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建宁公主,拥有奢华公主府,为何府邸被世人称为鬼宅?

查伯


建宁公主在《鹿鼎记》中,是一位性格刁蛮任性的公主,为康熙皇帝的妹妹,是书中男主角韦小宝的七个夫人之一,当然这只是《鹿鼎记》中的建宁公主。而她的原型则是和硕恪纯长公主。



和硕恪纯长公主是皇太极的第十四女。在顺治时期她嫁给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后曾先后被封为和硕长公主、和硕建宁长公主、和硕恪纯长公主。而和硕建宁长公主的丈夫吴应熊则先后被封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

本来建宁公主和吴应熊的官位、爵位不断提高,他们的日子应该好些,但是因为吴应熊的父亲是吴三桂。后来吴三桂反清,从而发生了清朝著名的三藩之乱,如此建宁公主也被牵连,她的生活则被打乱。

当时吴应熊和其子吴世霖被康熙皇帝下令所杀,后来康熙皇帝亦平定了三藩之乱。而此时的建宁公主则就是家破人亡了。虽然康熙皇帝也称安慰过建宁公主,说她是被叛臣所累,然而在事实面前,建宁公主终究是有丧夫丧子之痛的。可想而知建宁公主内心深处的悲痛。


虽然如此,但生活还需继续,就这样建宁公主又走过了三十年的岁月,后来在他六十三岁时离开了人世。

而建宁公主府是位于堂子胡同和石虎胡同之间,而这个府第在当时则被称为是凶宅、鬼宅,这是为什么呢?

据传,建宁公主府夜里不仅能听到有丝竹的声音,还有女子幽怨之声。因为这座府第曾位建宁公主的府第,而建宁公主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并且建宁公主在丧夫丧子后还在此居住,她一生可谓悲惨,生活之悲痛亦有幽怨之情的。所以建宁公主府被称为凶宅、鬼宅多少是和此有些关系的。


同时建宁公主府一开始并非是建宁公主得到府第,在明朝时期就建成有了这座府第,在此亦居住过有名的人物,比如有一种说法就是吴三桂在此居住过,而相传吴三桂爱妾陈圆圆的幽魂就在此常年游荡。而在清朝乾隆时期著名大臣纪晓岚的《悦微草堂笔记》中,就曾记载这座宅第闹鬼,所以,这座曾经建宁公主居住过的建宁公主府就被称为鬼宅、凶宅了。


中孚鉴


在北京堂子胡同和石虎胡同之间,有一处灰土瓦硬山顶的深宅大院。这座古宅在清朝时期,由于它的主人是建宁公主,曾经一度极为奢华。

然而在建宁公主去世后,世人却把它称为鬼宅,以致后来成为京城四大鬼宅之一,为什么这么漂亮的古宅,最后却成鬼宅了呢?

(建宁公主剧照)

想要揭开这个秘密,还得从房子的主人身上找答案。

说到建宁公主,很多人都会想到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刁蛮任性的建宁公主。

在小说里,建宁公主是康熙帝的妹妹。不过,这个身份和历史中的建宁公主有很大的出入。

其实,历史上的建宁公主并非康熙帝的妹妹,而是康熙帝的姑姑,顺治帝的妹妹。可见其出身有多尊贵。

然而,建宁公主的命运却一波三折。早在她2岁时,皇太极便因病去世,而她又是庶妃所生,所以在宫中并不得重视。

清朝公主在政治上都负有和亲的使命,因此公主多远嫁蒙古,以继续 “满蒙一家亲”的政策,达到国家稳定和统一的目的。

建宁公主却不仅被留在了京城,顺治还把位于堂子胡同和石虎胡同那里的深宅大院,也就是我们开篇说的那座古宅,装饰一新,赐给她为公主府。

(清帝赐的公主府)

为什么建宁公主能得到如此隆厚的待遇呢?

这就要说到建宁公主的婚姻了。

当时清廷实行 “崇满抑汉”的策略,权力和荣耀集中在满族大臣的手中。汉臣不管多优秀,却总是被满臣排挤,在朝廷上更是不被看重。

然而,建宁公主的额驸偏偏是一位汉人。且这桩婚姻还是顺治帝赐婚,孝庄文皇太后主婚的,由此可见,这桩婚姻被重视的程度很高。

那么,这个汉人是谁呢?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面子呢?

这个汉人就是吴应熊。

吴应熊在历史上不是个大人物,可是他有个很厉害的爹吴三桂。

(吴三桂剧照)

吴三桂本是明末名将,是个在军事上很有经验,且英勇善战的人。

然而随着李自成进京,明朝灭亡后,由于李自成的属下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吴三桂以此为借口,投降了清军。并放清军入关,最终让清军取得了中原。

此后,吴三桂在剿杀大顺军及南明政权的时候,更是异常勇猛,立下了不世之功,因此深得清廷信任和器重。

虽说统一了中原,但各反清起义却时有发生,清廷的政权并不算稳固。

为了拉拢吴三桂,清廷在吴三桂打下云南后,封他为平西王。让他率兵镇守云南,以稳固清王朝江山。

但是,终归是异姓王,又是汉人,清廷还是多有忌惮。于是,极力对他进行和亲。为什么要和亲呢?

其一,赐婚公主,是对吴三桂的拉拢,让他更加荣耀显贵的同时,对清廷感恩戴德。

其二,联姻后就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一家人还能打一家人吗?

其三,借联姻的机会,将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扣”在京城,当作人质,以达到控制吴三桂的目的。

(吴应熊剧照)

所以,在顺治的安排下,13岁的建成公主,和吴应熊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自此,建成公主才离开皇宫,和吴应熊住进了被铺陈得金碧辉煌、焕然一新的公主府。

婚后,身为额驸的吴应熊,受到了清廷的不断加封和礼遇,建成公主也封号不断,一时二人极为显贵。

这番锦上添花的行径,当然不是顺治帝看在妹妹建成公主的分上。而是做给远在云南的吴三桂看的。让他知道,朝廷不仅重视他,还对他的儿子和儿媳也是极为看重。其目的自然是要他对清廷继续效忠,不要有造反的想法。

建宁公主和吴应熊一再得封,身份显贵,生活更是锦衣玉食。因此二人婚后相敬如宾,感情也非常深厚。

后来,建宁公主又陆续生下了吴世璠和吴世琳。这无疑给家里带来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两夫妻也因此更加恩爱。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到康熙亲政后,建宁公主却遭遇了人生大不幸。

(三藩之乱)

原来,康熙认为三藩拥兵自重,是个很大威胁。同时,三藩扩军备战一直是清廷负责钱粮,每年所拨银粮都是一笔极大的开支。也就是说清廷无疑是出钱给藩王养兵,在康熙看来,这可是养虎为患,所以削藩势在必行。

但是,一直山高皇帝远,在云南做着“土皇帝”的吴三桂,绝不愿意将权力拱手相让。

这样一来,双方的矛盾也就日益尖锐,最终导致吴三桂扛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发动了叛乱。

吴三桂在叛乱之前,曾派使者秘密进京,想把吴应熊带回云南。

但吴应熊一方面不愿意妻离子散,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最终没有听从吴三桂的劝说离开建宁公主。

不过,他还是把康熙要撤藩的消息,提前告诉了使者,并将长子吴世璠交由使者带走。

吴三桂发动叛乱后,平南王尚之信和靖南王耿精忠也立刻遥相呼应,一时各地纷纷响应。

这让清廷大为恼怒。一方面清廷对尚之信和耿精忠多有安抚,另一方面为了还以颜色,清军倾巢而动,主攻吴三桂。

当然,曾是帝王坐上宾的额驸吴应熊,也受吴三桂连累,成为逆臣贼子,被清廷凌迟处死。而他和建宁公主所生的儿子吴世琳,亦同罪处死。

在吴应熊和吴世琳被处死前,建宁公主曾哭求康熙帝免其死罪。但在政治面前,建宁公主的哭求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最终,她只能眼睁睁看着丈夫和儿子先后被处死。

(康熙剧照)

三藩之乱平定,康熙帝的皇权得到了巩固。

康熙很同情建宁公主的遭遇,多次下诏抚慰,后来也称,吴应熊的死是受“叛寇所累”。

但人死不能复生,在偌大的公主府里,建宁公主再也不能看到丈夫和儿子们的身影了。

在建宁公主剩下的岁月里,清廷渐渐将她遗忘。她最终在悲痛和寂寞中悄然死去。

建宁公主去世后,公主府一度空置,由于无人打理,院中杂草丛生。

据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附近的人常常能听到院子里传来阵阵丝竹之声,抑或有女人悲声吟诗之声,或悲泣呜咽之声。

本来,世人对建宁公主的命运便极为同情,再加上种种关于公主府的鬼魅传说,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公主府闹鬼的事越传越玄。

清代中期,大学士纪晓岚还将公主府闹鬼一事,收录在了《阅微草堂笔记》中。这无疑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所以从清朝中期,公主府便成了一座让人谈之色变的鬼宅。

(参考资料:《清史稿·吴三桂传》等)


张生全精彩历史


在历史上建宁公主的原型人物是皇太极的十四女,在顺治十年嫁给了吴应熊,顺治十六年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

吴三桂谋反,建宁公主丈夫儿子都被杀害

不过后来吴三桂谋反,建宁公主的丈夫吴应熊,以及他们的长子吴世霖受到牵连被杀。

只有他们的二儿子吴世璠因为留在云南暂时逃过一劫,但后来在吴三桂死后,叛乱很快就被清朝平定,吴世璠也选择了自杀。

自此,建宁公主家中男丁一个不剩,虽然康熙帝可怜她的处境,赏赐了她一些财物,但儿子和丈夫全部被杀,这样的结果又怎么是金钱能弥补的。


建宁公主死后,公主府一直处于荒废的状态

在康熙四十三年,六十三岁的建宁公主病死,曾经奢华的公主府一直都被废弃,而且也没有什么后人去祭拜,自然是越来越荒凉。

后来逐渐有人说建宁公主府成了鬼宅,而且越传越玄,当时还有不少人宣称听到公主府有哭泣声。

也有一些书生写成话本,将建宁公主府描述成了一个鬼怪杂居之地,这些消息在京城流传的很广,成为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此后建宁公主府一直都被封存,而且也没有人居住,几乎成了一座废墟。


东方大史


因为早在明朝时,此宅便已发生人命案。

鬼宅的起源

民间时常有这样的现象,即如果某某遭受了厄运,便把问题与其住宅联系起来,认为其住宅风水好不好,房屋所面对的方向是否有问题等等。甚至如果一所住宅,住进了几代人都遭受祸害,这样住宅就会被认为是“鬼宅”。

比如传言京城有四大鬼宅,其中之一就是位于西单石虎胡同内,这里曾经是清朝时著名字建宁公主府邸。那么这座曾经繁盛的公主府,是如何演变成人们口中的鬼宅的呢? 石虎胡同这座公主府建造于明朝,明末崇祯皇帝时,此处是内阁首辅周延儒的府邸。

周延儒的“府邸”

周延儒是明末著名的宰相,负有文名,年轻时科举连中二元,文笔功夫甚是了得。可是生逢乱世,周延儒注定当不了太平宰相。这不崇祯皇帝令周延儒去督军,然而周宰相文才很厉害,而对于打仗却不行,临阵畏缩,又不敢逃跑,于是只好天天给崇祯谎报军情。崇祯在北京皇宫里收到周延儒的捷报,一开始很高兴,决定要给边关守将论功行赏,后来真相败露,崇祯皇帝大怒,遂以欺君之罪抄了周延儒的家,并且下旨令周延儒自尽。崇祯十六年(1643年),周延儒在家里自缢而亡,不久崇祯也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崇祯一死,李自成攻入北京。因李自成的部将占有了明朝边关守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园园,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而降清,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被战败。吴三桂在后来一统中原的战争中,为清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笼络吴三桂,清朝除封他为平西王,世代镇守云南外,皇室还主动与他联姻,将建宁公主嫁给了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

建宁公主

建宁公主是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姑。与吴应熊结婚后的建宁公主两口子并没有跟随吴三桂去云南,而是在京城周延儒府邸定居。周延儒府邸被清朝皇室赐予建宁和吴应熊两人作为婚后居住的公主府。建宁婚后与额附恩爱,且生下了多个子女。可是1673年,在清朝撤藩政策的刺激下,吴三桂起兵反清,康熙大怒,索性下令处死了吴应熊和建宁公主的长子吴世霖。建宁公主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度过了孤苦的余生。


由于这座公主府两任主人死于非命,于是有人说这座府邸风水不好。特别是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添油加醋说公主府“北壁一门,又横通小屋两楹,僮仆夜宿其中,睡后多有魅舁出,不知是鬼是狐,故无敢下榻其中。”从此建宁公主府是鬼宅便流传开了。

这些鬼宅传说都是夸大其词,主要是建宁公主晚年独居,庭院缺乏打扫而有所荒废,而建宁公主去世后,此宅几十年无人居住,长了些杂草树木,加上野生动物出入,便给人一种阴森之感。而其实建宁公主也活到了63岁,在清代公主普遍早逝的环境下,算是最长寿的公主之一了,鬼宅之说不攻自破了吧。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不喜欢吃白菜


所谓鬼宅,凶宅,大约是这个宅子闹鬼。鬼为什么要闹呢?因为鬼有怨气,建宁公主府如何有怨气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解惑。

真实的建宁公主

建宁公主其实并非大名鼎鼎!

与其说建宁公主大名鼎鼎,不如说金庸大师的《鹿鼎记》大名鼎鼎。如果说没有《鹿鼎记》,恐怕知道建宁公主的人也许并是很多。

的确,《鹿鼎记》中那个整天喊着“小桂子”,刁蛮泼辣,有虐人及被虐喜好的公主,被古灵精怪的演员,诠释得非常记忆深刻!

而在历史上,真正的建宁公主却没有这么好命。建宁公主的原型是和硕恪纯长公主,原本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真实身份是康熙皇帝的姑姑,而并非《鹿鼎记》所演的是康熙的妹妹。

她确实被许配给了吴应熊,不过,与电视剧不同的是,建宁公主不是康熙皇帝许配给吴应熊的,而是由孝庄皇太后主婚,下嫁给了吴应熊。建宁公主大婚的第二年,爱新觉罗·玄烨,即历史上的康熙皇帝才出生。

建宁公主作为政治工具嫁给了吴应熊

公元1644年3月19日,崇祯皇帝在煤山的一株老槐树下自缢身亡,算是基本结束了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

清军入关后,李自成,吴三桂,张献忠是关内三股较大的势力。其中,李自成于1644年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 只不过在第二年的5月份,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山。

失去了大明依靠的吴三桂,望风转舵的他最后也归顺了大清,并被封为平西王,奉命永镇云南,兼辖贵州。与其他降官不同的是,吴三桂一直拥有一支,由自己独立统率的小部队。

这个吴三桂,也不是个什么忠贞报国的好人。

他本是明朝很器重的大臣,后来为了表示自己对大清的忠诚,对那些起兵抗清的明朝后裔,却不遗余力地去斩尽杀绝。这种人,想他永远忠诚于你,想来都有些痴人说梦。

更何况,吴三桂的队伍都是兵精将壮,实力非常雄厚,这一支在云南边境的队伍,天高皇帝远,着实为清廷所忌弹,放心不下。

于是,由多尔衮做大媒,将大清皇帝皇太极的女儿,和硕公主下嫁给吴三桂儿子吴应熊,并封吴应熊为"和硕额驸",但必须长驻北京。吴应熊名义上是驸马,实际上吴三桂留在北京的人质,以次挟制吴三桂。

这那里是结婚呦,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政治婚姻!


吴三桂造反 建宁公主家破人亡

当明朝在北方的政权彻底灭亡之后,南方的明朝势力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称帝,史称“南明”。

朱由榔是南明的末代皇帝,父亲是桂端王朱常瀛。1646年朱由榔袭封桂王,又在肇庆称监国,同年11月宣布即皇帝位。因此,朱由榔依靠大西军的余部,在西南一隅持续抵抗清军。

1659年,吴三桂攻下云南,朱由榔南逃缅甸。1661年,吴三桂出征缅甸,消灭了南明最后一个政权。

自从吴三桂攻下云南之后,就开藩设府,镇守云南,总管军事民务。慢慢地,吴三桂为大清立下了更多的功勋。同时随着权力和声势的增大,吴三桂的野心日渐暴露,他与大清的矛盾,也从若有若无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尖锐。

此时的大清,已经是康熙亲政了好几年了。公元1673年,康熙削藩。同年11月,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终于在云南发动了叛乱。

最后的结局是:

吴三桂在南方开始造反,康熙皇帝就在北京拿他的儿子和孙子开刀,直接杀了吴应熊和次子吴世琳。一下子就把吴三桂的如意算盘打落了!

你以为康熙会看在公主的情分上,饶了吴应熊一命?真是笑死人哦,公主和吴应熊本来就是政治婚姻,你都造反了,还有什么情分可讲!深受打击的吴三桂急火攻心,没多久就一命乌呼了。

在吴三桂发动叛乱之前,吴应熊的大儿子吴世璠从北京秘密逃走。他在南方苦苦支撑三年之后,于1681年在昆明自杀,三藩之乱结束。

建宁公主孤独死去

三藩之乱中,建宁公主的丈夫和两个年长的儿子都送了命。公主和两个幼小的孩子一起,被幽禁在宫中。等所有的战乱都平息之后,为绝后患,康熙皇帝又下令处死了建宁公主的两个年幼的孩子,以及吴应熊其他的孩子。

就像是一场噩梦,33岁的建宁公主,突然间就家破人亡了。自己的孩子、丈夫一个个都死在屠刀之下,连两个少不经事的孩子都未能幸免。

据说,后来康熙皇帝经常下诏慰藉公主,谓其"为叛寇所累"。

公主,真的是"为叛寇所累"吗?

当初的婚姻是谁作主,非要建宁公主下嫁吴应熊的呢?

是谁?究竟是谁?把只有13岁的公主丢给吴应熊,任由公主在吴家生根发芽。最后,又连根拔起!单单留下一个肝肠寸断的33岁的母亲,和满是鲜血淋漓般回忆的公主府!

曾经熙熙攘攘的公主府,如今是残灯孤影,凄凄凉凉。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如何在孤单的深夜里,没有幽怨的哭泣?

1704年,63岁的建宁公主饱受了30年的丧夫丧子之苦,病逝于公主府。

但是,公主凄凉哀怨的故事却永远永远地留在了人间,给这座有过热闹繁华的公主府,披上了一层神秘又恐怖的外衣。

三少说:

生在皇家,皇子争权夺位,公主作为政治工具和亲,都是什么事哦!


三少yun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北京的堂子胡同和石虎胡同之间,有一座规模庞大且历史悠久的宅院。记得三百多年前,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地位尊崇的清朝公主,她与夫君子女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的生活都是奢华至极,而且时不时还会有亲朋往来,好不热闹。



而今,这个曾经豪华热闹的府邸孤零零的坐落在那个角落。老北京的人都说,这座府邸是鬼宅,或许是因为这座宅子的主人心中怨恨难平,才会在时隔几百年以后还传出凄婉哀怨的吟诗声吧。


很多人好奇这座府邸究竟是清朝哪位公主的?提起这座宅子的主人,很多人都熟悉,她就是清朝的建宁公主。她是皇太极的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阿吉格,康熙的姑姑。记得《鹿鼎记》中曾有这样的桥段,建宁被赐婚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雄。却被韦小宝“横刀夺爱”,最后建宁成为韦小宝众多美女妻子中的一位。可是,小说终究是小说,不能代替现实。历史上,建宁公主的命运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建宁公主命运多舛,生在皇家,本应锦衣玉食,一辈子无忧无虑。奈何,皇家亲情淡薄,皇室子女很难有选择自己婚姻的权力。而建宁公主就是被政治联姻牺牲的一个棋子。12岁的建宁公主被赐婚给了云南王吴三桂的儿子,质子吴应雄。


提到吴三桂,他在顺治元年任明朝的山海关总兵,可是却在“山海关大战”的阵前投降清朝,不仅是开关献城,成为清军入关的重要“引路人”,并且在之后剿灭李自成,攻灭南明小朝廷的过程中,皆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帝王多疑,吴三桂作为一个汉人,纵使为清朝出生入死,战功赫赫,也难以换来清帝百分百的信任。他被封为云南王,赐封云贵之地。可是为了避免他居功自傲,又把他的儿子吴应雄留在了京都,皇帝的眼皮底下。为了安抚吴三桂,还特意把建宁公主下嫁给留在京城的吴应雄,给他额驸的身份,使他安心的待在京师。


虽然建宁成为了政治联姻的工具,但是好在成婚后,他们夫妻恩爱,并孕有众多子女。可是,帝王终究无情,随着康熙“平三藩”计划的展开,吴三桂带兵反叛,建宁公主短暂的幸福生活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孤寂,丈夫死了,孩子死了。午夜梦回,她会不会突然惊醒,会不会有那种前一秒一家人还其乐融融的围在一起,下一秒周围就只剩下自己一人孤零零的活在世间的绝望感。无人知晓,每个午夜时分她有多无助。


就这般,她一人幽居在偌大的公主府上,沉浸在她与额驸一起吟诗作画的回忆中,沉浸在她与孩子们一起放风筝玩闹的回忆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老去,死去。

今时今日,公主府中那些“幽怨之声”或许正是她对皇帝哥哥的无情,对自己命运的悲剧的声声控诉。


轻撷棠梨


什么大名鼎鼎的建宁公主,什么恩宠万千的刁蛮公主,什么幸福安康的清朝贵女,都是假的。事实上,建宁公主并没有像《鹿鼎记》中描述的那样,和韦小宝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并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韦双双。

历史上的建宁公主也并不是康熙皇帝的妹妹,她其实是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她不仅没有得到过父亲的宠爱,就连自己的婚姻也只是被当做政治的筹码。建宁公主在自己13岁的时候便被指婚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一方面是为了嘉奖吴三桂对清朝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牵制他的势力,此时的建宁公主根本就没得选择,只能听从顺治帝的安排。而康熙对自己这个姑姑其实也并没有多么关心,因为和江山社稷相比这个庶妃所出的姑姑并没有那么重要。

建宁公主曾多次被更改封号,无论是和硕公主还是金福格格,亦或是和硕建宁长公主都无法改变她并不得重视的事实,若不然也不会从一开始就被利用,也不会被康熙皇帝狠心的杀害全家。建宁公主和吴应熊成婚以后,吴应熊就被借口留在京中当做人质,前几年的时候,因为吴家对清朝建朝有功所以一直有着优厚待遇。作为公主额度的吴应熊,和公主成亲以后即被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直到康熙七年还依旧被受命为少傅兼太子太傅。



而建宁公主的幸福安康却停留在了康熙13年,那一年因为其父亲造反的缘故吴应熊和建宁公主与他所出的第一个儿子均被处以绞刑,念在其他人没有缚鸡之力,建宁便和幼子一起被幽禁。

后来,云南被平定以后,建宁公主的第二个孩子也被康熙杀害,而她仅剩的女儿最后被派去和亲,重复着和建宁一样的命运。这大概也是身在皇家的无奈吧,建宁根本别无选择,中年丧夫又丧子,女儿远嫁,这让本来就毫无依靠的她更加变得孤苦伶仃。



一个皇家贵女,在30多岁时突然被告知家破人亡,这对建宁来说无疑是噩梦般的存在,而小说中对建宁疼爱有加的康熙在现实中根本就没有在意过他姑姑的感受。让年纪轻轻的建宁一个人独居这诺大的公主府内,终日思念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日日受着煎熬,连诉苦都无人可找。


中年的悲剧和晚年的凄凉为建宁公主的命运增添了伤感气息,同时也让早年奢华的公主府变得神秘起来。

现在位于堂子胡同和石虎胡同之间的民族大世界,它的前身便是建宁公主府。自家人都死去以后,这座公主府便变得冷清,只剩下建宁公主留在这座大宅院里生活,形单影只。

清康熙四十三年,享年63岁的建宁公主离开了人世,这座宅子便被当时的人称为“凶宅”。

据说是因为在夜间的时候能够听见丝竹之声,偶尔还夹杂着女子幽怨的吟诗声,然后就有人猜测是建宁公主的亡灵,因为悲叹自己的遭遇便在死后在院子里盘旋。不过这其实更像是民间对建宁公主的同情而自然形成的传说,毕竟鬼怪之事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小姐姐讲史


历史上的建宁公主,既不是康熙皇帝的妹妹,也不是韦小宝的刁蛮红颜。她嫁给了平西王世子吴应熊,最后被康熙把丈夫和儿子杀了干干净净,自己度过了孤苦无依的一生。老北京人传言她冤魂不散,所以府邸也就成了有名的“凶宅”。


建宁公主名为爱新觉罗.阿吉格,是皇太极的第十四个女儿,也就是顺治皇帝的妹妹,康熙皇帝的姑姑。她在顺治十年(1653)年时,由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做主,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当时这位公主才13岁。任何人都知道,这是一桩政治婚姻,是满清拉拢吴三桂的手段。而吴应熊之所以居住在北京,本身也有人质的味道,

哥哥和侄子都是皇帝,公公是威震西南的平西王,建宁公主的地位自然尊崇无比。她和吴应熊的夫妻关系,应该也是比较和谐的,两个人共同孕育了四个儿子。但富贵而又和谐的生活很快就遭遇了危机,因为吴三桂造反了。

吴三桂在起兵之前,曾考虑过吴应熊的安全问题。他秘密派人潜入北京,想要把吴应熊一家接走,但被吴应熊拒绝,最后只是将长子吴世璠悄悄地带回了云南。吴应熊之所以做出留下来的决定,是因为他不相信康熙会痛下杀手,毕竟外有吴三桂重兵做为威慑,内有建宁公主的亲属关系做依托,应该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但康熙的思路明显和吴应熊不一样,他是决心彻底解决吴三桂的,所以没有任何犹豫。吴三桂康熙十二年末起兵造反,康熙皇帝转过年(1674年)就杀了吴应熊和他的儿子吴世琳(霖)。这一下,已经差不多占据了江南半壁的吴三桂,气焰顿时弱了许多。只是,建宁公主由此失去了丈夫和一个儿子,并实际上处于康熙皇帝的软禁之中。

建宁公主的悲惨生活并没有结束,随着吴三桂势力的败亡,她面临着更大的打击。吴三桂死后,他的部将拥戴吴世璠做了周国(吴三桂政权的国号)的皇帝,在清军的攻势之下退居五华山(位于昆明,是吴三桂的老巢),最后自刎而死,时年十六岁。

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乱,自然不肯放过吴三桂的子孙,建宁公主和吴应熊的两个年幼的孩子、以及吴应熊妾室所生的儿子,全被康熙下旨处死。至此,建宁公主成了彻底的孤家寡人,往后余生只能在悲伤之中度过。


康熙行如此杀伐之事,是出于稳固政权的考虑,但对于建宁公主来说,却是极为悲惨之事,康熙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所以觉得对这个姑姑十分歉疚,虽然将她置于软禁之中,但在生活上还是给予了很多关照。可是对于一个心如死灰的女人,这一切明显是多余的。

建宁公主最后在1703年去世。据说她死之后,人们时常仍能在午夜时分,听到公主府邸之中有女子婉转哀叹,于是建宁公主府“凶宅”之名广为传播,无人敢靠近。而之所以有这样的传言,大概是人们实在同情她的遭遇吧!


李飞叨


建宁公主这个人物虽然在电视剧中出现,其实她在历史中是真实存在的,她是皇太极十四女,本名阿吉格,是康熙皇帝的姑姑。

十多岁的建宁公主嫁给了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婚后就住进了她的府邸,但是后来吴三桂造反。导致吴应熊和公主的次子吴世琳都被康熙处死,长子吴世璠兵败自尽。建宁公主成了寡妇,孤独寂寞的活到六十多岁,其一生命运是悲惨的。而且传闻建宁公主府邸有闹鬼之说,是四大鬼宅之一,却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得从她府邸的来源开始:建宁公主府邸并不是在清朝时期建立的,而是在明朝是就存在。

曾是明末宰相周延儒的府邸,周延儒作为一个文人,文采自然没得说,但是打仗就不擅长了,清兵入关后,崇祯皇帝派他去督军,指挥打仗。周延儒在战场上不仅临阵脱逃,多次吃了败仗,但是又怕皇帝处罚,所以多次给崇祯皇帝去信说打胜了,以此谎报军情。后来周延儒的所作所为被崇祯发现了。周延儒家被抄了,自己也在家中自缢而亡,清军入关后,周延儒的府邸也就被赏赐给了建宁公主。

也许是建宁公主府的风水不好,前后两人主人都亡,建宁公主离世后,这座宅子就被称为鬼宅。

据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北壁一门,又横通小屋两楹,僮仆夜宿其中,睡后多为魅舁出,不知是鬼是狐,故无敢下榻其中。

并且在夜间还能隐隐听到丝竹之声,偶尔还夹杂着女子幽怨的吟诗声,也许这是建宁公主亡魂在感叹自己的命运悲惨吧。

所以几任主人的死给这座宅子戴上了鬼宅的帽子,这座府邸才会传闻是四大鬼宅之一吧。


绝尘的时光


但凡看过《鹿鼎记》的朋友,对建宁公主这个名字不会陌生,她是韦小宝七个老婆之一,名副其实的野蛮女友,电视剧中的建宁公主是康熙帝的妹妹,因为不愿意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而将其阉割,最后成了韦小宝的老婆,命运倒也不算跌宕起伏。

但是影视剧中建宁公主的原型和硕建宁长公主的命运则相当的悲惨,她的一生真的只能用惨来形容,那么,究竟是有多惨呢?

建宁公主在历史上更多的是被叫做和硕恪纯长公主,封号多有变化,本文就称之为建宁公主。建宁公主是皇太极的最幼女,不过只是庶女,所以最开始被封为和硕公主。等皇太极去世,福临继位,即顺治帝。顺治将这个妹妹嫁给了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这是建宁公主悲剧的开始。

吴三桂降清之后,并没有被清政府信任,清廷需要吴三桂,但对其又存有忌惮,毕竟吴三桂手中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所以吴三桂出镇各地为清廷征战的时候,其长子吴应熊一直住在京城,其实就是质子的存在,等建宁公主13岁的时候,就让吴应熊做了额驸。

六年之后,被封为和硕长公主的建宁公主改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但似乎过了没多久,就又改封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建宁公主和吴应熊的长子吴世霖也出生,生活似乎是平静如水的,但是皇家哪有什么平静的日子?

吴三桂和清廷之间,谁也信不过谁,吴三桂其实是想实现半独立,所以顺治末期,吴三桂和清廷之间的矛盾就已经很尖锐,到了康熙时期,这种矛盾就更大了。1673年,吴三桂假意扯藩被康熙帝摆了一道,于是吴三桂反了。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中,一直待在京城的建宁公主无法置身事外。

吴三桂刚一反,康熙就将姑父吴应熊下狱,到了第二年,康熙帝将吴应熊和其子吴世麟处死,而建宁公主因为是康熙帝的姑姑免于一死,和两个年幼的儿子以及吴应熊的其他年纪小的庶子被幽禁在公主府,从此失去了自由。

后来康熙帝还对这个姑姑的遭遇惋惜,颇有恻然之情,但康熙帝从来没有去建宁公主府看过姑姑,只是遣乳媪以及亲近侍卫去看望建宁公主,安排的倒还算是贴切。只是建宁公主刚刚从失去丈夫和长子的悲痛之中缓过劲来,到了1681年,三藩平定之后,康熙帝又下令将吴应熊的所有儿子全部处死,这其中还有建宁公主所生的两个儿子。

这一年,建宁公主41岁,谁也不知道这个公主以怎样的心情看待自己的过往,她的婚姻本就是政治联姻,不是她自己求来的。到了后来,吴三桂反叛,建宁公主却要为这段婚姻付出代价,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三个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离她而去,皇室对她从来不曾仁慈。

但她又能如何呢?她无法抗争,只能默默吞下这命运的“馈赠”,41岁,她失去了所有,只能如活死人般困在建宁公主府中。我们很难想象她后来的日子是如何过的,一天天,一年年,春夏秋天,轮番交替,那些应季出现的景致,她无人诉说,或许会在府中独自吟唱着忧伤的诗歌。总之,建宁公主又独自活了二十三年,一直到1704年,建宁公主去世。

建宁公主府就这样空了下来。说起来这个建宁公主府在明朝时期是大学士周廷儒的府邸,是崇祯帝赐给首辅周廷儒的宅子,周廷儒此人也算是少年得志,二十岁就中了状元,但在官场上的表现却很不怎么样,《明史》更是将其纳入《奸臣列传》中。

后来,周廷儒因为玩弄计谋欺骗崇祯帝而被崇祯帝要求自尽,当时是1643年的腊月,周廷儒就是在这座建宁公主府中自尽的,他死后,崇祯帝要求籍没其家,这座府邸就空了下来。十年之后,这座府邸就成了建宁公主和吴应熊的家。没想到建宁公主住进去之后非但没有让这座府邸阳光起来,反而让这座府邸更加死气沉沉,毕竟这座府邸里的男主人和三个儿子都被杀死了。

建宁公主独自在这府中生活了二十多年,然后这座府邸又空了二十年,直到后来成了右翼宗学所在,即皇子们学习的地方,再二十年,右翼宗学迁走,这座老府邸被乾隆帝赐给了治水名臣裘曰修。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这一时期建宁公主府的怪事,说是这座府邸因为年代久远,是有怪事发生,“北壁一门,又横通小屋两楹,僮仆夜宿其中,睡后多为魅舁出,不知是鬼是狐,故无敢下榻其中。”

也就是说在府中的两个小屋内,原本是僮仆在住,不过很多时候,等僮仆睡着后,常常不知不觉被抬到外面,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时间长了就没有人敢住进去。不过有一个名叫钱生的琴师不在乎那些事,他敢住在其中,而且并没有发生怪事。

后来有一次,他关好门外出有事,回来却看到桌子上多了一个崭新的雨缨帽,似乎是狐所为,但谁又知道呢?这是纪晓岚写的故事,至于是不是事实,就很难说了,不过这个建宁公主府早在建宁公主去世之后,就开始成为“凶宅”。

民间流传着建宁公主府的传说,传说到了夜晚,建宁公主府内常有丝竹之声,甚至还能听到女子低低的饮泣声。这传说多半是时人对建宁公主悲惨一生的慨叹,或许是想象建宁公主生前的最后二十多年就是这样,一夜夜在哭泣中度过的,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