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在古人衛生防疫中的應用

香料,在古人衛生防疫中的應用


香之為用,大矣哉。香料,因其豐富的療效與優美嗅覺感受,頗受古人青睞。明人周嘉胄《香乘》中說香“有供焚者,有可佩者,又有充入藥者”,古人日常生活中養生療疾、淨化空氣、香身美容、驅蚊防蟲等都離不開香。


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就開始用芳香的植物煎水沐浴,屈原《九歌》:“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宋玉《神女賦》:“沐蘭澤,含若芳” 。古人所浴之蘭,非蘭花而是菊科佩蘭,古稱為“蘭草”,有很好的藥用養生價值。


香料,在古人衛生防疫中的應用


以蘭草煎水沐浴,可避穢驅邪,令人泌爽馨香,潤養肌膚,是古時衛生防疫的一種。以現代醫學觀之,蘭草含揮發油,可殺菌抑菌,用以煎湯沐浴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宋太宗趙炅曾作詩《逍遙詠》,描寫浴香湯的感受:


香湯沐浴更齋清,運動形軀四體輕;魔鬼自然生怕怖,神魂必定轉安寧。從無入有皆真實,去住何難妙最精。五行聚散歸一體,靈源不用苦煎烹。


用香湯沐浴能使人身心清淨,解除人身上的鬱結,不僅可以獲得感官上的享受,而且還能放鬆精神,沐浴後精神及身體都格外輕鬆愉悅。


香料,在古人衛生防疫中的應用


古人在沐浴後,還會塗抹各種香藥配製的傅身香粉,以此來護膚、芳香身體,宋人賀鑄《小重山》:“薄晚具蘭湯,雪肌英粉膩,更生香”。在宋人洪芻所作《香譜》中,記有一首“傅身香粉”的配方:


英粉(另研)、青木香、麻黃根、附子(炮)、甘松、藿香、零陵香各等分,右件除英粉外,同搗羅為末,以生絹袋盛,浴罷傅身。


傅身香粉的製法簡單,將“英粉”(用粟米研製而成的精細化妝粉)與中藥、香料的細末攙和在一起即可,浴後塗抹能起到爽身止汗,遮除汗味,香肌美容的作用。


香料,在古人衛生防疫中的應用


除了浴香湯、傅香粉身體保持清潔、芳香。用香料將衣服燻的芳香,也是必不可少的,王建有首《宮詞》描寫宮妃雨天入浴要更換秋衣,服侍宮妃的宮人在一旁殷勤地為其薰衣的情景:


雨入珠簾滿殿涼,避風新出玉盆湯。內人恐要秋衣著,不住熏籠換好香。


古時薰衣可用單味沉香,元稹《白衣裳》:“藕絲衫子柳花裙,空著沈香慢火燻”也可用各種香料調製的“合香”,蘇軾《次韻和王鞏》 :“薰衣漸嘆衙香少,擁髻遙憐夜語清”。


蘇軾詩中提到的“衙香”,是以沉香、檀香等香料調配的“凝和香”,在宋人陳敬所著《陳氏香譜》中,記有“薰衣衙香”的配方:


生沉香(剉)、棧香各六兩(剉)、 檀香(剉,臘茶清炒)、生牙硝各十二兩、生龍腦(研)、麝香各九兩(研)、甲香六兩(炭灰煑二日,洗浄再加酒蜜同煑幹)、 白蜜(比香斤加倍用煉熟),右為末,研入腦、麝,以蜜捜和令勻,燒燻如常法。


古時的薰衣香分為“幹香方”與“溼香方”兩類,這首薰衣衙香就屬於“溼香方”,是把配香所用香料搗成粉末,然後以蜜調和,乾溼得當,放入熏籠中焚燒薰衣。陸游《雨中作》:“積潤畫圖昏素壁,漬香衣幘覆熏籠”。


香料,在古人衛生防疫中的應用


薰衣幹香方,也叫“裛衣香”,把香料研成細末,然後以絹袋盛放,放入衣櫃中或隨身佩戴,讓香味自然地沾上衣服。


古人所用的薰衣幹香類型很豐富,有各種香味,有以文人為名的“荀令十里香”,還有模擬各種花香味的薰衣香,陳敬《陳氏香譜》載“梅花衣香”:


零陵香、甘松、白檀、茴香已上各五錢,丁香、木香各一錢,右同為粗末,入龍腦少許,貯囊中。


梅花衣香是用檀香、零陵香、甘松等香藥模擬梅花的香韻,其香味是神似多過形似。將香囊繫於腰間,或繫於肘臂下、藏在袖子中,舉手投足之間,香氣時濃時淡,這種溫婉的香氣讓人留戀不捨。


香料,在古人衛生防疫中的應用


隨身佩帶的香方,除了作香身薰衣之用,還有一定的防疫作用。像古人端午使用的香囊配方,所選用的香藥以避邪除穢、防疫驅蟲等作用為主。


中醫養生學中有“治未病”的觀點,採用防範於未然的方法對待疾病,佩戴香囊就是古人防疫的一種方式,尤其是疫病發生時更注重使用香囊,紹興醫學會《溼溫時疫療法》載:

“時疫盛行之時,男女老幼,宜佩帶太乙闢瘟丹一顆,以絳帛囊之”。


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中,記錄了闢瘟囊方、闢瘟方、七寶如意丹幾首香囊配方,均有“辟邪解疫,預防瘟疫”的作用,《理瀹駢文》“闢瘟方”:


大黃一兩二錢、蒼朮、檀香、三奈、雄黃、硃砂、甘松各一兩,川椒、貫仲、龍骨、虎骨各八錢,菖蒲、白芷各六錢,桂皮五錢,遼細辛、吳茱萸、丁香、沉香各四錢。共研末,絹包盛佩身上。


香料,在古人衛生防疫中的應用


以各種香藥調配的香丸、線香等薰香,也是古人必不可少的衛生防疫用品,明代《晦齋香譜》中記載了一首清穢香,燒之能解穢氣,避惡氣:


蒼朮八兩、速香十兩,右為末,用柏泥、白芨造,一方用麝少許。


穢氣、惡氣即指汙濁致病之氣,清穢香以蒼朮、速香(黃熟香,沉香的一種)為主香,柏泥、白芨為粘合劑,搓成線香焚燒。


制清穢香所用的蒼朮,是古時煙燻避瘟常用中藥之一,張山雷《本草正義》中說蒼朮芳香闢穢,勝四時不正之氣,時疫之病多用之,最能驅除穢濁惡氣。


現代研究也證明,蒼朮所含的揮發油有很好的滅菌功效,對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和綠膿桿菌有顯著滅菌效果。


香料,在古人衛生防疫中的應用


明代宮中,不論冬夏,必於殿口內設炭火一盆,燃蒼朮雜香,進行空氣消毒闢穢。古時闢穢功效的香方中,都少不了蒼朮這味藥材,明人王肯堂《證治準繩》闢穢香,以蒼朮與大黃配伍製作:


闢穢香,蒼朮一斤、大黃半斤,右剉細,捻放火爐中燒之。


用中藥蒼朮為主製作的薰香,藥味比較濃郁,若想使香味與功效並重,可以加入香氣怡人的乳香、檀香,使香氣相對柔和不那麼刺鼻。清代《古方匯精》中有蒼朮與乳香、細辛等組方配伍的“闢瘟神方:


乳香、蒼朮、細辛、川芎、甘草、降香、檀香各一兩,共研細末,棗肉為丸,芡實大,曬乾佩之闢瘟,燒之闢疫闢穢。


此方可製成香丸隨身佩戴,也可入爐焚燒。焚香時,香中的揮發油和有效殺菌成分,散發於空氣中 ,既能清香環境,又起到消毒作用。


香料,在古人衛生防疫中的應用


中醫養生學認為,精神內守也是防病的根本,保持愉悅的心情,對正氣的盛衰有很大影響,而香正是怡情之物,焚香所散發的清香氣味,可使人心情舒暢,疏調氣機,暢達情志。


用焚香靜坐的方式調攝情志,是明代文人的日常清課,明人屠隆《考槃餘事》中對用香一事有很精彩的總結,屠隆認為“香之為用,其利最溥”清心悅神、暢懷舒嘯、遠闢睡魔、祛邪辟穢,都是香能夠做得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