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1941年蘇德坦克大戰

按照傳統看法,人類史上最大規模坦克交戰被認為是普羅霍夫卡坦克戰,發生於1943年7月12日的庫爾斯克會戰南線戰場。

然而經多年考證研究,這場坦克大戰的參戰坦克數量和坦克損失數字,都比早先說法縮水了不少。因此,普羅霍夫卡坦克大戰作為“最大坦克戰”的地位已經受到質疑。一些學者認為,發生於1941年7月的森諾反擊戰,才是人類最大規模的坦克交戰。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蘇軍KV-1坦克發起突擊

森諾坦克戰規模,幾乎是普羅霍夫卡之戰的三倍

普羅霍夫卡坦克戰,發生於1943年7月12日。當時在庫爾斯克南線,德國第3裝甲軍和黨衛裝甲軍發起大規模突擊,試圖突破蘇軍綿密的防線。為遲滯德軍攻勢,蘇聯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發起大規模反擊。

按照傳統說法,蘇軍投入600多輛坦克,德軍也投入500多輛坦克,雙方總數達1200輛。蘇軍號稱擊毀德軍坦克400餘輛,自己也損失相當。但根據後來蘇聯和德國的解密檔案,德軍實際投入坦克大概只有200多輛,蘇軍也只投入了400多輛坦克。而且,德軍坦克的絕對損失不超過80輛,蘇軍戰場損失雖然近400輛,但多數可以被修復。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普羅霍夫卡坦克戰

因此,長期以來被稱為“人類最激烈的裝甲碰撞”,只是史料的錯誤記載。人類真正最大的坦克交鋒則是另一場大戰,這就是1941年7月6日在白俄羅斯爆發的塞諾反擊戰。

在森諾戰役中,蘇聯投入了兩個機械化軍,共1400餘輛坦克。德軍則投入了了三個裝甲師,共500-600輛坦克。雙方坦克總數接近2000輛,數量遠超過了普羅霍夫卡大戰,幾乎是後者的三倍。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1941年的德軍裝甲集群

蘇聯兩個精銳機械化軍,向森諾發起反突擊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向蘇聯發起突然襲擊。在最初一週裡,德軍的閃電戰發揮了驚人的效果,蘇聯邊境防禦被撕得支離破碎。6月28日,德軍攻佔明斯克,蘇聯西方面軍第3、第10集團軍等部隊被合圍,7月9日大部被殲。明斯克戰役,德軍聲稱俘虜蘇聯紅軍32.4萬人,繳獲坦克3332輛、火炮1809門。

在被圍蘇軍尚未全殲的情況下,德國裝甲集群開始向斯摩稜斯克方向繼續突擊,坦克部隊前鋒直指第聶伯羅河和西德維納河。為了控制德維納到第聶伯一線的橋頭堡,德軍的攻擊編隊分為兩個進攻拳頭,分別指向奧爾沙和維捷布斯克。其中攻向維捷布斯克的,是德國第3裝甲集群麾下的第39摩托化軍,由哥特上將指揮。7月4日,作為攻擊前鋒的德國第7裝甲師佔領勒貝爾,並繼續向東推進。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德軍坦克突入蘇聯境內

進攻奧爾沙方向的,是古德里安大將的德國第2裝甲集群第47摩托化軍,前鋒為第18裝甲師。與此同時,該軍的第17裝甲師被派往佔領森諾市(位於明斯克東北大約160公里),作為左翼的策應。

與此同時,為遲滯德軍裝甲集群對斯摩稜斯克方向的推進,蘇軍司令部決定以第七機械化軍和第五機械化軍發起一次反突擊。反突擊的目標,集中在奧斯特羅夫諾村和森諾市方向,進攻開始時間定在7月6日上午。

第五機械化軍和第七機械化軍,隸屬於蘇軍第20集團軍麾下,均是蘇軍在戰前編制的大規模機械化兵團,坦克編制數量極多(但卡車等用於支援部隊的車輛偏少)。其中,第五機械化軍編有三個師,分別是第109摩托化步兵師,第13坦克師和第17坦克師,坦克總數有927輛,另外還有第467、第587炮兵團作為火力支援。第七機械化軍編有兩個坦克師(第14坦克師、第18坦克師),坦克有509輛。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斯大林的長子雅科夫,當時是第14坦克師第14榴彈炮團炮兵連的一名軍官,他也參加了這場戰役。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斯大林長子雅科夫

在空軍方面,蘇軍則有第23混合航空師和第12轟炸機航空師提供空中支援,共有150至300架作戰飛機。

蘇軍兩個機械化軍面對的德軍裝甲部隊,開戰初期有第7、第17裝甲師,大約300-400輛坦克。7月9日,裝備有209輛坦克的德軍第12裝甲師也加入了戰鬥。德國空軍方面,則有W·馮·里希特霍芬指揮的第八航空軍負責空中支援。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蘇軍T-34坦克

缺乏協同的蘇軍坦克大攻勢

由於缺乏大規模機械化兵團指揮經驗,蘇軍第20集團軍對兩個機械化軍的指揮是分散進行的,互相之間缺乏配合。位於左翼的蘇聯第五機械化軍,進攻地點在托爾皮諾和佐託沃村附近。位於右翼的蘇軍第七機械化軍,進攻地點則在切爾諾戈斯特尼察河的轉彎處。蘇軍四個坦克師在50多公里寬的戰線上,以一字排開的方式平推前進,無疑分散了突擊的兵力。

戰鬥在7月6日上午準時打響,位於中央的蘇軍第18坦克師成功收復森諾市,將當地的德軍第17裝甲師擊退,蘇軍旗開得勝。但是,位於右翼的蘇軍第14坦克師卻進展不利,在切爾諾戈斯特尼察河一線遭到德軍第7裝甲師的頑強抵抗,無法繼續突破。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森諾反擊戰態勢圖

蘇軍第14坦克師的一位參戰者瓦西里·古列耶夫在回憶錄《坦克中的人》(the Man in Armor)中描述了切爾諾戈斯特尼察河上的戰鬥:“我軍坦克部隊,多達一百輛戰車衝到了河邊,但德軍保持了沉默。我駕駛的BT-7坦克試圖渡河,但是敵機突然出現,轟炸開始了。在坦克附近爆炸的一枚炸彈碎片,摧毀了我們的右側履帶,BT-7坦克只能在現場轉圈,無法繼續前進,我們不得不放棄了它……”

第一天結束時,蘇聯第20集團軍指揮官帕維爾·庫羅奇金向鐵木辛哥元帥報告稱,戰鬥遭到挫敗,主要是炮兵和坦克之間缺乏協同。而且,坦克進攻也缺乏航空方面的支持,因此在德軍轟炸下損失很大。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被擊毀的T-34坦克

第二天(7月7日),更激烈的戰鬥圍繞森諾城區展開,昨日被趕出城區的德軍第17裝甲師重新發起反攻。蘇聯第18坦克師在第5機械化軍配合下,頑強擊退了德軍進攻。然而,右翼的第14坦克師在切爾諾戈斯特尼察河的進攻再次失敗,蘇軍在此地損失了11輛KV-1重型坦克和24輛T-34中型坦克,佔第14坦克師新式坦克數量的一半(共74輛)。

第三天(7月8日),森諾一帶的戰鬥也漸漸陷入困境,由於損失過大,第18裝甲師和第5機械化軍的部隊被迫從森諾城區等地撤退。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德軍3號坦克

第四天(7月9日),德軍第12裝甲師作為增援部隊,在第17裝甲師右翼發起進攻,德軍兩個裝甲師將蘇聯第5機械化軍第13、第17坦克師的部分部隊包圍,擊毀了大量蘇軍坦克。在全面失利的局勢下,蘇軍在當日大約下午16時30分全面停止進攻,第20集團軍各部均撤退到奧爾沙一線轉入防禦。但是,被德軍包圍的第5機械化軍部隊,一直堅持戰鬥到了7月20日。

據後世俄羅斯歷史學家研究,蘇軍在森諾反擊戰中損失了多達832輛坦克(步兵傷亡只有幾百人),德軍則損失了大約300輛坦克和4個步兵團。然而,關於德軍的損失爭議很大,西方歷史學家認為德軍只損失了27輛坦克,其他單位的損失也在忍受範圍內。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大批被遺棄的T-34坦克

探討蘇聯坦克進攻失敗的原因

參戰的德軍坦克兵弗蘭茲·哈爾德在1941年7月9日的日記中寫道:“在德國第二裝甲集群北側,敵人從奧爾沙方向對第17裝甲師發動了一系列強有力反擊。這些反擊被擊退了,我們在坦克上的損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人員損失卻相當大。”

由於德軍奪取了戰場控制權,因此在當地發現了大量蘇軍遺棄的坦克,除了老式的BT-7坦克外,還有新式的KV-1、KV-2、T-34甚至是HT-130噴火坦克。除了嚴重損壞的坦克外,一些坦克被遺棄的原因明顯是燃料耗盡。還有很多被丟棄的蘇軍坦克僅僅是受了輕傷,比如履帶損壞或者發動機故障,在德軍看來都是能夠修理如新的。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被遺棄的T-34坦克

這些情況,充分暴露蘇軍在坦克使用方式上的嚴重缺陷。儘管蘇軍擁有先進的KV坦克和T-34坦克,但是各級指揮官完全沒考慮到坦克特性,盲目制定作戰計劃,讓坦克脫離步兵和後勤保障,甚至在沒有炮兵和空軍支援下盲目衝鋒,導致很多坦克在進攻途中得不到修理和燃料補給,在輕傷甚至完好狀態下就被迫放棄。

德軍在戰鬥中也顯示出了豐富的經驗和不一樣的作戰特點。德軍仍擁有大量老式2號坦克、38t坦克,3號坦克和4號坦克數量並不多,而且坦克火炮均難以威脅KV坦克和T-34坦克,但是德軍並不是用坦克去直接攻擊蘇軍坦克,而是充分利用步兵武器、反坦克炮和作戰飛機去消滅對方。因此,德軍參戰部隊雖然都是裝甲師,但損失卻多是步兵和炮兵,坦克損失反而較少。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斯大林之子參戰

斯大林長子雅科夫被俘時的照片

另外,德軍裝甲部隊有一個重要原則——坦克損失數取決於能否控制戰場。理論上,戰場上損壞的坦克大部分都是能夠修理的,因此只要在戰役結束後控制戰場,就能將自己一方坦克損失減到最少,而將敵方坦克損失增加到最大。從這個邏輯看,德軍損失300輛坦克(戰場損傷)和損失27輛坦克(無法修復的絕對損失),這兩種可能性是可以同時成立的。另一方面,蘇軍卻因為指揮失誤和後勤保障不足,832輛坦克遭到完全的損失,這也是很殘酷的歷史一幕。

值得一提的是,斯大林長子雅科夫參加了第14坦克師在切爾諾戈斯特納察河沿岸的戰鬥,並在7月9日後隨著部隊撤離。但是次日(7月10日),斯摩稜斯克會戰就打響了,第7機械化軍殘部在德軍裝甲集群追擊下損失慘重,整個第20集團軍也幾乎全部陷入合圍。7月16日,雅科夫在大盧基鎮附近的戰鬥中被俘。1943年4月15日,雅科夫在集中營內被納粹殘酷槍殺。(作者:陶慕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