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活化石”——漳浦竹馬戲

“戲曲活化石”——漳浦竹馬戲

竹馬戲曾經流行於閩南、臺灣地區,在漳浦最為盛行。2009年,漳浦縣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竹馬戲)之鄉”。

竹馬戲始於唐代民間歌舞跑竹馬,因表演者身縛竹編紙糊,貼有吉祥紙圖案的竹馬進行表演而故名。後改用竹竿代竹馬。

“戲曲活化石”——漳浦竹馬戲

竹馬戲劇目主要分為排場戲和弄仔戲。排場戲開臺戲為四位旦角扮“春、夏、秋、冬”, 騎竹馬出場邊舞邊唱,名為“跑四美”。 弄仔戲演員一醜一旦,或一生一旦,節目短,劇情簡單,唱詞通俗。

“戲曲活化石”——漳浦竹馬戲

竹馬戲是一種古樸而稀少的漢族歌舞小戲,享有“戲曲活化石”的美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