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OS夜間模式引爭議:微信已“認慫”,反壟斷話題再起?

自從蘋果在iOS系統加入“深色模式(許多小夥伴更願意把其稱為夜間模式)”後,騰訊社交軟件微信何時支持該功能就成為許多用戶關心的話題(早在去年的WWDC 2019開發者大會,微信暗黑模式頁面就已經亮相,但時至今日仍未推送給用戶)。

蘋果iOS夜間模式引爭議:微信已“認慫”,反壟斷話題再起?

不過就在3月9日晚間,騰訊微信團隊公開宣佈,“為了優化用戶體驗,微信與蘋果達成合作,共同探索微信在iOS系統的暗黑模式體驗,目前該功能已完成開發,將有望在下一個新版本中上線,敬請期待”,並讓許多網友發出感嘆,“蘋果好樣的”!

而網友之所以會發出這樣的感嘆,要從更早之前的一則新聞說法:據網友爆料,蘋果對App Store應用商店的審核做了更新,要求所有應用必須切換到iOS 13 SDK進行開發,以實現對夜間模式等新功能的支持。這一新聞還引發“微信面臨下架”傳聞,因此在微信公開表示支持暗黑模式體驗之後,才會有用戶表示微信“認慫”,並表揚了蘋果。

蘋果iOS夜間模式引爭議:微信已“認慫”,反壟斷話題再起?

作為一名普通用戶,X菌自然非常歡迎微信迎來暗黑模式體驗。但與此同時X菌也注意到,蘋果在iOS生態的強勢已引來眾多開發者憤怒,其管理App Store應用商店的嚴格規定,或許會進一步加劇開發者與蘋果的裂痕,並加劇該公司在反壟斷調查中的劣勢。

要知道,一些應用軟件開發人員已越來越不願意與蘋果合作,他們抱怨蘋果管理應用商店的嚴格規定似乎是為了提升自家服務和功能,而不是為了整個iOS生態的穩定健康。舉例來講,眾多提供手機屏幕時間應用軟件的開發者認為,蘋果在發佈自己屏幕時間功能後,軟件商店的法規變得越來越嚴格,以至於干擾了應用軟件本身的功能。

蘋果iOS夜間模式引爭議:微信已“認慫”,反壟斷話題再起?

不僅如此,一些開發人員還認為,“蘋果要麼限制、要麼抄襲他們應用軟件中提供的功能”,除了剛才提到的屏幕時間軟件,還有手電筒、動畫表情符號、“測量”應用等現有蘋果應用,早些時候都是由第三方軟件應用開發商所提供,以至於不少人認為,蘋果從應用商店的第三方應用中得到了很多靈感,並導致這些中小開發者更難與實力強大的蘋果競爭。

事實上,有評論曾指出,蘋果在運營應用商店時壟斷特性展現無遺,除了我們前文提到的“複製”第三方應用功能,限制開發者以及制定強加條款(開頭提及的必須切換到iOS 13 SDK進行開發就可視作案例),蘋果在許多決策(如收取佣金)上同樣盡顯壟斷作風,遭到了眾多開發者抨擊。

蘋果iOS夜間模式引爭議:微信已“認慫”,反壟斷話題再起?

在這方面,流媒體音樂服務提供商一直在抗議蘋果的反壟斷行為。作為蘋果Apple Music直接競爭者,Spotify稱“蘋果在開發Apple Music時,一再拒絕或推遲批准Spotify應用程序的更新,從而降低了其產品質量”。除此之外,Spotify還指責蘋果損害消費者的選擇權並扼殺創新(如內購系統對使用者徵收歧視性的30%費用)。

當然了,反對30%抽成的不只Spotify一家,包括Netflix、亞馬遜Kindle等廠商都取消了應用內購,就是為了避免這個所謂的“蘋果稅”。此外另有iOS開發者表示,蘋果濫用壟斷權強制設定最低價,要求開發者每年支付99美元費用,並對應用商店之外分發應用程序做出限制,都從多個方面佐證了蘋果的“霸道”。

蘋果iOS夜間模式引爭議:微信已“認慫”,反壟斷話題再起?

然而在另一方面,那些依賴App Store應用商店的開發者又對蘋果敢怒不敢言,除了App Store可創造鉅額財富這一可能性,用戶對iOS生態的依賴,意味著開發者的應用如果不出現在iPhone,那麼就形同自殺,未來發展會受到極大限制,因為蘋果的隱形實力就是這麼的強大,已經成為許多開發者的一座大山。

當然了,關於蘋果App Store是否涉嫌壟斷的判定,最終還是取決於相關機構,消費者終究屬於看瓜群眾。對消費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其手機上的APP是否好用,不是嗎?在這裡X菌也想知道,你如何看待蘋果App Store的“隱性”壟斷?又如何看待開發者針對蘋果App Store的批評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