县苏家围

苏家围是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轼的后裔在东源义合的聚居地,前有久社河缓缓流过,右有大东江日夜奔流,后方左侧高山环抱,两岸竹林翠绿,如此美妙的自然环境与保存完好的18座府第式人文建筑相互映衬,使山村享有“南中国的画里乡村”的美誉,是“广东省最美乡村”之一。

古村落——东源县苏家围

古村落——东源县苏家围

苏家围,是北宋文豪苏东坡十一世孙苏天荣之玄孙苏秀弘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建,历经百载,围村才基本形成。苏东坡一生都喜爱竹子,他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故苏家围旁沿江两岸亦有自生竹,后人再将之铺种,如今苏家围河边,绿竹茂密,浓翠欲滴。苏家围人视苏洵、苏轼、苏辙以及传说中的苏小妹为远祖,给他们铸了四尊塑像立于竹林映衬的地坪上,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要将苏氏文脉在东江沿岸代代相传。

该村没有建筑围墙,前方有上百亩的开阔地,村庄前有久社溪流缓缓绕过,右有大东江日夜奔流,后方左侧有高山环抱,可谓是山水环绕,绿树成荫的自然围墙。

古村落——东源县苏家围

苏家围现居住有几百名苏氏后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改革开放后,这18座古建筑曾多次维护和修缮,但古村落的整体结构和主要的建筑风格、建筑特点没有变,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方形堂屋式(也称府第式)建筑。苏家围客家民居的设计沿袭了古代中原汉民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梁柱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大都坐北向南,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二轴对称,前低后高主次秩序分明,布局规整合理,有着中原建筑的古朴遗风的同时又结合粤东北山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作了合理的调整,体现了苏家围人对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的理解和尊重。全村18座围屋几百间房看似杂乱地拼在一起,但从它的排水系统看,其实是非常讲究的。在苏家围即使遇上特大暴雨,雨水都能从屋的暗渠里排走,绝不积水。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苏家围的排水系统是仿照苏家先祖在江西吉安故居前的九曲水而建的。

永思堂

古村落——东源县苏家围

苏家围保存的18座古建筑中最古老的建筑物,是为纪念苏家围八世祖苏东山而建,故又称东山苏公祠,这也是村民集体议事和祭祀的公共地方。该祠始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维修于清代,坐北朝南,属府第式建筑。原建筑大部分损毁坍塌,现仅剩三堂及照壁。总面阔11.3米,总进深43.4米,占地面积490平方米。硬山顶,屋面板瓦,红砂岩石条墙基,砖木结构。周围主要为民居。

古村落——东源县苏家围

古代官宅的建筑式样和规模大小是很讲究的,苏东山曾任广西桂林府推官,永思堂是根据他的官职按朱元璋颁布的官宅府第式建筑要求规格而建,以体现主人的官学背景,所以一切都极为讲究。头门前有五级花岗岩石阶,头门轩廊两侧有红砂岩柱础、柱承重檩条,砂砾岩门框、门枕。门框镶有大理石阳刻对联,上联为“汉室忠臣弟”,下联为“宋朝学士家”,横额为“东山苏公祠”。

围屋主体为三进式结构。

上堂为祭厅,墙壁设有苏氏先人牌位,横额挂有“永思堂”木牌匾。在上、中厅堂间,设有天井用以采光和排水,可见其设计的合理性。排水道的设计充满了生活智慧,采用九曲暗渠式,内放养乌龟,这一方面寓意长寿健康,另一方面亦有保持排水通畅的实用价值。其排水孔的花纹亦有讲究,采用金钱状孔为排水口,意含水为财,水去财留。

中堂面宽三间,深两进,四座红纱岩柱础承重木柱,穿斗加抬梁式15架梁,是典型的“六柱官厅”, 梁柱雕刻精美,皆以金漆护刷。中间屏门横额悬挂有阳刻“外翰弟”木牌匾,落款为“道光三十年庚戌科第一名恩贡生苏洙立”。屏门右侧次间里面还镌刻有“贡元”、“ 拔贡”、 “文魁” 等字样的牌匾,其中“拔魁”木牌匾上还有落款——“同治十二年癸酉……”。该宅主体建筑有三幢,但没有我们常见的正对厅堂的大门,为进出方便而在两边开有侧门。这座围屋的门坪用鹅卵石铺设而成,暗藏着九条龙的图案,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几百年的踩蹋,现在的九龙图纹已斑驳难辩了。据说,在苏家围家族最显赫的时候,这里曾悬挂过63个官位、学位匾,可惜很多已在“文革”中被损溃了。

永思堂经历了500多年的风雨,至今仍然保存得相当完整,这固然与其坚固的建筑结构有关,也与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力有关。据说,1947年秋,国民党196师师长葛先才率军路过义合,不顾军旅劳累,直奔永思堂参拜,回去后即令:“烧杀以壮军威不得在苏围,奸淫以供军乐不得在义合”。

悦来屋

古村落——东源县苏家围

苏家围最有代表性的清代建筑,其整体结构完好,梁柱、堂架、瓦面都保留完整,目前是苏家围古民居的形象代表。该屋在苏家围东面,坐东向西,建于清朝嘉庆十三年(1808年),是苏东坡第二十五世孙苏淑湄所建,原名“九思堂”,因其父名“九荣”而取其名。“悦来”二字,本是苏淑湄在义合街的店号,后来人们便因此将他建的屋叫“悦来屋”。围屋式建筑,由三堂五杠横屋加屋前半月形池塘组成,右路外横屋为清代后期加建。总面阔56米,总进深44米,占地面积2464平方米。硬山顶,屋面板瓦,墙檐楣棱形牙砖涩叠出檐,夯土墙基青砖木结构。花岗岩门框、门枕、柱础、柱、槛板、台阶。厢房设二层木阁楼。墙楣下水墨花草纹饰壁画,梁枋、月梁底及封檐板有简洁浮雕纹饰。头门门厅屏门横额正面刻 “九思堂”三字,背面刻“惟怀永固”四字。周围主要为民居。

塘唇屋

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658),系苏轼第二十四世孙苏亮庭所建。坐北朝南。客家民居。由2栋主体建筑和一鱼塘构成。总面阔45米,总进深26.8米,建筑总面积1206平方米。周围主要为民居。

以祠堂为中轴线。第一栋坐北向南,居中为祠堂,天井设有一照壁;照壁硬山顶,灰塑龙船脊,两边设有斗门,向水塘面建有风水锅耳风火山墙。祠堂两侧为横屋。第二栋坐东向西,居中亦为祠堂,两侧为横屋。均为夯土墙基木结构,青砖墙身。硬山顶,人字形风火山墙,斗门凹进,花岗岩石门夹、门枕,墙上镶嵌有大量花岗岩雕刻“卐”字形花窗。

上新屋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系苏轼第二十四世孙苏熺、苏煜兄弟所建。坐东北朝西南。客家方围屋,原为三堂四杠布局,现右路两横屋已拆,仅剩中路和东南侧两横屋。总面阔53.8米,总进深32.8米,建筑占地面积1765平方米。屋前视野开阔,有禾坪和荷花池塘。

中路面宽五间,深三进。硬山顶,屋面板瓦,四周外墙裙为1.58米高的三合土墙,青砖墙身。头门凹进,木门框,沙砾岩门枕、柱础、柱、槛板和台阶。门厅木屏门有红沙岩柱础。中路墙楣下有灰塑水墨卷草纹图案装饰。前檐廊梁架装饰简洁。梁枋、月梁底、雀替、封檐板有简洁浮雕装饰。中厅前轩廊倒莲花形柱础,八角形石柱,前檐挑檐梁头雕刻为龙头状,其上用狮子形驼墩承托檩条。

大夫第

古村落——东源县苏家围

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系苏东坡第二十六世孙苏钟熙所建。坐东南朝西北,府第式建筑,现存建筑为二堂一横屋布局。总面阔32.1米,总进深24米,总面积550平方米。硬山顶,屋面板瓦,夯土墙基,青砖墙身,木结构。花岗岩门框、门枕、柱础、柱、槛板、台阶。砖墙镶嵌有红沙岩“帝”字形窗框。中堂中间有木屏门,屏门上横额原有“奉直大夫”牌匾,文革期间被损毁。木构件装饰简洁,月梁底有简洁浮雕装饰。周围主要为民居。

外翰第屋

古村落——东源县苏家围

建于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年),系苏东坡第二十七世孙苏洙所建,因时任国子监祭酒提督广东省学政许乃钊为其赐赠“外翰第”匾牌,因此该屋被称为“外翰第屋”。坐东朝西。院落式民居,原建筑已大部分坍塌损毁,现仅存头门和二堂及部分横屋厢房。总面阔17.5米,总进深29.8米,占地面积522平方米。硬山顶,屋面板瓦,夯土墙基,青砖墙身,砖木结构。花岗岩门框、门枕、柱础、槛板、台阶。墙楣下绘有花卉、卷草水墨壁画。封檐板、月梁底有花鸟瑞兽贴金浮雕。

古村落——东源县苏家围

苏家围现存的较为完好的18座古建筑,均始建于明清时期。始建于明代的除上述的东山苏公祠外,还有始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的回春屋、新大门屋、下大门屋和明嘉靖三年(1524年)的义峰苏公祠、明隆庆元年(1567年)的上厅屋等;始建于清代的除上述的悦来屋外,还有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村府屋、上塘屋、楼下屋、安东窝屋,清道光年间的怡怡堂(1826年)等。此外还建有与外界连接的迎亲桥,站在桥上可粗略地窥探到苏家围的全貌,这也是进入苏家围的唯一通道。

据苏氏族谱记载,苏氏先祖苏秀弘任东莞京山巡检时,逐散匪首张俊谋及其党羽,受到朝廷嘉奖;在惠州丈量民田时,挖掘了许多被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隐匿的土地,又得朝廷嘉奖。他用所得奖金“遂韧有田产计亩三百余顷”, 即是说他为其后裔购置了三万亩田产供其子孙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单田产租耕收入就为苏家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在发展商贸经济方面,明正德初年,苏东坡第十六世孙苏义轩、苏义居、苏义峰三兄弟,在苏家围西南的一座小山坡上,开发了一条街道,因其兄弟是“义” 字辈,故取名为“义合街”。 他们依托义合街这个平台,进行广泛的商贸活动,将本土的山货运往东莞、广州等地销售,将海产品、布匹、日用百货运回义合,这样既敞开了贸易途径,又繁荣了义合市场,为义合周边民众创造了商机,为当地民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解放后,义合街全面受转为公有制或集体所有制。

苏家围在东山学堂就出了进士1人、举人2人、贡生20余人、秀才30余人。清道光年间,在河源县的一次生员会考中,全县选取24名秀才,东山学堂就占12人,从此苏家围便有了“苏半县” 的美誉。

苏家围至今仍留传着一首儿歌:“祠堂左右好书房,西园侧古兼容光;茂林闻跃居前后,唯有淑湄别一方。步园懿斋并梧冈,汪亭秀阁写文章;先生教我勤学练,达标高中状元郎”。这首儿歌的内容分别指出东山学堂成为公众学堂后,苏家人自已开设的11所书房的名称,依次是:西园、侧古、容光、茂林、闻跃、淑湄、步园、懿斋、梧冈、汪亭、秀阁。可见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