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故事一首诗,一位诗人与禅师


两则故事一首诗,一位诗人与禅师

江南

故事一:

一天,宋朝的大学士苏东坡对禅有了点领悟,突然狂喜写道:"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得、失、谤、扬、赞、嘲、忧、喜』

苏大学士自觉悟境不错,似乎已经到了"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的地步。反复斟酌诗句之后,差人将诗呈给自己的好友佛印禅师看,并且嘱咐使者务必将禅师的点评带回。

可是,事情不像苏大学士想的那样。禅师读完诗后,在下面批了两个字"放屁"让使者带回。苏学士看了之后,直接乘船前往金山寺找佛印禅师理论。

当苏学士到了佛印禅师处,还没有开口,禅师就问道:"八风吹不动, 一屁过江来?"

这句话如一顿闷棍,打的苏学士惭愧之极,掉头就回!

两则故事一首诗,一位诗人与禅师

金山寺

故事二:

一次,苏东坡办完公事,顺路拜访佛印禅师。当到了金山寺,恰巧佛印禅师要为僧人们讲佛法!

此时,禅师环视了一下讲堂,对着苏东坡说道:"学士,您来得不巧,僧人香客们都坐满了,暂时没有位置给您了!"苏东坡听了,就笑着回道:"既然没有座位了,那就暂借你的四大(指身体)坐一会吧?"

因两位是好友,禅师毫不介意的回道:"正好,我有个问题问您,如您答得出,我就把身体给您当坐位!如回答不出,就把您官服上那条玉带,留在寺院做个布施如何?"

"没问题!你尽管问!"苏东坡爽快的答应了!

禅师问道:"既然学士要借我这四大当座位,那请问'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学士您是怎么坐呢?"

苏东坡被佛印禅师这么一问,顿时哑口无言!只好解下玉带,双手捧给禅师。

从此,金山寺也因为摆放苏大学士的玉带而善缘广布!

两则故事一首诗,一位诗人与禅师

总结: 道需要悟,而不是夸夸其谈!刚好有一则禅宗公案可以注解这两则故事!如下(南泉禅师是赵州和尚的师父):

一天,赵州和尚问南泉禅师:如何是道?

南泉禅师回答道:平常心是道!

赵州和尚再问道:能讲讲吗?

南泉禅师回答:能说出来就不是道了!

赵州和尚接着问:你不说,我怎么能理解呢!

南泉禅师回答道:道虽说不是知道个什么!但并不是说你不能感知它。一说知道似乎是有个东西可以得到一样,但是不能说感知不到,感知不到那是死人。如果真正悟道,会豁然开朗,那时没有得与不得之说了!

赵州和尚当下就悟道了。

禅您懂了吗?如果不懂,就懂点生活,别追求玄幻奇特,做个正常人!总有一天您会发现,原来禅就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