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轻逃兵”后面的真相

我是边缘读心人

陪你读情读世界


每个迫不得已的选择后面,都有一个不能明言的无奈。


那些“年轻逃兵”后面的真相

疫情开始,身边陆陆续续有了很多的告别,有自己机构的,也有那些萍水相逢的。


他们大多是年轻人,离别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有的欢喜,有的不舍......


很多人说,这些年轻人都是养不亲的白眼狼,


而我不以为然,我知道这些年轻的“逃兵”内心都有不能明言的苦涩!


那些“年轻逃兵”后面的真相

他们很多人,都在热血的青春年代给予过身边人无限的真诚和美好,


而他们也只是在目睹了现实的残酷后,开始了仓皇的求索。


有好几个深夜,都有年轻的孩子给我发来他们的迷茫。


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成长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自私和现实中,


却也在背负着社会给他们冠予的“年少无知”与“年少轻狂”。


我们做的是社会服务机构,大多数时候是通过贩卖自己的专业来换取微薄的收入。


贩卖这个词语听过去总是有种现实的不纯粹感,


而我之所以这样形容它,是因为大多数时候专业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的体面。


我们常常要付出比商业成几倍的力量,才能得到商业市场十分之一甚至于百分之一的回报。


虽然大家生存的需求是一样的,但是付出与回报却是截然不同的,


曾经有人说过,一个国家亦或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专业社会服务的需求度与认同度。


以前,你可能永远不知道,生活中我们到底有多少需要人的资源和专业来保障并完成的?


在这次疫情里,我们看到了,并感受到了,然,社会工作者它依然被忽视着。


01


那些“年轻逃兵”后面的真相

我们的梦在北上广

我们的梦在北上广

这日深夜,两年前认识的一个社工系毕业的孩子给我发来了信息。


同与我请辞的丫头们一样,他也是来和我告别的。


在临别的这刻,他的言语中透着无限的伤感......


他说他曾经在老板勾画的蓝图中,期待过社会工作者的春天来到,


他也希望这个城市可以因为它与大城市的区别给他更多的发展空间,


他失落的坦言:“我们的价值只能在无休止的免费公益劳动中体现。


那些“年轻逃兵”后面的真相


他说,他有段时间在房间里每天都很想哭。


同样是四年的大学教育,而他们生生的活出了低人一等的状态,


有很多时候,他都鄙视那些去考公务员的同学,觉得他们俗气。


可是现在他知道,相比现实,那些俗气的选择才是离梦想更近的地方。


他愤愤的说“老板总是在教我们情怀,而现实的成人世界给我们看到的却是无休止的轻视和道德绑架。”


我很想挽留一下他,但是看到他的那句“敢问路在何方?”


我竟无言以对。


那些“年轻逃兵”后面的真相

因为迟迟不能复工,机构有两个丫头都去了深圳。


在深圳那里,经济复苏,生活开始有条不紊。


她们由衷的表达,自己体会到了那个城市给予的尊严。


看到政府狠下血本的购买社会服务,她们看到了“希望”。


当然,那句“希望”也生生的戳痛了我的心,


因为曾经的我也像那个勾画蓝图的公益组织的老板一样,


给身边的他们带去无比美好的怀想,是的,怀想!


或许,我也是一直这么的坚信着,直到,一场疫情,我们看不到了自己。


我们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生活告诉我们有时候不是努力就可以梦想成真。


在疫情中,我们从最初大团队的公益投入,到最后寥寥几人的咬牙坚守,这其中不是没有生存的现实。


02


那些“年轻逃兵”后面的真相

没有人看到我们

没有人看到我们

我是最早开始投入公益咨询的,我拼命的想通过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给这场疫情带来一些力量。


我每天努力到忘了时间忘了处境,没日没夜的回复信息和开导来访者,


但我每天又会突然从现实中清醒,发现自己的微不足道然后不知所措。


那些“年轻逃兵”后面的真相

至少接到了20多个这样的求助,他们共同的问题就是“不被看到”。


有几次甚至于有来访者冷嘲热讽的对我说“老师,你是公众人物,你的付出大家都会关注,而我们什么都不是”。


很多次,我都在这样酸酸的尖刻中顿然沉默无语。


我这才发现,这场疫情不仅有着无私的奉献,也开放了一个不平衡的竞技场,有人在付出,也有人在等着别人看到ta的付出......


在接近千人的咨询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同样我也遭遇了人性的灰暗,


当我们为大多数的善良热泪盈眶的时候,也有人在为付出不被关注而咬牙启齿。


我们激励了人的无私,却也在频繁的报道和颂扬中触动了某些人的劣根性。


那些“年轻逃兵”后面的真相

这段时间,很多党政机关都出了通知,希望换下连日作战的社区干部。


让更多的志愿者投入到一线工作岗位上去。


据说有社区工作者提出了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注入志愿服务,


这样具有前瞻性的想法,也据说被领导狠狠的驳斥了,


原来在很多人的心里,志愿服务=免费劳动力,


所有人都看到了社区工作者的艰辛,但是他们轻视了志愿者的价值,


也忽视了我们这些专业服务机构的生存状态,


而当我们竖起大拇指感叹那些坚持不要报酬的志愿者时,我们才发现:

那些疫情期无私的志愿者们,很多都是拿着稳定工资的事业单位的窝居者,这场疫情给了他们奉献的机会,同样让真正的社会工作者成了没有收入的牺牲品。


我们很清楚,复工复业的那一天,志愿服务不能是常态,而专业服务才是趋势。


当我们在关注着危难的时候,可能我们也忽视了一个真理:众生皆苦。


一线工作者很辛苦,可是那些举步维艰的专职社会工作者也很无辜。


我们在思考着如何解决民营企业的经营困难,却忘记了这个城市的社会服务人的生存现状。


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众生,它有光芒万丈,但它也有丑态毕露。


只是在乎与你,更想关注的是什么而已!


03

那些“年轻逃兵”后面的真相

社会工作的价值在哪他们的希望就在哪

社会工作的价值在哪他们的希望就在哪


疫情发生后,有人选择了驻守,也有人选择了逃离。


无论是驻守还是逃离,其实都是一种生存的站位,


我们没有权力指责他们的选择,那是他们必须拥有的自由,


因为我知道这些跌跌撞撞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而这里,也许梦想离他们有些遥远罢了,


而我也相信先呈现的脆弱,未必就是脆弱,或许是一种勇气,


我坚信等到有一天这个城市各归各位的时候,


更多的人会明白,志愿不仅是一种精神它更是一种价值,服务也不仅是一种付出,它更是一种必然的需求。


我们不应该轻贱了这份价值,给他们应有的体面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那些“年轻逃兵”后面的真相


接到一个很投缘的弟弟给我发来一段话“姐加油,没有过不去的!疫情马上就结束,慢慢就好了!”


我哑然失笑,这样的话我每天要和求助者重复无数遍,我知道他的用心。


可是我更想说,我不想这个城市再有年轻的“逃兵”,


更不希望人们轻视了他们的价值,否定了他们的存在,


只有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他们的希望才会熊熊燃烧下去。


而我更不想动摇了当初的坚定,毕竟我是这样热爱着我的国和我的家!


那些“年轻逃兵”后面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