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陪学,老母亲如何hold住多重角色?

居家陪学,老母亲如何hold住多重角色?

防疫居家期间,我身兼数职,多重角色随时切换——

早上起床,我是钟点工。打扫卫生,收拾昨晚娃们大闹天宫留下的残局。

然后,变身保姆。喊娃起床,催促大宝刷牙洗脸上网课,帮助二宝穿衣梳头哄早饭。

接着,兼职班主任。检测上课软件,监督课堂作业,随时关注群消息,时不时还要河东狮吼几声:

“你怎么上课不认真!”

居家陪学,老母亲如何hold住多重角色?
居家陪学,老母亲如何hold住多重角色?

穿插着,切换成幼儿园老师。带着二宝做游戏,唱儿歌,扮小动物过家家。

偶尔偷个空追求职业梦,锁在房间里和伙伴连个线,讨论疫情下如何转型做线上培训师

打开门秒变调解员,因为此时两只“神兽”早已打成一团。

居家陪学,老母亲如何hold住多重角色?

更多的,是全职煮妇。一日三餐,网上抢菜,跟着APP学做大厨。

晚上,“队友”回来,我早已全面崩溃,然后哀嚎一声:“天哪,疫情早点过去吧,娃们快点开学吧!”

居家陪学,老母亲如何hold住多重角色?

更让我这个中年老母不能接受的是,这一天我的情绪犹如过山车,一会儿因为孩子生气怒吼,一会儿因为自责而母性大发。深深懊恼自己即使苦修多年,学当教练,学习正面管教,可一次疫情就把我打回原形!

思考混乱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疫情之前,一切都很和谐,而疫情之后,家中却是一片混乱?

我痛定思痛,总结出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疫情前,彼此都有规律的作息。孩子每天按时上学,大人正常上班,互不交叉。

其次,白天,彼此都有独立的空间。正因为空间独立,晚上回家后大家相处时更有爱,沟通时更有心。所谓空间产生距离,距离产生美,千古不变的道理啊。

毕竟人的内在需求都十分相似,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需要自由,掌控,连接。

因为需要自由,五年级的儿子,难以在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还能按时上课以及完成作业;因为需要连接,4岁的女儿总是拉着我或哥哥陪她玩;因为需要掌控,我希望家里整洁有序,俩娃自主玩耍,我能有自己的空间。

而疫情期间,这些需求共同挤在一个狭小的时空里,因为得不到满足,混乱自然产生。

混乱的背后,其实是全家对秩序的需求。秩序能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

创建有秩序感的生活

怎样才能创建有秩序的家庭生活呢?思来想去,得先想办法搞定这些神兽们!

于是,我拿出备课的认真和动力,为创造有序的家庭生活设计了几个妙招,并且尝试了几天,发现颇有成效——

1 Hold住自己,做一个自律有序的自己

企业中,学习如何管理他人之前,都是先学会如何管理好自己。家庭中更是如此。

两娃总是晚起,究其原因,是睡得迟;睡得迟,是因为我没管他们;我不管他们,是因为我很疲累;我忙碌了一天,晚上只想葛优躺,任由他们自行玩耍,更没精力坚持让他们按时作息。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的混乱状态,是因为我内心对自律的“放弃”,由着自己的情绪掌控了我的行为,被动地应对各种情况,焦虑也由此而生。

因此,改变,也必须从自己做起。从现在起,先让自己变的有序,有律,并坚持。

不要问为什么,身为父母,以身作则是王道。

2 制定家庭“每日计划表”

既然要朝夕相处,那么,制定家庭“每日计划表”就非常重要,这是让一切变得有序的工具。

“每日计划表”是指一个家庭每天要共同面对的事情。这需要全家一起来制定,计划表包括3个步骤。

第一步:事无巨细,全都列下来。

我的工作安排。比如,课程研讨,每周写作等。

儿子的日常活动。比如,每天上网课,写作业,阅读。

女儿的日常活动。比如,早教学习,亲子游戏等。

还有各种家务。

我在带领家人做计划表时,用的是便签纸,方便粘贴拿取。有趣的是,四岁的女儿也用画画的方式,表达了她要做的事,图中粉色的便签就是她的“功课”。

第二步:按照“想做/必须做”矩阵分类。

这样就分成了四个象限,如下图所示:

居家陪学,老母亲如何hold住多重角色?

第一象限:必须做的,同时也是想要做的。我们列出了:一起阅读,一起游戏。

第二象限:必须做的,未必是想要做的。如哥哥上网课,妹妹收拾玩具,我做饭洗碗等等。

第三象限:不是必须做的,也不是想要做的。如监督哥哥作业,整理床铺,每日买菜等。

第四象限:想要做的,但不是必须做的。如哥哥玩电子游戏,大人刷手机、看电视等等。

用“想做/必须做”矩阵分类,有个好处是能够很直观地区分出:哪些事重要,哪些事紧急,哪些事不重要不紧急。比如,我很快发现,像买菜、整理床铺、拖地都不是必须每天要做的。将这些事平摊到一周内去完成,大大节省了时间,可以把时间用在那些第一象限的事上。

第三步:补充第一象限里的事件。

我们做完这个矩阵之后,发现第一象限“想做/必须做”里的事件似乎很少,于是我们加入了这些:家庭时光,互动游戏,睡觉仪式,一起大笑,一起吃晚饭等。

这一步很重要,是连接彼此关系的需求。同时,因为这些事被放在了第一象限,就具有了仪式感,给整个家庭增添了很多乐趣。

比如,当我儿子写上“一起大笑”时,我们全家笑成一团,一向严厉的爸爸也笑得无比开怀,非常欢乐,亲子关系也拉近了许多。

3 明确分工和规划时间

当家庭“每日计划表”完成后,将必须做的那一象限单独列出来,明确分工和完成时间,时间每天可按实际情况有微调。

所谓责任到人,就是这个道理。公司团队管理如此,家庭中更是如此,这是老母亲创造独立空间的独门秘籍。

我们后来将这些事情单独列在了一张大白纸上,挂在了家里的墙上,颇有点包干到户的感觉。儿子很高兴地领了几件活:晒衣服,中午洗碗,带妹妹玩,并且标注了具体时间。

4 坚持执行,每周召开庆功会

坚持,这个道理谁都懂,贵在父母以身作则。

每天可以睡觉前简单回顾,以认可和鼓励为主,每周再召开庆功大会,让孩子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时刻,庆祝大家取得的任何成绩,同时每天的计划执行也有了很大的动力。

我们目前的庆功大会的方式是,全家一起吃一个冰激淋。

这里,我特别想分享一下,制定完计划后的那天,大家开始各司其职:女儿在她房间里收拾玩具,慢腾腾的,多次央求我帮她收拾,我忍住了;老公吃完饭,却迟迟不动,不去收拾桌子上的饭碗,,我也忍住了;儿子打着游戏,过了9点也没去洗澡,我还是忍住了……

过了几天,我就忍习惯了,因为我发现,当我真的“撒手不管”时,大家就会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了。

俗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各位中年老母亲,请懂得hold住自己,做一个自律有序的自己。同时,也要Hold住自己的“不忍”,方可成就自己的“大谋”。

居家陪学,老母亲如何hold住多重角色?

来源|深学客户端

感谢浏览

深圳少年派

在这里,我们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居家陪学,老母亲如何hold住多重角色?

合作电话:0755-835217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