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關羽遇到張遼、樂進、于禁與徐晃

關羽,關雲長。名錶千秋,如雷貫耳,不多介紹。

諸葛亮寫信哄關羽,誇他逸倫超群,不用跟馬超對著槓的事,天下皆知。

如果覺得自家人吹噓的分量要打折,敵國的讚美更紮實。陳壽《三國志》裡說曹魏那邊,程昱等都說關張是萬人敵。周瑜說關張熊虎之將。

曹魏那邊一向喜歡力排眾議、說話準確的劉曄,更直白了:

“蜀小國也,名將唯羽。”

這一句話,把關羽與季漢諸將,都分開來了。

当关羽遇到张辽、乐进、于禁与徐晃

說到名將,曹魏那邊,有所謂五子爭先,張樂於張徐。

有趣的是,五子裡有四位,跟關羽有很近的交集。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先看地圖——要理解關羽和那幾位的關係,得知道這個地形。

当关羽遇到张辽、乐进、于禁与徐晃

如果您嫌這個地圖麻煩,也可以考慮,就記住從北到南,這幾個地方:

宛城——曹操當年在那裡睡了張繡的嬸嬸,丟了典韋、大兒子曹昂的地方。諸葛亮所謂中原之兵向宛洛,宛。

郾城——多年之後,岳飛在那裡破了兀朮的柺子馬,之後收了鄭州洛陽,預備直搗黃龍了。這也是關羽北伐最北的地方。

樊城——漢水之北重鎮,眾所周知。

襄陽——漢水南重鎮,荊襄最核心。

江陵——荊南最核心地帶。

當年劉表病死,曹操克襄陽,劉備帶百姓南走。曹操輕騎追,不讓劉備入江陵,遂發生當陽之戰,成就趙雲救主、張飛斷橋的傳奇。

後來曹操赤壁敗北,曹仁守江陵,與周瑜大戰經年,最後丟了南郡,走了。

期間,關羽執行了著名的絕北道:遮絕襄陽與江陵之間。當時曹魏這裡未來的太尉滿寵、五子之一的徐晃、李通們都與關羽作戰過,沒有贏的記錄。

這裡得講《三國志》的一個原則:

誇勝諱敗;且以曹魏為正統,兼蜀漢史料不齊,所以顯得曹魏那邊戰績特別好。勝利在本傳找,敗績得到別的傳裡摳。

記住這個原則,許多事都好推算了:

周瑜擊退曹仁取了南郡,關羽遮絕北道而曹魏打他的諸將均無勝利記錄,意思是啥,不難明白。

關羽vs樂進。

当关羽遇到张辽、乐进、于禁与徐晃

江陵歸劉備所有,襄陽由曹魏佔據,近十年的對峙開始。

劉備入蜀後,坐鎮江陵的,就是關羽。

五子良將之一的樂進,襄陽與關羽發生摩擦。

樂進本傳說,他討了劉備的臨沮長、旌陽長。留屯襄陽期間,擊走了關羽和蘇菲。劉備當時還跟劉璋寫信,說關羽與樂進在青泥相距。

關羽和樂進之戰的勝負如何?不知道。

只說結果:

公元213年前後,樂進去了東線,合肥。

荊州這裡,曹仁行徵南將軍,假節,屯樊

——之前樂進負責荊州方面,但到合肥後,與張遼、李典等七千人屯合肥。沒升職。

——曹仁屯在漢水北的樊,而非漢水南的襄陽。防守重心明顯後撤了。

這意味著啥,也不難猜。

關羽vs曹仁+于禁。

公元218年十月,曹魏的宛城守將侯音反了。曹仁回來討平,繼續鎮著樊城。

之後的記載,就很皮裡陽秋了。

按《三國志》曹仁傳:

“關羽攻樊,時漢水暴溢,于禁等七軍皆沒,禁降羽。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慾盡,救兵不至。仁激厲將士,示以必死,將士感之皆無二。徐晃救至,水亦稍減,晃從外擊羽,仁得潰圍出,羽退走。”

關羽傳則說:

“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曹仁一個方面總督,賁育弗加之勇,之前大局不利扛周瑜都能扛一年,這時被關羽打到幾千人守城。還虧滿寵鼓勵他。

這兩個曹魏未來的大將軍和太尉,這時就被關羽圍在樊的泥水裡。

曹魏的于禁,左將軍假節鉞軍法威重,當年就在附近的宛城臨亂不敗打出關鍵反擊的男子,被關羽打到七軍皆沒,光降兵就是三萬——三萬!

劉備打陸遜,傾蜀漢之兵,不過四萬。關羽自己在荊州,跟甘寧益陽對峙時,總兵力不過號稱三萬。

關羽這一口吃得,很厲害了。

当关羽遇到张辽、乐进、于禁与徐晃

哪位會說:這都是天災問題——其實不止如此,恐怕還得追溯到樂進。

樂進:媽的,我六七年前就跑合肥去了,這時候都死了,還能怪到我?

關羽之所以能圍樊,是因為他同時還圍著襄陽;他的水軍舟船能直抵樊城城下,說明漢水水路被他控制了

這也多少能解釋,曹仁不屯漢南的襄陽,要退到漢北的樊城了。

而要下漢水,當自揚水入沔,需要控制青泥。

——還記得之前關羽與樂進的青泥相持嗎?

——這時關羽和樂進當年的勝負,就又明顯了一層。

這時候曹魏轄下,亂軍蜂起,曹操都想遷都,關羽威震華夏,真是人生巔峰時刻。

曹操啊,一輩子沒跟困難低過頭,官渡時那麼大的劣勢,都死守不退的老奸雄,從來是人倒架不倒,輸人不輸陣,赤壁敗了都說是自己把船燒了跑路,讓周瑜撈了名氣——這麼個人,居然想遷都。

是他老了病著,還是真的怕了關羽?

當時關羽控制襄樊圍點打援,北邊已到郾城

後來岳飛襄樊北伐郾城大捷,打得兀朮考慮跑路,也就是這樣了。

關羽vs徐晃。

当关羽遇到张辽、乐进、于禁与徐晃

於是五子良將裡又一位徐晃登場。

徐晃的打法,素來以畏慎為主:謹慎,先自保。

關羽是圍點打援,徐晃也明白,耐心地等,等十二營援兵到了,才打。

徐晃聲東擊西,假裝打圍頭屯,實際打四冢。關羽帶五千人出戰——請注意,徐晃那裡的兵力優勢太大了——關羽退走。

這時徐晃做了一生最險的事:

“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

一個歷來謹慎的人,忽然這麼勇地果斷出擊,真是很出人意料了。

後來曹操表彰徐晃這麼敢打,自己從所未見。

成語“長驅直入”,就這麼來的。

於是就這樣:

曹魏動用了五子之二、未來的大將軍曹仁、未來的太尉滿寵,張遼們也在被調來途中,加上孫權後方捅關羽一刀,才算解了這個曹操晚年的最大危機,讓關羽退走了。

五子之三樂進、于禁、徐晃,再加上曹仁和滿寵,至此都與關羽交戰過了。

——樂進在襄陽,關羽在江陵相持經年。最後樂進無功,東調,關羽掌握漢水。

——曹仁來了,後撤到樊,不敢前壓到襄陽。

——關羽一路往北推,圍襄陽,據漢水,圍樊。

——于禁帶優勢兵力來援,被關羽活捉,三萬人收拾掉。曹仁(和滿寵)被圍在樊。

——徐晃靠優勢兵力,以生平未見的冒險打法,救出了曹仁。

——再加上孫權、呂蒙、陸遜們背後捅刀子,關羽退走。

關羽巔峰到敗亡,不過幾個月。

但說五子之三,兵力巨大優勢,還是防守方,卻沒在關羽身上佔到啥便宜,好像也沒錯。

“名將唯羽”。

這句話的分量,至此更鮮明些吧?

話說五子裡唯一沒和關羽正面打過的,是張郃。

但他曾被“雄壯威猛,亞於關羽”的張飛,打得僅以身免。

所以,大概,說張郃壓不過關羽,好像也沒錯。

關羽vs張遼。

当关羽遇到张辽、乐进、于禁与徐晃

五子最後一位,張遼。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裡,關羽和張遼關係都不錯。也不奇怪:山西人嘛——關羽和徐晃私下關係也不錯,因為徐晃也是山西人。

關羽和張遼有多相似呢?

——都跟同僚關係一般般。關羽跟糜芳關係不好。張遼和李典關係不好。

——都膽子大,私下跟敵將談判。關羽與魯肅“單刀俱會”,張遼獨自去見昌豨勸降。

——都有過傳奇的突陣記錄。關羽萬軍斬顏良,張遼威震合肥。

——都有點自我。關羽不提了,張遼曾擅自解釋了曹操的書函,啟動了合肥八百突擊。

以及,關羽斬顏良那次,其實是他和張遼搭檔去的。倆人一起突擊,關羽斬良成功。

當時關羽是偏將軍,此戰後封漢壽亭侯;張遼後來數有戰功,遷裨將軍,到幾年後封了都亭侯。

說關羽先張遼一步,大概也沒問題。

之後關羽沒回歸劉備,大概,曹操會長期把他倆組個搭檔?那我們說史書的關張,可能就是關羽+張遼了。

這就得說到他們最後的相似點了:都跟孫權是冤家。

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裡,假使關羽沒回歸劉備,而是留在曹操身邊,大概,五子良將,就會變成關張樂於張徐?

當然,在我想象中,也會發生這樣的故事:

關羽、張遼將七千餘人屯合肥。孫權率十萬眾來攻。

羽問斥候,“孫權為人若何?”答:“紫髯,長上短下。”

於是羽、遼夜募敢從之士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

平旦,羽、遼披甲,先登陷陣。遼大呼自名,吳軍奪氣。

孫權恐軍亂,自立麾蓋旗幟,以安眾心。

羽望見權麾蓋,策馬刺權於萬軍之中,斬其首還。權將莫敢當者。

羽以權首示諸軍,顧謂遼曰:

“他媽的,不知道為啥,看到這個渣權就覺得想報仇雪恨,幹他一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