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守黑 ·「第十七幅」



人常常羨慕現實中沒有的東西,先生畫的樹、綠洲、草堂都是他心中想出現而現實中不全有的東西。多年的嚮往,在他心中生了根,並且隨著時間日漸長大的鮮活景象,隨時調動,隨著一筆兩筆的靈性的展開,他們就排著隊奔向碗底,他來不及仔細選擇,一邊畫,一邊刪除掉不該出現的筆墨,定稿就成這種模樣。


平淡必須用激情來體現,以冷淡表現平淡只有令淪入平平。好像電影裡一個弱智的角色,必須要用一個最聰明的演員才能演好,畫面展示的寧靜,需要他知道景物運動和走向的規律,才能多種取少,少中取精。就像大水庫關閉多年,突然開啟閘門,瀑布飛留不可遏止。相反,如果看兩眼畫兩筆,抄襲自然,激情無流處生根,如何噴湧?


從看不見躁動的地方,我們就能找到先生靈魂的住屋,正想走出來,看看繁花彙集的初春的景色。


歐陽修有句;“殘雪壓枝猶有橘,凍蕾驚筍欲抽芽”。表現了,冬和春兩股勢力正在爭奪世界的一個瞬間。他胸有成竹,尊重雙方個性化的美像一個父親看兩個小傢伙摔跤,沒有否定冬的寒冷,也不抹殺春的活力。有一份兒子健壯的得意,又唯恐那個孩子摔傷了。可以說是不薄冬天愛春天。

這張畫有很細密的地方,也透出空靈之氣,這是生活修煉的結果。當然,如果離開了獨特的表現能力,任何修煉也只能沉默。


[作者小簡]


白雲千載

知白守黑 ·「第十七幅」| 平淡必須用激情來體現

劉知白(1915——2003),號白雲,晚號如蓮老人等,安徽鳳陽人。1933年考入蘇州美專,後拜顧彥平為師,隨師潛心臨摹顧氏“過雲樓”藏畫。1948年在廣西全州提出“學時有他無我,化時有我無他”的畫學主張。其藝術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既繼承傳統精髓,又注重形式的創新,最終法古變今,創造了潑墨大寫意山水畫的新技法,成為中國畫傳統的最後守望者和新世紀創新的前行者,即他已經站在了傳統與現代的臨界點上,預示了新世紀中國水墨轉向抽象與表現的歷史趨勢。出版有《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劉知白》《劉知白中國畫集》及《清氣和詩醉墨痕》《知白守黑》《秋水長天月下簫·劉知白作品賞讀》 等研究其藝術的專著二十餘種。


知白守黑 ·「第十七幅」| 平淡必須用激情來體現

柯文輝,男,1935年1月25日生於安徽省安慶市,當代著名書畫評論家、鑑賞家、美術理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研究員。曾任當代國畫大師劉海粟秘書十年,其間與劉海粟、林散之、李可染、錢君陶等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90年代在中國話劇研究所從事學術研究。1993年起享受突出貢獻政府津貼。


知白守黑 ·「第十七幅」| 平淡必須用激情來體現

誦 讀


安麗麗 筆名:幔簾隔燕,遼寧省錦州人,小學教研室主任。市優秀教師、教壇新秀。酷愛文字和品壺談茶,尤喜詩詞,擅長朗誦。
一直堅信:讀書是邁向高貴的最低門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