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唯一孙子,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祭奠奶奶受触动,决定回国工作

70年前,1949年,在重庆解放前夕,一位瘦弱文静的女子,死在了敌人的枪口下,留下了不足两岁的儿子,但是她即使打上自己的性命,也不肯向敌人吐露一个字的秘密。

她是我们熟悉江姐。

我们对她的印象多半来自电影《烈火中永生》的形象——蓝旗袍、红外套、白围巾的刚烈女共产党员。

江姐唯一孙子,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祭奠奶奶受触动,决定回国工作

英勇就义的夫妻俩

现实中的江姐,原型是江竹筠。

1920年,江竹筠出生在四川自贡的一个贫苦农家。幼年随母亲到重庆。为了贴补家用,10岁时江姐就到一个织袜厂做了童工。

1939年,她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服从组织安排,并且刻苦学习,掌握了会计技能,以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工作做掩护,从事党内通讯联络工作。

1943年,为了掩护彭咏梧的身份,组织又一时无法与彭咏梧当时的妻子取得联系,为了尽快解决工作任务,市委和党员江竹筠商量,希望她假扮彭咏梧的妻子,此时未婚的江竹筠虽然有些羞怯,但明白工作任务的重要紧迫,接过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此后两年,两人为了共同的事业配合默契,在朝夕相处中,两个年轻人逐渐产生了感情,在组织的同意下两人正式结为夫妻,并生育一儿取名彭云。

江姐唯一孙子,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祭奠奶奶受触动,决定回国工作

1948年1月,丈夫彭咏梧在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被敌人砍下头颅,并且挂在城门上示众,牺牲时他只有33岁。

江姐悲痛万分,但痛苦并没有冲垮她刚强的意志,她决定回到丈夫英勇牺牲的“战场”,继续战斗。组织考虑她有年幼的儿子,一直阻拦,终究拗不过她,她说自己最了解当地的情况,是最适合接替丈夫工作的人选。

1948年6月,江竹筠被特务抓住,押送至重庆的歌乐山,这里是国民党的恐怖魔窟——渣滓洞和白公馆的所在地。

江竹筠被关进渣滓洞后,就被施以酷刑,狱友都担心她会不会招架不住,叛变革命,知道特务把她架回牢房,狱友们看到双手被夹得血肉模糊,几乎昏厥过去的她。从此无论长幼,都叫她一声:江姐。

1948年8月,一个年轻的女难友被营救出狱,出狱前,她问江姐是否有事情需要代办。作为一个革命者,江姐从接替丈夫那天起,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唯有年幼的儿子让她放不下。

于是她请女难友给弟弟竹安带了一封托孤信。

她在信中托付了儿子,并且希望儿子为新中国的建设出力,希望儿子终生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后来,渣滓洞的女监中,听到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江姐和女难友们激动不已,偷偷在狱中绣了一面五星红旗,当时她们并没有见过真正的五星红旗,并不知道五颗星怎么排列,于是在中央绣了一颗,剩下四颗绣在四个角落。红旗是拆下来的红被面。

这面红旗绣好之后,偷偷藏在狱中的一块砖下,可惜江姐并没有机会看到真正的五星红旗。

29岁的江姐和20多位战友一起,牺牲在看见曙光的黎明前。

江姐唯一孙子,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祭奠奶奶受触动,决定回国工作

彭云

接过奶奶遗愿的孙儿

江姐去世之后,丈夫彭咏梧的前妻谭正伦接过了抚养遗孤的任务,一手抚养了彭炳忠和彭云两个儿子,因此彭云一直视谭妈妈为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

懂事的彭云学习上一直勤奋刻苦成绩优异,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大学毕业后,进入沈阳的一家工厂就职,后来调入北京一个研究所,并与同在北京工作的大学同学易小治结婚。易小治也是革命烈士的后人,她的外公是杨开慧的舅舅。

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彭云就如愿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之后不久,他被派往美国公费留学。博士毕业后,他就职于马里兰大学,并长期定居于美国。

江姐牺牲70年后的今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江姐唯一的儿子彭云,从小就在母亲江姐的光环下成长,虽然一直不曾忘记母亲英勇就义前的遗言,但是他定居美国还是引来不少争议。

虽然身在美国,但是为了敬爱的母亲,也为了对祖国的敬意,彭云选择保留国籍,始终没有加入美国国籍。

对于为何不回国奋斗,彭云有着自己的犹豫。

其实他一直在徘徊,也想为祖国做一些贡献,但是似乎没有想好回国做些什么,没有找到合适的着力点,在思索中还没等回国人就老了。他也曾说,母亲的遗言,他还欠一半没有完成。

时代的变迁,人各有志,我们也并不应该指责彭云的选择。

江姐唯一孙子,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祭奠奶奶受触动,决定回国工作

当然,这一半的遗愿,彭云的儿子彭壮壮替他实现了。

彭壮壮在北京度过了中小学的生涯,十多年的时间都是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高二时他随父母前往美国读书。

也许是继承了奶奶以及父母的高智商,高中毕业他顺利考入哈佛大学数学系,之后又到普林斯顿攻读博士学位,在同龄人中可谓是出类拔萃。

2009年,彭壮壮担任麦肯锡集团中国区总裁,他首次回到了奶奶江竹筠的出生地,参加纪念奶奶殉难60周年的活动。在当地领导的陪同下他瞻仰了奶奶的故居,并且发表了悼念奶奶的讲话。

讲话中,他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知道自己是彭咏梧和江姐的孙子时的悲恸与震惊。回忆在即知道爷爷牺牲、奶奶在渣滓洞狱中壮举之后的夜不能寐。

远在异国他乡,他想尽一切办法找来《烈火中永生》的碟片,重温了由那段光荣与伟大的历史,作为这个影响全中国人民的伟大女性的后人,他非常振奋。

也许这就是他愿意回到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父亲没有完成奶奶的一半遗愿,他来完成。

巧合的是,彭壮壮在北京遇见了当年奶奶江姐中学时代的同学,也是后来地下党的同事何理立的孙女仲琦,两人相恋结婚,并定居北京。2019年,纪念江姐殉难70周年活动时,彭壮壮还带着自己6岁的女儿一起去参加,他希望红色的教育能够代代相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