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积累福气的八种方式

享受祖先福泽,贻赠子孙福泽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译释】 如果要问祖先是否给我们留有恩德,那就要看我们现在生活享受的程度,同时要怀念祖先累积恩德的不易。这是我们作为子孙的福气。如果要问我们子孙将来是否能够生活幸福,那就要看我们给子孙留下多少德泽,这是我们作为祖先留给子孙的福气。生命是靠着血脉传承的,福泽是靠历代祖先与子孙不断累积的,所以生而为人,我们要珍惜祖先留下的恩泽,也要为自己的子孙积累恩泽。道教常说,遗留什么给子孙都是留不住的,唯有行善积德才能恩泽后世。

古人积累福气的八种方式


乐于助人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译释】 自然界的气候规律是,气候温暖就会催发万物生长,气候寒冷就会使万物萧条沉寂。所以一个人如果心气孤傲冷漠,只会受到同样冷漠的回报。只有那些充满生命热情而又乐于助人的人,他所得到的回报才会深厚,福祉也才会绵长久远。这个道理是很浅显的,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们的身边总是围绕一些人,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成就,团队的力量永远超越个人,这种人又有什么不能成功的。

做人喜气

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译释】 福分不可强求,只有保持愉快的心境,才是追求人生幸福的根本态度;祸患不可逃避,只有排除怨恨的心绪,才是远离祸患的办法。所以做人开心点,别总是心存抱怨。你心情不好,郁郁寡欢,你身上的喜气就会被赶跑。看看福寿禄三神,那个不是笑眯眯的。

心胸开阔

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成个迫促规模。

【译释】 仁慈博爱的人心胸宽阔坦荡,所以能够福禄丰厚而长久,事事都能表现出宽宏大度的气概;浅薄无知的人心胸狭窄,所以福禄微薄而短暂,凡事都表现出目光短小狭隘局促的心态。做人大气一点,凡是看得开,对身体和精神都好,那些长寿老人,大多是能笑谈人生的人。不执着不抱怨,心中天宽地广,何等自由自在。

古人积累福气的八种方式


吃苦是福

一苦一乐相磨炼,炼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译释】 在人生路上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磨炼到极致就会获得幸福,这样的幸福才会长久;对知识的学习和怀疑,交替验证探索研究,探索到最后而获得的知识,才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所以别怕吃苦,多学习,多磨练,福气和成功早晚会来的,先苦后甜的人生没有什么不好的,老人家常说吃亏是福,其实困难也是积累福气的财富。

积德修身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译释】 获得名利的事情不要抢在别人前面,积德修身的事情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对于应得的东西要谨守本分,修身养性时则不要放弃自己应该遵守的标准。只有具有良好品德,方能显出人格的伟大 人的品质修省是从实际的利益中体现和磨炼出来的。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一种传统的优良的人生态度。

认识自己的渺小,知道自己的浅薄,放下是福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译释】 山川大地与广袤的宇宙空间相比,只是一粒微尘,何况人类不过是微尘中的微尘;我们的身体相对于无限的时间来说,只是相当于一个泡影那么短暂,何况外在的功名富贵不过是泡影外的泡影。所以说,没有绝顶的智慧,就没有洞察真理的心。因此,做人要懂得自己的渺小,认识自己的不足,知道功名利禄如浮云,一生又能用到多少,适宜就好。不能为了往上爬,违背道德良知,双手沾染血腥,这其实是在消耗自己的福气。心要敬畏天地鬼神,不做缺德事,不做不良人。

古人积累福气的八种方式


富要达济天下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如何能享?

【译释】 富贵之家待人接物应该宽大仁厚,可是很多人反而刻薄;虽然身为富贵,可是行径却与贫贱之人相同,这又如何保持富贵的身份呢?就像一个才智出众的人,本应谦恭有礼,可是很多人反而夸耀自己;这种人又怎么能成功?因此,富贵之家行事作风更要宽厚仁慈心怀天下,懂得自己的财富源于社会,也要懂得回馈社会,这种大善就是福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