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左右,我们村留守老人将全部离世,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随着疫情影响的持续减弱,村里的年轻人,至今为止,已经全部踏上了各自的归程。村庄就回到了她原本寂寥的样子。走在村里,几乎看不到人影,除了偶尔一两只觅食的小鸡窜出来之外,没有任何生机。


二十年左右,我们村留守老人将全部离世,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村的人口,共356人,目前的留守老人,37人,其中年龄最小的也已68岁,年龄最大的,92岁,按照正常情况,不到二十年,我们村的老人将一个个离开世界,我们的村庄将不复存在。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句话非常有道理,纵观每年春节期间回家的年轻人,几乎都是同一个因素,那就是他们家里的长辈还活着。粗略统计了一下,我们村庄的在外面买房的(镇里、县里和异地),已经占了60%以上,没买房的,也在全家齐心协力攒钱,争取在村外买房。而那些墙倒屋塌的人家,大部分是异地安家后,把家里的老人接走,从此,村庄和他们再也没有任何关联。


有一次,父亲站在一户门口长满荒草的人家说:“这家的主人曾是我童年最好的玩伴,但他们离开村子已经12年了,那些美好的过往,都将在某个日子,沉睡在记忆的相册里。”


二十年左右,我们村留守老人将全部离世,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其实,周边的村子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只要智力正常,身体没问题,都会去城市中生活,或者是在城市中找一份工作。我在外工作也有18年了,这些年,一直忙忙碌碌,勉强在县城按揭买了一套房,每次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每次在村里前前后后的逛逛,我的心里总是有一股莫名的惆怅。


那村头的老柳树,那村后的池塘,那曾经的场院,那童年的欢笑,那坍塌的校园,那拄着拐棍的老人,那通往田间的泥巴小路,那洋溢着乡土气息的麦田……,无一不在告诉我,村庄老了,她将以我们不愿看到的方式谢幕。


二十年左右,我们村留守老人将全部离世,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这些年,我也在想拯救村庄的方式。搞农家乐吧,太偏僻;搞电商吧,缺少对应的资源;搞土地承包吧,村里已经多年经历水灾;搞水果种植吧,销售问题一直是积重难返;搞养殖吧,像今年这样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回农村养鸡养鸭的小伙伴,泪洒当场。


有人说,未来农村将成为香饽饽,但从我个人的判断来看,只是一种奢望,过“心远地自偏”的田园生活,对很多人而言,更多的是潜意识里的一种渴望。


过去,大家还都有一种“叶落归根”的思想,想着无论在哪里工作,最后都要回到自己的老家,回到自己的村庄,有一天去世后,埋葬在祖坟,但是如今的中青年完全没有这个思想,哪里的黄涂土不埋人,只有有钱,在哪里都可以买到墓地。


二十年左右,我们村留守老人将全部离世,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去年,村里说起筹建“新农村”的事,响应者为数寥寥。我想,三十年之后,我再回到村庄,到时,该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呢?真不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