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鹽池出土唐朝古墓,失傳舞蹈重新現世,安祿山最為擅長此舞

我國地大物博,被埋葬的寶藏更是數不勝數,很多文物的發現其實都是一段神奇的經歷。有農民在田間耕地的時候發現,有工人建築工地施工時發現,考古總是會在一些不起眼的小地方發現重大的秘密,就是因為這些不經意才讓這個過程更加吸引人,更加讓人心馳神往。曾經在寧夏這個地方,考古隊員就經歷了一段特別神奇的古墓挖掘過程。

寧夏鹽池出土唐朝古墓,失傳舞蹈重新現世,安祿山最為擅長此舞

在寧夏鹽池縣一個小山村,當地有很多小山崗,村民叫它們為“窨子梁”,為什麼叫“窨子梁”呢?窨子就相當於我們今天說的地窖地道之類,是當時老百姓用於躲避禍患藏身用的,因為這些地窖藏在小山崗下,所以人們叫它窨子梁。

寧夏鹽池出土唐朝古墓,失傳舞蹈重新現世,安祿山最為擅長此舞

到了1960年,國家鼓勵人們多挖洞多囤糧,村子裡的村民本來也想盡快挖出一個防空洞,但是因為這個工程量太大,並且平時田地裡的農作物也不能耽誤,於是人們就想起了古人留下的窨子梁。村民們仔細尋找後,最終找到了當時的窨子,但是有村民試著進去後卻被嚇出來了,原來他在裡面看到了白骨,大家意識到這裡面應該有其他東西,於是趕緊向上級報告。

寧夏鹽池出土唐朝古墓,失傳舞蹈重新現世,安祿山最為擅長此舞

考古隊員接到消息後立即趕到現場,進入窨子後發現裡面確實是有一座古墓,根據墓誌銘顯示,墓主人是唐朝時期人。墓穴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了,所幸還留下三十多件珍貴文物,在裡面還出土了兩個玻璃球,更是被專家鑑定為國寶級的文物。

寧夏鹽池出土唐朝古墓,失傳舞蹈重新現世,安祿山最為擅長此舞

還有一個非常引人注意的地方是墓中石門上的圖案,上面刻畫的是一個人扭曲身姿,做出各種動作,彷彿是在跳舞。專家們經過翻閱史書資料研究,發現這竟然是失傳已久的胡旋舞,流行於唐玄宗時期。據說當時安祿山非常擅長表演此舞,他知道楊貴妃喜歡此物,便努力訓練在其面前表演,最終憑此得到貴妃賞識,成為他的乾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