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你怎么看?

山间明月随我心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河南又称中原,自古到今中国再大,如果没有中原那就不能称为中国。中国再小只要有中原,那就还是中国。而以往的封建王朝也都以统一中原为毕生的目标,而如果没有中原那也就不能算是盛世。大禹划分九州的时候,豫州就位于天下九州之中,因此河南又有中原、中州、中土、神州、华夏、中华之称。

河南舞阳张王庄遗址中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笛器、最早的家养猪、最早的水井。而夏都二里头遗址更是有用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路,最早的青铜器礼器群,最早的铸铜作坊,最早的双轮车车辙。而河南的历史更是特别久远,河南的文化更是一言难尽。

从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直到民国,在这长达4000多年之间,从夏朝到两汉,从两汉到两晋,从两晋到隋唐,从隋唐到两宋,从两宋到民国,曾有20多个正统朝代先后建都或者中途迁都到洛阳,曾一度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交通中心。中国公认的八大古都,仅河南一个省就占有了四个。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而河南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中国的荣辱兴衰,王朝更替。

而河南也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更是中国姓氏主要发源地,百家姓300个主要大姓中,其中有171个的根在河南,而排列中国前100个姓氏中更有78个的源头在河南,而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就在这样的土地上,更是孕育了无数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例如中国人的老祖宗黄帝、文字的制造者仓颉、商超的商汤、周朝的姜子牙、道教的开创者老子、墨家巨子墨子、法家大才商鞅、攻无不克的孙武、百战百胜的吴起、以一嘴乱天下的苏秦、开创秦制的李斯,法家集大成者韩飞,天使投资人吕不韦、还有张衡、张仲景、司马懿、蔡文姬、杨贵妃、玄奘大师、戚继光等等,而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这种说法。

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助到你!




中医生命科学


我是【十二十页】,我的回答:俗话说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河南,八千年看甘肃。陕西西安是13朝古都;而河南有中国八大古都中的四个,甘肃更厉害,有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遗存距今约7800年。中华上下万年,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所以堪称半部中国史。

三千多年朝代的都城都在河南

  • 十三朝古都洛阳

  • 八朝古都开封

  • 七朝古都安阳

  • 夏商古都郑州

古语云,得中原者得天下,古代如此,现在依然如此,河南郑州俗称世界级交通枢纽中心,当然,这是开玩笑,但是郑州基本上是现在火车的必经之路,几乎每次出差都路过郑州。

话又说回来,其中这个中原就是指的河南,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了数不清的历史古迹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有龙门石窟,殷墟的甲骨文,洛阳的牡丹,嵩山的少林寺,著名的云台山等等。

河南位于天下之中,南来北往、经济文化交流最方便的中心之地,碰撞出不同思想、文化、诞生的精英最多,其中老子、庄子、岳飞等等都是出自河南,中国最早的三个朝代:夏商周的都城长期位于河南地区,奠定河南地区数千年的政治地位。

曾去过一次商丘,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文明的诞生地,有“华商之源”的美誉。可见河南每一个省份都有相应的年代象征。

为何总是有很多人黑河南同胞

其实身边有很多河南伙伴,都非常好,并且这次疫情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全国第一大省的威力,一个医院出了8000个人,真是令人佩服。那么为何在之前,河南伙伴的口碑会不好?首先声明,我不是地域黑,我认为祖国都是大好河山,我只是谈谈我的理解。

当年豫北旱灾,花园口决口,豫东成为黄泛区,豫南信阳事件和板桥水库大决口。数以万计的豫北,豫东百姓纷纷逃荒陕西,豫南两市逃荒湖北和江西、浙江。

资料显示:“1944年8月,仅进入陕甘宁边区的就有9000余人,同期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仅太行、太岳两区的更多达25万余人,大约相当于全边区所有的六分之一;截至1944年年底,河南黄泛20个县逃亡人口约631070人。”

所以说,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基本都是受灾的同胞,吃不饱睡不饱,对于外来的灾民,本身自己都还困难呢,怎么会欢迎外面来的人,自然名声就会受损。其实这都是历史遗留时间,希望大家能正式看待。

【结语】

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

截至2018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906万人,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9%,排在广东省、山东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河南的位置都非常重要。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十二十页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大省。

河南在古代又称中原,他沟通南北,占据了中国的腹地,历朝历代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电视剧也好,史书也好,会经常一些词,如“逐鹿中原”“定鼎中原”这些词足以表达出河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除了兵家必争之地之外,历史上的河南还曾经是多个国家的都城,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中,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这句话是一点都没有夸张。

两千多年来,身为六朝古都的河南,见证的中原大地上无数的兴衰荣辱和朝代更替,这是中国其它省份所没有文化底蕴。

就拿九朝古都洛阳来说,这里的九不是具体的数字九,而是形容多,洛阳曾经是十三朝的古都,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这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作为都城,洛阳也曾经见证了一百多位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开创盛世。古都开封,是宋朝的都城,宋称汴京,是中国历史上最繁华的都城之一。

综上所述,没有河南史,就没有中国史,河南史含盖了大部分中国史。


请问填写什么龙飞凤舞


用“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来概括了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没有任何争议。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有三千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历史曾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和浓缩,不仅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且在今天乃至将来仍然具有巨大的价值。在中国几乎无一省可与之相提并论。 河南与中国考古学有着深厚的渊源,是中国考古学诞生地。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了仰韶文化,拉开了中国考古学的序幕。安阳小屯开展大规模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河南地处九州之中,素有“中州”之称;河南横跨中国中部黄淮大平原,又有“中原”之谓;河南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数千年来,这一地区的政治安危关乎天下兴亡,经济起伏关乎国家强弱,文化盛衰关乎民族荣辱,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中原地区长期处于历史舞台的中心,和平时期是首善之区,战乱时期是必争之地,许多史实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作用,司马光所言“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就是生动的写照。

河南这个中原大地孕育了华夏文明,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变迁,所以,这句话没有问题。


烟雨笑春风


如果说把中国比作全世界,那么上海就是中国的美国、广东是中国的欧洲、东北是中国的俄罗斯;而河南是中国的中国。虽然是开玩笑的比喻,但是我个人觉得河南是中国的中国还真的有那么几分道理在里面。有深厚而灿烂的历史文化

是传统的农业大省

有着众多的人口

平均受教育水平不算高

河南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后进

身处中原腹地的河南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他继承了中国人几乎所有的优点和所有的不足。

事实上,河南人的如今的名声确实不好:“ 穷到没有朋友,口音只剩搞笑,素质低的离谱,骗人一把好手… ”

对于这些我只想说,呵呵……

从地理上来讲,河南身处中原坐拥平汉(京广)、陇海、京九几大铁路的交通枢纽。 其战略地位几乎无可匹敌,是中华大地上真正的十字路口。在战争时期河南当仁不让成为各势力都率先争夺的地区。





历史烂番茄


中国有句话叫“看风景去云南,看历史去河南”

说明河南历史悠久。河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十万年前,像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文化都在河南,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就是建都在河南,包括以后的商、周等众多诸侯国也是建都河南各地。中国7大古都,河南有3个(安阳、洛阳、开封)……

建议你去看看河南历史。



小金狮


在中国的史学界,有这样的说法“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河南的地理位置

河南地处“中原”,孕育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黄河”,在河南的境内流经了七百多公里,而且处于中下游地段,可以说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河南成为中国史最重要的发祥之地。


二、河南的政权地位

河南地处九州之中,所以有“中州”之美誉,而且“中州地区”长久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河南,正是处于这样“天赋皇权”集中的地方,以洛阳为中心,辐射全国。数千年来,这一地区的“政治安危”关乎着天下的兴亡,所以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三、河南的经济地位

正如前面的分析,河南所处之处正是广阔的中原地区,地势平坦,也是历朝历代农耕经济最重要的中心,由于农耕经济对土地的依赖,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河南地区经济的繁荣。


所以,在我看来,之所以“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是因为从地理位置、政权地位、经济地位多方面构成的河南悠久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奠基。


草竹道人


河南古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

河南历史悠久,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摇篮地,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


四大古都

东汉刘秀定都洛阳。东汉末期,迁都曹魏,定都洛阳,末期迁都许昌。西晋,司马炎定都洛阳。北魏统一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均定都安阳。隋朝,以洛阳为东都,在河南设立河南郡、荥阳郡、陈留郡、梁郡等郡。唐朝,以洛阳为东都,期间数度迁都洛阳,在河南境内设立都畿道和河南道。武周武则天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定都于开封、洛阳。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有四个,分别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北宋定都开封,以开封府(今开封)为东京、以河南府(今洛阳)为西京、以应天府(今商丘)为南京。南宋,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商丘)继承了宋朝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

历史名人

河南南阳四圣,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科圣张衡,商圣范蠡。

唐代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李商隐

明代著名艺术家,开创现代乐理先河,发明十二平均律的朱载堉,民国大总统袁世凯

近代开国上将徐世友

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

百家争鸣墨家创始人墨子,儒家代表列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创始人老子。

历史地位及现在地位

河南省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是我国历史非常悠久的地方,像河南省内的好多城市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开封、商丘、南阳、安阳、濮阳、浚县等,还有我国的洛阳和开封还是我国的八大古都之一,真的是特别有历史的。河南有良好的土地和水资源,使这里在古代成为天下粮仓。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没有雄关要塞的河南,虽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也使得这里成了四战之地,很容易就被攻破了。

河南拥有1亿多的人口,据有关数据显示,河南省每年的向外输出的劳动力则在1200万左右,省内周口、商丘等地是全国著名的劳动力输出地区,可以说河南是全国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大省之一,这也是很多地方都能够看到河南人的原因。


一蓑烟雨任平生xy


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国史”这句话准确地描述了河南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曾在河南建都阳翟(今河南禹州)、斟鄩(洛阳盆地故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处)。商朝定都南亳(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至坞墙镇一带)、西亳(河南偃师)、朝歌(河南鹤壁市市区南部淇河边)。东周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上三代结束后,进入封建社会,西汉初定都洛阳,后迁往长安。东汉定都也是洛阳,后来洛阳被董卓一把火烧了。曹魏先是在河南许昌,后来重建洛阳,把首都搬到了洛阳。西晋继承自曹魏,自然也是以洛阳为都。后面还有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等,不停的在河南省里打转转。

八大古都,河南占了四个,粗略算一下,基本上中国地区有两千多年首都都是在河南。说实话,光凭这,就已经能说河南历史就是半部中国史了。

2019年8月27日,“追迹文明——新中国河南考古七十年展”在郑州博物馆开幕,共有1225件(套)文物参展,集中展示了河南70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

展览共分四个部分:证史探源——河南考古助力国家重大课题;启封文明——河南考古七十年重大发现;惠及民生的河南考古;走向未来的河南考古。展览内容包括安阳殷墟、郑州商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舞阳贾湖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新郑韩故城遗址等早年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的重大考古项目,以及近年来最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灵井许昌人旧石器遗址、栾川孙家洞遗址、郑州东赵遗址、荥阳娘娘寨遗址、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新郑胡庄韩王陵等考古遗址项目。

“许昌人”头盖骨,灵井许昌人旧石器遗址,此发现曾入选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二里头文化时期,绿松石镶嵌青铜牌饰

纹铜方鼎

春秋时期,吴王诸樊剑

河南地处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几千年来,多少重大变局在此上演,几多风云人物在此际会,数不清的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沉眠地下,只待有朝一日重见天光,述说中州往昔的荣耀与风采。这等辉煌灿烂,我们从此次考古文明展中便可见一斑。1990年迄今历年评选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河南入选45项,居全国首位。

《中华姓氏大典》记载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当今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古人评价: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中州就是河南,查一下《二十五史》,事迹可查的河南名人不下5000个。

需要说明的是,认可“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国史”这句话,但这并不是说其它各省的历史都不如河南重要,每个地方都是从历史的源头发展起来的,都是当地人民基因里的记忆,都值得我们珍视并记忆。


老书虫的书架


中华文明的起源,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先秦时期,夏商周就起源于河南,可见河南就是我们发源地。《中华姓氏大典》记载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当今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在距今约10万年前的河南古人,已经会利用石器;第一次发现了1万5千年前先人们的服饰文物。

科技创新方面,黄河流域的河南创造了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而且有着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

人才辈出,中原地区在我们历史上,涌现出璀璨的历史文化。在现在许多江南地区的房子,房子上会出现颍川什么的,这就是最好的写照!古人评价: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中州即为河南,河南的名人可以撑的上数不胜数,拿大家耳熟能祥的三国说,颍川集团的荀彧,郭嘉,荀攸,陈群等等。河南名人在史书有事迹的约为5000人。

河南的历史文化简直就是半个中国的缩影,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国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