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楊被禁賽冤不冤,不冤,這要從“禮”說起

某天,孔子坐在自家廳堂的太師椅上打著瞌睡,思考著人生,他的兒子孔鯉從他面前逃避式的匆匆經過,孔子叫住自己的孩子,“兒啊,你學詩沒有”,鯉答道:“沒有呢”,孔子說:“不學詩,就不懂得怎麼說話”,鯉退而學詩。

他日,孔子又獨自站在自家的院子裡,仰望天空,思考人生,這時,倒黴的兒子又匆匆從父親眼前晃過,孔子喊住自己的兒子,“兒啊,學禮沒有啊”,鯉戰戰兢兢地回答道,“沒有呢”,孔子表情凝重的說,“不懂得禮,就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立身處事啊”,鯉退而學禮。後來,鯉成了一位誠實的普通人。

這個典故叫做“孔鯉過庭”。孔鯉是孔子的獨根苗,出生時,魯哀公特送去一條大鯉魚祝賀,孔子便給兒子起名孔鯉,字伯魚。可見,孔子是多麼的注重“禮”。

孫楊被禁賽冤不冤,不冤,這要從“禮”說起

中國,是一個特別講禮的國度。“禮”是道德觀念,是行為準則,是對他人表示尊敬的態度和動作。

人,在任何情況下,不能“失禮”。失禮,往往就會“失理”。就會“吃虧”。

2014年5月,孫楊參加全國比賽,因為心臟不適,誤服了“萬爽力”,結果被中國反興奮劑中心查出陽性。當時決定對孫楊進行處罰,領導說不上報,當時孫楊不同意。但是,孫楊的母親替孫楊答應了。那時有領導“罩住”,所以後來“相安無事”。我們常說,勿以惡小而為之,但是,正如孫楊母親所說:對得起組織,對得起領導。孫楊此次失之於“禮”。

也許我們的明星往往光環過於耀眼,也許因為有組織和領導的周全,這件“小事”也就過去了。但是,這的確是孫楊運動生涯的一次恥辱性“失禮”。

俗話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近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對孫楊的禁賽8年。剛得到這個消息可謂群情激昂,紛紛指責裁決的“不公”。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相的浮出水面,人們又似乎看到了我們因為“失禮”導致的“理虧”。

孫楊事件始於2018年9月4號,幾名自稱是國際興奮劑管理檢查公司的工作人員上門要對孫楊進行賽外反興奮劑檢查。孫楊一開始非常配合,但是隨後自稱是孫楊的粉絲工作人員要求合影簽名,並且一直對他進行拍攝,這讓孫楊非常反感,他認為侵犯了他的肖像權。而且,除了主檢測官身份無誤外,其他兩個都是臨時工:一個是在校學生,另外一個是護士,根本沒有工作證明。這讓孫楊覺得自己沒有被尊重,覺得對方的行為完全有辱人格,所以孫楊團隊拒絕了接下來的尿檢。

孫楊被禁賽冤不冤,不冤,這要從“禮”說起

這本來是小事一樁,作為奧運冠軍,名人自應有名人的氣度,何必和“臨時工”一般見識。但是,見過太多大世面的孫楊團隊卻真的和“臨時工”一般見識了,況且,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結果是雙方發生了有失身份的衝突。本來,我們說有話好好說,萬事撇不開一個“理”字,“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這樣,才不會失去我們的風度,我們才不會失“禮”。但是,我們真的失禮了。

孫楊的失禮,等於失去了對規則的尊重。在規則面前,無論你是名人還是臨時工,都是要遵守,因為規則的本質就是一視同仁。,無論你有多大的來頭,也不允許在規則面前為所欲為。正如《檢察日報》所言,孫楊不配合藥檢的原因有二,一是無知,二是無視。說白了,孫楊被禁賽8年,根源就是自己無禮!實質就是:不講理,不講禮!

我們常說,名人也是人,這個社會現在是個崇尚明星的社會,社會給了你無上的榮耀和利益的同時,也要求你更應該懂“禮”,我們常人不懂禮,是一個人的形象問題,可以冠之以“潑婦”,“無賴”的稱謂;名人不講禮,是公眾形象問題,是社會影響問題,往大的說,更是國家形象的問題。

中國人自古就遵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本,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末。而“修身”,需要我們一生中不斷的修養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具體行為表現就是擇善而從,博學於文,並約之以禮

孫楊被禁賽冤不冤,不冤,這要從“禮”說起

作為名人,更應從修身做起。更應“約之以禮”,否則,就不是孫楊母親說的“對不起兒子孫楊”那麼簡單。希望我們的名人們還是多讀點書,書中自有黃金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