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笔下的貂蝉:深明大义、胸怀天下

貂蝉以一身的光芒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无处可寻,她短暂出现的一段时间,改写了一段历史,但也留给了后人重重地谜团,貂蝉的出生和后来的去向如何考证?

罗贯中笔下的貂蝉:深明大义、胸怀天下

三国志里提到的是,吕布曾与董卓侍妾私通,被董卓发现,用手戟掷吕布,吕布躲闪。这是貂蝉最早的原型,董卓侍妾,并没有说名字,也没有说和王允有什么关系,后来王允因此策反了吕布,杀了董卓,也再没有交代这个侍妾。

罗贯中笔下的貂蝉:深明大义、胸怀天下

罗贯中把这个小故事发挥了一下,说成是王允设下美人计。增加了谋略的成分,也让故事变得更好看。

在罗贯中笔下,貂蝉是《三国演义》中最为重要的一位女性形象,其善歌舞,色伎俱佳,虽无更多的过人之处,但却凭借自己的美貌在诸侯争霸的战乱年代,辗转于各诸侯之间。

为报答王允义父之情,为东汉匡扶社稷之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奇女子,她摆脱了原始版本中的狭隘小家,义无反顾地走向了《三国演义》的胸怀天下。

罗贯中笔下的貂蝉:深明大义、胸怀天下

在《三国演义》之中,正是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奉先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被戮,才有了儿女情长武功盖世吕布的白门楼上的殒命。

貂蝉形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个清一色男人争霸的世界里,成功地显示出了一个绝色女子的胆量与智慧,正是这种非凡胆量的展示与高度智慧的运用,加速了汉末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崛起,从而使已经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得以继续延续。

也就是从罗贯中这里,貂蝉也一改此前百年间的不太正面的形象,真正成为了此后数百年间深受民众欣赏的深明大义、美丽聪慧的女性,直到今天。

罗贯中笔下的貂蝉:深明大义、胸怀天下

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来比喻。

“闭月”就是貂蝉的代称。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被义父王允瞧见。

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虽说是一个典故,但足可见貂蝉其人的美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