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裡佝和僂有什麼區別?

天強叔愛搗騰


佝僂,骨軟為佝,脊彎為僂。

所謂佝,更多責之於腎;僂,更多責之於脾。

《素問·痿論》裡說:“腎主身之骨髓”;《素問·解精微論》說:“髓者,骨之充也。”骨骼的生長、發育、修復等,均賴腎精的滋養。腎精充足,則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髓之滋養而堅韌有力,不易損折。若腎精虛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營養骨骼,則可表現為骨軟無力等發育不良症狀。在中醫來講,是骨髓生化方面的問題更多一些,因此,佝,更多責之於腎。也因此,許多佝僂病患兒,還可表現為乒乓球頭(顱骨軟化)、方顱、肋骨串珠、雞胸、漏斗胸、“O”型或“r型腿、脊柱後突或側彎等。

中醫講,佝僂的發病可以因先天稟賦不足,也可因後天餵養失宜,又久居室內,少見陽光,先後天不足,脾噓虧損而致病。《素問集註·五臟生成》注說:“脾主運化水谷之精,以生養肌肉,故主肉。”《素問·太陰陽明論》裡說:“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所以,後天之本的脾,其運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的生成和轉輸障礙,不能正常濡養筋肉,雖骨充也可表現為脊彎。以現代醫學來闡釋的話,比如小兒佝僂患者,其血鈣可能正常,但血磷明顯較低,也因此,佝僂病患兒也可能表現為肋緣外翻、肋膈溝等。


純鈞LHGR


佝背陀,僂腰彎。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就對佝僂病有深刻的記述。考父《鼎銘》雲:“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亦莫敢侮”。“佝僂”一詞,見於《莊子·達生》:“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僂者承蜩,猶掇之也。”此僂即佝僂,如成玄英疏言:“瘻,老人曲腰之貌。”“僂”本作“句僂”,《說文解字》言:“句,曲也。”在《莊子·大宗師》中還記有“僂曲發背”的龜背體徵。在更早的先秦著作,如《尚書》、《詩經》、《左傳》中,均有對佝僂病症狀的記載。在《尚書·洪範》中稱之為“弱”,此“弱”字孔安國在《傳》中釋之為“尪劣”。古代將雞胸或下肢僂曲變形稱之為尪,如《呂氏春秋·明理篇》言“首禿傴尪”。《詩經》中將佝僂病的症狀稱之為“籧篨”與“戚施”。如《詩經·邶風·新臺》雲:“燕婉之求,得之戚施”。“燕婉之求,籧篨不鮮”。“戚施”是駝背,“籧篨”是雞胸。《國語·晉語》也言“戚施不可使仰”,韋昭在此注云:“僂人,不可使仰”。“籧篨”(qúchú),毛亨《傳》曰:“籧篨,不能俯者。”籧篨原為鸜欲(音qú yú,即八哥)的假借,因鳥類皆突胸不可俯,故以籧篨名病,古代又以鳩為鳥之總名,後又稱此病狀為鳩胸,此後又在流傳中稱為雞胸。在宋以後的一批醫著中,如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元代曾世榮、明代萬全《片玉心書》等,又稱鳩胸為龜胸。


經方國醫


佝僂病分別指駝背和腰彎不直。由於先天缺鈣症,和後天損傷所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