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如果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听取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会成功吗?

神农大红袍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在晚年六出祁山,反攻魏国,最终没能如愿,还客死途中。很多喜欢研究三国的朋友经常就会问一句,为什么诸葛亮一定要从祁山这条路线北伐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其实当时北伐明确可行的路线有两条,一条就是诸葛亮走的祁山线路,另有一条是出斜谷。诸葛亮当时选择的是出祁山,进陇右,攻击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然后一路北上。

  当时诸葛亮还设了疑兵之计,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于斜谷,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这是在建安六年。

  难道北伐的路就只有这两条吗?其实也不然,大家知道横在蜀国和魏国之间的秦岭作为川中第一大山,算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只要翻越了这座山脉,下山就是一马平川的魏国。

  所以当时在北伐的时候,大将魏延曾经建议过诸葛亮,为何不翻秦岭,出奇兵?这就如当年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出其不意,造就了自己的神话。肯定是那座山非常不好翻,敌人才没觉察。

  如果当年诸葛亮采用了魏延这条建议翻越秦岭攻取长安是否也可以像拿破仑一样再次造就神话,中原是否已是囊中之物呢?

  这个假设只能凭各人去想象,诸葛亮当时也是无奈才提出的北伐,所以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这样的压力下,他所定制的计策当然以保险为第一。

  翻越秦岭虽然可行,也能收到奇兵之效,但是毕竟要冒很大风险。稍有不慎,那就是连魏军面都没见就可能全军覆没的结果。所以,诸葛亮并没有冒险。





月夜luck


我来回答!

根据当时军事情况,魏延的建议必不能胜。原因有三:

第一,诸葛亮何许人也?不说演义,三国志中记载,真实的诸葛亮在政治,文学,军事上也是蜀汉第一人。诸葛亮善于处理国政,军事次之。根据当时魏国军事部署,出兵子午谷只能深陷重围,被敌歼灭。当时魏国军队无论将领还是士兵素质都是最好的,当然魏国面积也是最大的,相当于吴蜀之和了。诸葛亮分析即使子午谷突破,由于后方支援不继,即使到达长安也不可能攻城略地,必定被歼灭,枉费这些战士性命,甚至动摇国本。

第二,蜀国军事力量不像演义里说的那样,雄兵几十万。以当时蜀国人口推算,蜀国可能有几十万军队,但还要守各方城池,能北伐的军队也就十万左右。这个军事力量对于魏来说太少了,即使全部奇袭子午谷,到达长安也不可能一帆丰顺,因为魏国至少六七倍的兵力可以机动拦截。魏国将领比蜀汉也多几十倍 真正的战争,蜀国完全占下风,不要被演义骗了!

第三,打仗打的是钱💰。在当时农耕为主的社会,北方大部分是平原,蜀汉只有个四川盆地是平原,经济实力根本不对等!南方山川丘陵较多,以部落或家族式居集,不利于招兵买马。中国历来多数北方势力统一全国,南方逆势而上的也就明太祖朱元璋了。

所以,诸葛亮考虑的比较全面,在当时是可行之策。魏延的计谋属于投机者!


新说点评


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胜算不大。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长安能不能打得下,而是在于打下以后怎么办。诸葛亮之所以不走那条路就是担心孤军深入粮草不济,并且没有民众基础,一旦被曹魏截断退路,那只有死路一条。

其次,从综合实力来说,蜀国明显弱于魏国。以弱打强只能寄希望于曹魏集团内部分解,但是诸葛亮到死也没等到这一天。倒是诸葛亮去世以后,蜀军在退回途中就发生了火拼。

再者,东吴的动向极为关键,一旦蜀魏两国战争陷入焦灼状态,东吴不见得一定会帮西蜀。

最后,咱们反过来看,魏国这时候也灭不了蜀国,其实也是一样道理。尽管魏国强于蜀国,但是并不是压倒性优势,何况东吴在那边看着呢。后来西晋灭蜀国时,姜维并不能把蜀国担当起来,内部分解严重,吴国更是自身难保,等着魏国来灭。

总之,以当时的形势判断,诸葛亮北伐无论战术怎么调整都无法摆脱战略上的被动。我的理解诸葛亮坚持北伐其中一个重要考量就是以攻为守,要不然我真的无法认为他是个聪明人。


中原一条虫


不会成功,补给是最大的问题。

因为秦岭山路崎岖难行,军队翻山不光是士兵带着武器,需要牵扯到战马,草料,粮食,油盐酱醋,锅碗瓢盆,被褥衣服。

而且不是上午出发下午就能到,要翻山越岭安营扎寨,想想都是麻烦。

不要被电视剧耽误了,任何一次战场不是在本土的战争,都要牵动很多资源。

魏延军如果真的走子午谷,那么后勤补给的问题就解决不了。

再者,就算补给问题解决了,成功穿越了子午谷,军队早已经人疲马乏,更严重的问题是孤军深入,魏延军那么一点部队,面对长安守军,根本没有后续的兵力支援,该如何作战?


全民猎杀老年人


孔明北伐的目的是去抢魏国控制较小的地盘以图日后发展,并不去占魏国重镇长安,因为蜀国的实力太弱了,打长安意未着全面开战,说白了孔明只想打一场局部战争。


国宝word哥


能成功个屁,带5000人能把长安打下来?吹牛不上税!长安汉朝是副都重镇,5000人能攻下来纯粹扯,民国时候军阀有枪有炮打西安几个月没攻下,参考下


漆黑的太阳与血色之月


肯定不会成功,魏延的意思:带五千人马,穿子午谷越秦岭直取长安。嗯,先别说粮食孜重这些你怎么带着翻山越岭,再退一万步,魏国没有防备你走这条路,就算魏延能到达长安城下,区区五千人马怎么够攻打魏国要地长安,万一短时间打不下 魏国援军一围上来里外夹击这五千人还不够塞牙缝的,再退一万步长安太守不战逃跑,魏国也不可能放弃长安不要的,魏国大军到来魏延区区几千人守得住长安城么?要知道诸葛亮可远在祁山那边,算来算去孤军深入都是送死而已,长安虽是要地,却并非皇城,起不到斩首奇效的。



楚狼2008


历史没有假设


陈克坚68703255


不得不说诸葛亮有点过于慎重了,蜀国不管是国力还是军力都比不上在中原之地的魏国,靠一部一个脚印攻城拔寨根本不现实,就算暂时占领了一些城池,也会引得无数魏军源源不断的赶来,只有突袭长安才能让魏国首尾不接,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在西线的魏军可能无暇估计诸葛亮的主力部队跑回长安守城,这样就算主力部队回防也是疲惫之师,所以还是很有可能的,诸葛亮至少应该试试而不是全部否决


神农大红袍


应该成功的可能会大一点,这和下象棋一样,用一车一炮配合好了,会在对方将边上来回折腾,对方有车炮马也没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