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办公,就一定要少发工资吗?

在家办公,工资就应该少发吗?

在家办公,就一定要少发工资吗?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个小兄弟1月31日就被老板要求在家办公,他这些天的工作包括:

联络了N家口罩生产企业、经销机构,网上下单买到了6000个口罩;

联络了公司所有的客户,告知了延期开工的情况,并且请客户正常下单,可以协调尽快开工;

统计了客户开工的计划调整,以及预估的订单情况;

对全年计划根据客户的预估做了调整,包括相应的人员计划、资金计划、产能扩充计划等;

联络70多名春节回家过年的员工,落实具体的疫情,个人健康状况等;

......

上述全部制作了电子文件发给了老板,而且这个小兄弟还为此组建了几个专门的群,不断的回复不同人员的不同问题。

家里两个小孩非常闹腾,老婆也埋怨他在家都不帮着做家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完成了这些工作,包括客户都说他的工作很及时,给了他们很多的启发和提醒,非常感谢!

结果,2月10日正式复工后,老板在会后交待,三名在假期在家办公的员工按照正常工资的70%核算工资,其他没有上班的员工没有工资,这不但和政府部门的要求相悖,也和在家办公的情况不符。

小兄弟不服气,找老板理论,老板的观点是,在家肯定主要是休息和玩儿,比在公司舒服多了,又不用出门坐车、吃饭等消费,所以工资应该比在公司低。

其实,因为这个疫情导致假期延长之后,很多企业由于运营的需要,都有员工提前介入工作在家办公,看看钉钉、飞书的下载量猛增就知道了,但是因为员工在家办公就要减少工资,这样既不合理又不合法,而且非常短见。

1

从劳动合同角度,员工在家办公是基于疫情的。

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事件,员工本来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承担责任的,员工不但留下了而且是在家办公,也就是虽然有不可抗力事件,却在继续履行合同,那公司有何理由不履行合同,不按照约定发放工资呢?


2

主要焦点是在家。

在家办公,就一定要少发工资吗?

按照惯常的思维,在家和在公司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生活和工作是严格区分的,其实这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希望生活不要影响工作,同时工作也不要干涉生活。

现实是,即使没有疫情,生活和工作也是相互干扰的:

比如约好了周末去看电影,结果要加班,这就是工作对生活的侵扰;

比如项目推进的关键期,要办理婚事,这就是生活对工作的影响。

但是往往这种侵扰都有其合理性,或者说迫不得已的地方,不但应该理解,而且必须也只能支持。

在家和工作,就像太极,早就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谁在非工作时间休息的时候没有接到过工作相关的电话、电邮?又有谁在工作的时间,没有处理过个人的电话,上网购物、与朋友聊天、偷偷玩个游戏?


3

疫情可能让工作和生活更加融合,甚至在家办公成为常态。

在家办公,就一定要少发工资吗?

本次疫情明显比非典来的更加猛烈,几乎是一夜之间全覆盖的,所以很多人用突如其来形容它,尽管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随着疫情发展,春节假期已经两次全国性延长,并有继续延长的可能。不能因此让整个社会停摆,

中国不能坐吃山空、企业不能坐吃山空、职场的每个人都不能坐吃山空,但是为了阻止疫情的蔓延又不能出门或者尽可能的少出门。

于是在家办公应运而生方兴未艾几成燎原之势,庆幸我们有网络、有手机、有电脑、有钉钉、有微信、有飞书!


中国地大物博,各种灾害频发(当年汶川地震捐款的时候,王石就因为这个原因号召万科员工捐10块,这个原因是事实),仅就深圳地区而言,每年有70%的时间都有偶发性的台风暴雨的可能,不能出门或者难以出门,冒着生命危险去上班?

所以,这次机缘巧合,其实为在家办公提供了一次大规模的测试和尝试,可以预见的是疫情结束后,因为在家办公的测试和探索,会催生一批围绕在家办公的专门化服务类的产业、行业和公司,甚至让在家办公成为机构和个人一种常态化的选择!


4

工资发放的合理性应该也必须基于工作结果,或者过程,而不是在家或者在公司.

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千年流传,在今天的职场依然适用工资的重点不在于员工在家还是在公司,而是他做了什么,是否用心,工作量是否饱满,以及同等工作内容和目标要求条件下,公司是否可以找得到工资要求更低的人,概率有多大。

在家办公,就一定要少发工资吗?

谈工资多少本身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工资数额这个绝对值的相对性在于工作本身,双方认可的等价交换,应该是工资对应工作量和工作结果的,能力反而是个参考值,再好的能力不能为你所用的时候,就是零。


5

基于以上,重点来了,如何确定员工做了什么、是否用心、工作量是否饱满,也就是对在家办公的绩效考核才是重点、难点、焦点和痛点。

如何解决?

第一步,大目标的确定

明白了总体目标,并且让整个团队都清楚的知道和了解,才可能结对出发。如果组织一次外出旅游,始终不告诉大家去哪里,这个队伍成行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二步,制定大的计划并拆解目标

根据目标制定计划,这是基本动作,不再赘述。

拆解目标是个技术活,重点是按照人员,尤其是在家办公人员进行拆解,确定每个人的工作目标,并由个人自己根据目标制定工作计划。

一般的拆解方式是划给部门,协作完成,但是在家办公模式下,尽可能的减少相互协调的可能,因为通过电话、邮件、微信语音沟通的时间成本非常高,甚至一个问题几天都谈不清楚。也就是拆解目标的转变在于从部门到个人,流行的说法是落实主体责任。

当然,无论拆解目标还是制定计划,都是一个反复沟通的过程,而不是一锤定音的命令,离开沟通的目标和计划,基本就是上司自以为是的意淫了,没人会对此负责。

假设这是个会计人员,对他的目标拆解,首先就是基本要求,什么时间完成并提交报表,其次是过程要求,包括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然后是核查和确认机制,怎么证明或者确认已经完成了,包括完成的时间、进度、质量等级等。

第三步,就是考核了

按照约定的机制进行检查和考核,并且根据考核的结果决定相应的绩效奖金等收入构成,原则上,只要工作完成情况和在家办公之前是基本一致的,那么收入水平也应该是一致的。


6

在家办公并不是再也不去公司了,而是一种思维、观念和模式的转变

疫情结束后,整个社会秩序恢复正常了,可能出于成本、管理等各方面的需要,仍然会有一些公司选择让一些员工在家办公,当然,也有一些员工会主动寻找可以在家办公的工作。

在家办公,一定会随着更多企业和人员的加入从小众走向大众,同时,在家办公也会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并且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在家办公,就一定要少发工资吗?

我想,即使在家办公,也是需要定期见面的,毕竟见面的沟通方式有它天然的优势,但是不能因为在家办公就否认员工的贡献和付出,因此去克扣工资,这是不明智的。


当然,在家办公仍然在探索和尝试阶段,能否成为主流并不是企业和个人自主选择单方面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很多客观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您愿意尝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