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因儿子与保姆结婚,长达十三年不来往,晚年才冰释前嫌

国学大师因儿子与保姆结婚,长达十三年不来往,晚年才冰释前嫌

“我身上的优点不多,唯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我将来变成了灰,我的每一个灰粒也都会是爱国的。” ——季羡林

有这么一位老人,由于出身贫寒,自小便离开父母远赴外地求学;孩子出生没多久,又远渡重洋去德国深造;学成之后,面对剑桥大学的高薪邀请,毅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 他就是国学泰斗季羡林,一个被国人誉为“国宝”的老人。

国学大师因儿子与保姆结婚,长达十三年不来往,晚年才冰释前嫌

季老先生于2009年与世长辞,迄今已有十个年头了。他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现如今过得怎样呢?

少时家贫 为求学寄人篱下

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县)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当地的农民。季羡林虽然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小小年纪的他却喜欢读书,从小便跟着村里的先生学习认字。

长大以后,父母见他热爱学习,就想着送他去学堂念书。奈何家里本来就很清贫,在他出生之后过得更是穷困,一年到头来只能吃上红高粱面就咸菜,连盐都没有,更不要提白面了。

在这种情况下,季羡林被远在济南的叔叔给接走了。叔叔在济南经济情况尚可,把他送到当地的私塾读书,从此开启了他的学习生涯。读完私塾后,又继续去读小学、中学,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英语、德语等外语。

国学大师因儿子与保姆结婚,长达十三年不来往,晚年才冰释前嫌

从小远离父母寄养在叔叔家,对他幼小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季羡林在《原画寂寞红》一书中写道:“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他的童年没有色彩斑斓,有的只是四书五经和ABCD。

娶妻生子 为深造远渡重洋

高中毕业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当时填报志愿,他只写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学校,竟然被两所学校同时录取了。他考虑在出国方面,清华大学要优于北京大学,便选择了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

季羡林在读中学期间,便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彭德华。彭德华自幼丧母,小学读完就没再上学了,两人之间学历差距很大。但彭德华是一位特别善良的传统女子,默默地忍受着与丈夫的分离,妥帖地照顾着公婆,养育着孩子。季羡林对她的评价也是很中肯的,他说如果以后还有人要修史的话,彭德华肯定能上个传。

国学大师因儿子与保姆结婚,长达十三年不来往,晚年才冰释前嫌

大概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季羡林在留德十几年的日子里,虽然遇见了心动的人,却并没有做出逾距的事情。而在当时,像徐志摩、鲁迅这样的大文人,无不是将守在家里望眼欲穿的发妻抛弃,另外娶了文化水平相当的伴侣。

1935年,在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员的季羡林,不满足于仅当一个小小教员的现状,报考了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项目。他的儿子出生后,他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于是,他便远赴德国,在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彼时季承刚满三个月。

在德国留学期间,他远离家人,没有朋友,唯一所拥有的便是时间和书籍。而这样的环境,对于不喜交际的他而言,恰如鱼得水,便沉浸在无边的阅读之中。然而,就在他毕业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被滞留在德国,不仅回不了家,还与家人断了联系。

十年浩劫 身处牛棚不改初心

抗战结束后,季羡林取道瑞士,辗转回到国内。回国后,季羡林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经陈寅恪推荐,北京大学聘他为教授,随后他创办了东方语文系。

国学大师因儿子与保姆结婚,长达十三年不来往,晚年才冰释前嫌

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在那场属于文化人的灾难里,他也没有逃过一劫。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安心接受改造。

即便身处牛棚,他也依然坚持着对文化的执着。当时他每天在小纸条上抄一句梵文,趁没人时赶紧取出来翻译。等熬过那段艰苦的岁月之后,他写了《牛棚杂忆》回忆那段难熬的日子,但他在书中表示:“我不传递仇恨,这只是一面镜子。”

百年之后 遗产风波牵动人心

季羡林与彭德华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季婉如,儿子季承。他远赴德国留学那年,女儿才四岁,儿子刚满三个月,还没到记事的年纪。由于这个缘故,季承第一次见到父亲,便是在他十一岁那年。

国学大师因儿子与保姆结婚,长达十三年不来往,晚年才冰释前嫌

季婉如从小乖巧懂事,深得季羡林的喜爱。她上学后成绩便一直名列前茅,最后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天津大学,大学毕业后在从事工程工作,退休时在核工程部任高级工程师。但是她在1992年便因病离开了人世,此时父亲季羡林刚刚八十一岁。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给季羡林的晚年带来了不小的打击。隔了两年,妻子彭德华也离他而去。虽然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但是65年的婚姻生活,早已使彼此成为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当妻子随女儿相继离开了他,儿子就是他在世间唯一的亲人了。

但是季承和父亲季羡林的关系并不融洽,两人甚至一度交恶,长达十三年来未曾谋面。一方面是因为,季承的童年并没有父亲的参与,季羡林也没有尽到什么教养之责;另一方面是因为,时年近80岁的季承与发妻离婚娶一个保姆,而这个保姆照顾了季羡林近30年,比季承要小40岁。

国学大师因儿子与保姆结婚,长达十三年不来往,晚年才冰释前嫌

2008年,季承与第二任妻子又生了个小儿子,这个小孙子的出生,为父子两人之间的隔阂带来了转机,促成了两人冷战之后的首次见面。不久之后,季承与父亲季羡林的关系逐渐缓和,一家人变得其乐融融。第二年,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8岁。

季羡林去世后,季承便开始了与北大争夺季羡林遗产的纠纷。事情源于2001年季羡林与北大签署的一份名为《关于季羡林先生向北京大学捐赠个人所藏图书、手稿、字画等物品的协议书》的捐赠协议。

季承认为,父亲指定他为遗产执行人,所有的财产都应该由他来处分;但是北大认为这些财产属于季羡林捐赠给北大的,不属于季羡林的遗产的范围,不同意将这些物品归还给季承。这场官司旷日持久,最终也没有帮季承赢得想要的结果。

国学大师因儿子与保姆结婚,长达十三年不来往,晚年才冰释前嫌

一代国学大师生前著作等身,死后被人热议的确是家产的争夺,也着实令人唏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