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提出“攻心为上”的真正用意,诸葛亮为何不听马谡良言相劝

马谡,字幼常,荆州襄阳宜城人,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授予马谡参军之职,对他深为器重。

襄阳记曰:公元225年,诸葛亮正式率军南征,马谡送行数十里。诸葛亮说:虽共事多年,今日分别,愿再闻良言。马谡答道: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诸葛亮听马谡之计,七擒孟获,使蛮人心服口服,终诸葛亮之世,南蛮都未再反。

以上就是诸葛亮南征一事的主流说法,但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今天,魏某就探讨一下马谡“攻心为上”的真正用意,及诸葛亮是否真听了马谡的劝告!

马谡提出“攻心为上”的真正用意,诸葛亮为何不听马谡良言相劝

一、失败的南征

关于诸葛亮南征一事,历来都是肯定的居多,很少有人持反对意见。

但事实上,诸葛亮南征,就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蜀汉政权虽取得了军事上的暂时胜利,但并没有收获什么实际好处。

《襄阳记》载: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返。《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但这些话都纯属扯淡,完全不可信。

《李恢传》载:南土平定,李恢军功居多,封安汉将军。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李恢身往扑讨,除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费用。

《张嶷传》载: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其郡徒有名而已。苏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复反,张嶷使反间计,除掉了隗渠,诸种皆安。

由此可见,诸葛亮南征之举,除了劳民伤财,并无多大益处,而且还给后世留下了隐患。

一是派军驻守南中,消耗蜀汉的军力、物力。虽然《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得胜班师后,表示不留兵镇守南中地区。但此话同样不可信。从马忠、李恢、张嶷、张表、龚禄、霍弋等人的事迹,就能看出,蜀汉朝廷还是在南中布置了一部分兵力的。

二是掠夺南蛮人力、物力,引起仇怨。这一方面,谯周说的最明白。公元263年,邓艾兵至成都,刘禅君臣有避祸南中之意,谯周阻道: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偪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此患国之人也。

马谡提出“攻心为上”的真正用意,诸葛亮为何不听马谡良言相劝

二、南征的反对者

诸葛亮发动南征,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的,有一些蜀汉名臣是持反对意见的,甚至同诸葛亮一伙的荆州人,也有人反对。

王连,字文仪,荆州南阳郡人 ,蜀汉名臣,任丞相长史。诸葛亮准备亲征南中,王连劝道:“南中自古就是不毛之地,瘟疫盛行的地方。您是全国指望依赖的人,不宜举国之力,冒险征服。”在王连的再三进谏下,诸葛亮只得暂缓南征的打算。后王连死后,诸葛亮还是旧事重提,最终还是发动了南征。

李邈,字汉南,广汉郪县(今四)人,为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诸葛亮死后,刘禅素服发哀三日以示悲悼。在此举国哀悼之际,李邈却上书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下狱诛之。

以上王连、李邈都是诸葛亮南征的反对者,因史料有限,不能得知其他的反对者,但绝对不只两人而已。

马谡提出“攻心为上”的真正用意,诸葛亮为何不听马谡良言相劝

三、马谡“攻心”战略的真意

按传统的方式来理解:

在诸葛亮南征前,马谡提出著名的“攻心”战略,但诸葛亮事实上并未听从马谡的劝告。“七擒孟获”只是后人编造的谎言,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而孟获投降后,关于对孟获等人的处理上,诸葛亮是将他们带往成都,名义上授予官爵,实际上是监视、控制,而不是将孟获等留任在故土。从这一点也可看出,所谓七擒孟获,完全站不住脚。既已七擒,降服其心,又何必多次一举,将孟获带到成都看押呢。

关于马谡“攻心”论的新解:

魏某认为马谡并不是诸葛亮南征的支持者,而是和王连、李邈等一样,都是诸葛亮南征的反对者。

在诸葛亮南征前,马谡数百里相送,最后提出“攻心”论,他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让诸葛亮“七擒孟获”,而是想劝诸葛亮打消出兵的念头,不要去征讨南蛮。

从西汉武帝开通西南夷后,南蛮地区就不停的叛乱,尤其是在东汉后期,这种叛乱更加频繁。以两汉时期的强大国力,都不能彻底解决南蛮问题,以当时蜀汉的状况,就更加不堪了。

因此,马谡并不赞同诸葛亮用军事方式,去解决南蛮问题。而是要用儒家的办法去解决,即实行仁道,以恩义为先,去收服南蛮的人心,这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雍季之论”、“臼犯之谋”,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雍季、臼犯都是春秋时晋文公手下的谋臣,晋、楚城濮之战前夕,晋文公向二人问计。臼犯主张用诈谋;雍季说,诈谋虽能得逞于一时,但不是取胜的长久之术。后来,晋文公用诈术取胜,但在行赏时,却把雍季排到臼犯前面,并解释说:“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臼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

马谡的“攻心”论,无疑是“雍季之论”,可惜诸葛亮不能用。

(如有不足,欢迎赐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